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因身形修长而宁折不弯的独特气质,与梅、兰、菊并称为“国画四君子”;傲雪凌霜不改翠绿模样,因此又与梅、松一道被评为“岁寒三友”,自古以来便深受诗人们的青睐。

第一首要分享的是唐代王维的《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感悟:

王维之诗,因其唯美的画面感而令后人津津乐道,此诗更是其中的佳作。清凉的月夜中,诗人独自一人坐在茂林修竹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发出长长的啸声,有明月相伴,竹风相依,又怎会孤独!

第二首:清代郑燮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感悟:

一提到咏竹诗,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一首。此诗出自“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一首绝佳的题画诗。在诗人的笔下,生长在石缝中的翠竹任凭风吹雨打,不改心中的坚定信念,令人心敬意。开头的“咬定”二字,尽显石竹的神韵与顽强的生命力;最后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不畏艰险,从容自若的精神面貌,称得上托物言志咏物诗中的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首:唐代刘禹锡的《庭竹》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感悟:

刘禹锡的诗文,多乐观向上,在劝慰自己的同时,也安慰了朋友与后世的读者。诗中的竹子随风飘摇恰似君子,不管身在何处都能生存下来,生命力何等顽强!说的是竹子,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纵使被馋言所误,也永远坚信“吹尽狂沙始到金”,即便在巴山楚水凄凉地待了二十多年,也依然相信“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四首:宋代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感悟:

苏东坡的诗文,自不必说,景,情,理相互交融。诗人无疑是喜爱竹子的,故而才会化用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非常喜爱竹子,说出“何可一日无此君”的典故,写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句子,以此来彰潜僧卓尔不俗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首:元代王庭筠的《绝句》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感悟:

与泱泱大唐相比,元朝耳熟能详的诗歌相对较少,本诗不失为元诗中的佳作。一个“瘦”字,便将竹子清瘦的形象,诗词清瘦的风格道出,富有新意。竹影横斜,梅香浮动,此景自然令人心静,诗人缓缓进入梦想之际,皎皎月光却不能“下西厢”,似有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

第六首: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感悟:

动中有静,动静相衬,一直都是王维的“绝技”,本诗更是为读者营造了一幅动态空山秋景图。跟随着诗人的文字,我们经历了一场秋雨,来到了深山。看到了一轮山间明月,听到了淙淙的泉水声。忽然间,竹林里传来了阵阵欢歌笑语,原来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寂静至极,唯美至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七首:唐代刘禹锡 《斑竹枝》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感悟:

本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时所作。传闻舜帝去世后,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因伤心过度,直至血泪流干,滴下的泪水落在九嶷山的竹子上,使竹子呈现出点点泪斑,于是便有了湘妃竹。在诗人笔下,湘妃竹是多情相思的象征,哀婉幽怨,思绪缠绵。

第八首:唐代元稹的 《斑竹》

一枝斑竹渡湘沅,万里行人感别魂。

知是娥皇庙前物,远随风雨送啼痕。

感悟:

元稹之诗,多深情,多幽怨。本诗同刘禹锡的《斑竹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由具有悲剧色彩的神话故事,表达一种幽怨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九首:清代诗人郑燮的《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感悟:

与郑板桥的另一首《竹石》一样,本诗也于景物之中富有哲理。诗句以新竹倚靠老竹的扶持不断生长,来阐述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道理,并告诉世人,作为后来者应该有感恩之心。

第十首:明代朱元璋的诗《咏竹》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感悟:

明太祖朱元璋的这首本气势之盛一如汉高祖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诗句中虽一字未提“竹”,却句句不离竹,作者笔下的竹子,不畏风雪,宁折不弯,自有一种顽强的意志和不可征服的韧性。

苏东坡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若无闲事记挂心头,于月色之中,携一二好友漫步于竹林,岂不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