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传说,当我们探索太空时,真正的外星人就在冰冷的深渊中凝视着我们……

潜入深海,我们走得越深,见到的动物就越奇怪。

这是2017年,水下机器人在挪威海域检查设备时偶然拍摄到的画面,当时,临近北极,水温却忽然升高到8.1℃,而与此同时,机器人眼前出现了这样一个张牙舞爪的“外星生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科学家用传说中吸血夜魔(Periphylla)的名字为它命名——在传说中,夜魔如果见到太阳升起,就会死。

但这次,它是真的……

所以,潜入深海,到达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科学家究竟有哪些最新发现?

为什么曾经仰望星空的美国宇航局——NASA,也加入到深海探索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巨大的深海梦鲛,难以置信的抗压机制,地球另一套暗氧循环机制,离奇的碳循环纳米机器人,直通南极地心的水下通道,以及那些本不应该存在的各色物种……

难道,深海中的某些发现,真的与外星生命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渊梦鲛

2021年,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所(JAMSTEC)在骏河湾外海,深度2091米的地方,终于拍到了传说中的深渊梦鲛。

曾经,伊豆外海的渔民们,数百年来一直传说,南方的大海中,有一种迷人的梦鲛,就像深渊中忽然传出了魔咒一样,每当暴风、海浪肆掠时,梦鲛的呼唤让人平静,让人忘记危险,甚至是那些最强横的老船长也会听闻后潸潸落泪,接着,船长会平静的离开甲板、坠入深渊,他听不见身后的呼喊,也不再顾忌亲人的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许是某种深海鲨鱼吧,鲨鱼通常是体型巨大的软骨鱼,软骨可以帮助它们适应深海水压,当1980年代,日本海洋专家开始调研伊豆外海时,他们曾这样认为,伊豆南方的海沟,其实和日本最高的山峰——富士山是一对兄妹。

富士山,是海沟剧烈挤压形成的地表的火山,这是地球上菲律宾海板块(PhilippineSeaPlate)和欧亚板块剧烈撕扯的结果,富士山脚下向南延伸,先是丰饶宜人的骏河湾,但紧接着,就是阴晴不定的骏河海沟(SurugaTrough),平均深度在2000米以上,就像富士山一样,它看上去平静、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事实上,它是狂暴的地球断裂带,古代的伊豆渔民在这里捕鱼,遭遇突然降临的风暴,就像遭遇富士山忽然喷发的日本先民一样,平静与狂暴的反差,让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了梦鲛迷人的传说。

为此,日本专家还在2013年,精心拍摄了这部《谜之海底巨鲨王国》的纪录片,纪录他们调研骏河海沟,发现至少6种深海巨型鲨鱼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不对啊。

传说中的深渊梦鲛绝不是鲨鱼,曾经,在江户时代,有人捕到过梦鲛,那是一条体长3米的怪鱼,身披鳞片,长着一个像蘑菇一样平滑而无鳞的头部,眼睛小而幽深,鲨鱼不长鳞片,也根本不会有什么蘑菇头啊。

所以,专家们迷惑了,那按照渔民的说法,岂不是,所谓的梦鲛,是一种深海2000米以下,体长3米的鳞片硬骨鱼?

这怎么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当时已有的科学认知内,体长超过1米的硬骨鱼就不可能潜入2000米海底生存,那里的水压太大了大型硬骨无法支撑。

比如,日本专家曾经专门演示过这样一个实验,在水下200米的地方,厚厚的钢球就已经崩塌了,更何况2000米?

所以,深海不可能存在大型的硬骨结构,深海生物多是软体、软骨,这样能让身体含水量达到80%以上,用体内的水来平衡压力,而非用复杂的硬骨来对抗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这一既有认知,也被科学家们用来否定深海美人鱼和深海智慧生物的存在——既然深海水压连大型硬骨都无法支撑,那更何况由硬骨而生的复杂的躯干与中枢大脑呢?

然而,故事发展到2020年代,专家们似乎有了新发现,随着各国深潜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水下六七千米的地方,纷纷发现了装备硬骨的蜗牛鱼(Marianasnailfish),日本专家们也终于坐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骏河海沟里,真的有3米长的巨大硬骨鱼?

于是,它们在海沟多处布置了水下诱饵和摄像机,终于,其中一个位于2091米处的诱饵,拍摄到了这段破解传说的画面——起初是两条小型的鼠尾鳕,在捕食诱饵,但忽然,来了一条巨大的未知鱼类,它凶狠的咬了一口小鱼,然后开始独享诱饵。

根据诱饵笼尺寸推算,它的体长至少在两米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来,巨大、复杂的硬骨真的能在深海存在,日本专家们立刻一鼓作气,出海捕捞,终于耗时2个月,捕到了这样一条体长2.53米的怪鱼,这是从未见过的物种,体内布满了硬骨,拥有硕大的鱼头和闪闪发光的鳞片……

这完全打破了人类对深海世界的认知——深海竟然真的存在如此巨大的硬骨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进一步推理,有硬骨、有大脑,那岂不是深海智慧生物,也并非绝不可能?

人类对海洋的了解不足5%,而对2000米以下深海的了解,更是不足0.05%,所以,深海里有什么?

当日本专家将这全物种命名为——横纲鰯(Narcetesshonanmaruae)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们继续寻找深海怪物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横纲,这是日语中,最高级相扑选手的尊号,而鰯,则是日语中沙丁鱼,海洋食物链底端的意思……

所以,横纲鰯,这是日本专家们是在说,它虽然是人类眼中的深海横纲巨物,但也许又只是未知深海的食物链底端?

深海依旧充满了想象,是这个意思吗?

继续探索,日本专家们决定再验证一个更加离奇的深海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超深渊带鱼类?

超过6000米的深海,被定义为超深渊带(HadelZone),以冥王哈迪斯(Hades)的名字命名。

科学家们曾认为,这里的水压太大了,不可能有任何生命生存,因为,一个生物,哪怕像水母一样,含水量高达90%以上,但终归你不能全是水啊,你得有细胞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全是水,那好解释,你潜到多深都可以,因为你和周围的水压融为一体,你就是水,水就是你。

可一旦你有细胞,当你到达6000米以下的时候,水压将大到细胞失去功能的地步。

因此,超深渊带曾被认为是冥王哈迪斯的领地,没有任何生命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6000米之下有生命啊,画面里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斩钉截铁的说,何止6000米,我在10000米的地方都见过比目鱼,说着,还手绘画出了那条深渊比目鱼的样子。

没人敢反驳他,因为,截止到2012年前,他是我们这颗星球上唯二潜入过6000米以下的人类。

这个故事,相当魔幻,具体内容,大概还要从这张超级合影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合影拍摄于1927年,第一排中间是爱因斯坦、洛伦兹、普朗克、居里夫人等一众科学大神,而在照片最后排,这个瘦高的男人,叫做奥古斯都·皮卡尔(AugustePiccard),他是一个专门研究飞艇和平流层的瑞士物理学家、发明家,也是乘坐自己的制造的飞艇,第一个进入平流层的探险家。

结果,他生了一个儿子,叫做雅克·皮卡尔(JacquesPiccard)和老爹恰好相反,老爹是地球上爬升最高的人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儿子雅克却发誓要做地球上下潜最深的人类,但儿子的手艺不如老爹,折腾了好几年,潜水艇技术却始终无法突破,于是,1950年的某一天,雅克来找老爹,看看老爹是否能帮自己设计出那个能潜入万米深渊的潜水艇。

当时,英国科考船挑战者2号,刚刚在日本以南的马里亚纳海沟处发现了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是一个深度高达1万米以上的海沟裂缝,排干太平洋海水后,深渊大概呈出这样的图景,实在太壮观了,它能把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插进去,还多小2000米,于是,这个海沟就以发现它的科考船名称命名,叫做——挑战者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在问,谁能潜入其中一样。

果然,雅克当年来找老爹,就是想让老爹帮助设计一个能抵抗万米水压,潜入挑战者深渊的潜艇。

注意,这是1950年啊,前面我们刚刚看了200米试验,水压就能把钢球压爆,那1950年究竟如何设计并制造这种超级潜水艇?

没想到老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然后告诉儿子——其实,潜水跟升空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老爹帮儿子设计出来的超级潜艇,外观上看,就是一个潜水版的热气球,上方的气球部分,是一个装满汽油的舱室,油比水轻,就像氢气比空气轻一样,它可以用来在水下调整浮力。

接着,气球下方的吊篮部分,就是这个小小的圆形钢球,有悬窗,里面可以挤着坐下两个人。

再是操控浮力的配重舱,也和气球一样,在吊篮两边,下沉时,只需要往里灌满配重小球,让潜艇整体重力>浮力,潜艇就能下沉,而到了要上升时,打开配重舱,让配重小球掉出去,浮力>重力,它又能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艘潜艇被命名为的里雅斯特号(Trieste),由意大利制造,1953年完工,在地中海实验过几年以后,1958年卖给了美国海军,接着,美国海军就决定相信儿子雅克的说辞,支持他,让他驾驶着的里雅斯特号潜入挑战者深渊,至于美国为什么要支持他,说来也非常离奇,竟然与美军的核试验有关,这也是传说中用海槽爆核弹,引发日本沉没的传说来源,可事实上,美军当年让雅克下去看一眼,只是想确认,这个曾被科学家认为绝对死寂的地方到底是不是真的绝对死寂,如果是,那就把所有核废料扔进去,万米高压将彻底锁死这些核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幸好没扔啊,感觉比海槽核爆还要丧心病狂……

好了,不扯远了,总之,到了1960年,美国海军准备完毕,可皮卡尔老爹那边出了点问题——76岁了,老了,身体实在扛不住了,不得不退出探险。

于是,美军也是当仁不让,立刻派出一个海军中尉——唐·沃尔什(DonWalsh)来陪同小雅克一起下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为什么这位老人的话无人敢反驳?

因为,他就是当年的唐中尉啊,他当年真的跟小雅克一起,去过6000米以下的深渊啊。

1960年1月23日,他俩开始下潜,当时,的里雅斯特号的设计深度其实只有7300米(24000英尺),但是小雅克坚信老爹的手艺,认为它至少可以下潜到9000米,绝无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然,到了7300米的时候,潜艇状况良好,两人决定继续下潜,可真到了9000米的时候,一声巨响,悬窗出现了裂缝,但这个时候,小雅克认为,来都来了,只差千吧米了,自己有信心活着坐底挑战者深渊。

再看看唐中尉,中尉也是一副生死看淡的表情,于是,两人决定继续下潜,随后,9500米的时候,潜艇开始失控,俯冲着下沉,速度飞快,两人紧张到了极点,却也只能能听天由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在总计下沉4小时47分钟后,小雅克形容,我们在一阵鼻烟色的软泥中着陆,随后,我们看到了虾,鲽鱼和比目鱼。

在海底停留了20分钟后,两人又花了3个多小时浮上水面,之后,虽然这个万米深渊目击鱼类的报告让美军打消了将核废料倾倒进马里亚纳海沟的想法。

但事实上,万米深渊你们看到了比目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60年开始,他俩的这个目击报告就被科学界各种抨击,认为他们纯属胡扯。

毕竟,科学界直到2021年都不相信2000米以下有大型硬骨鱼,更别说10000米的地方有比目鱼了。

可后来呢?

我们把时间调回到2017年,这年,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所决定用水下无人机,再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用摄像头看看,是不是真的有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海着陆器

日本专家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深海着陆器,上面配备一个能抵抗万米水压的摄影机和一份美味的食物诱饵。

着陆器下沉,在海底8178米的地方坐滩,当时为了省电,摄影机被设定为每3个小时,打开1小时。

起初,专家们很快就看到了一些端足类(Amphipoda)动物游了过来,很像虾米,但不是虾米,它们非常大,大约3厘米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3厘米在我们的观感中并不巨大,但事实上,这类端足动物,在南美的的的喀喀湖22毫米,在贝加尔湖90毫米,在大西洋、印度洋浅层一般都短于10毫米。

而为什么马里亚纳8000米海底能长到3厘米,300毫米呢?

这也许与海底超高的溶氧量有关,深海生物普遍偏大,这被叫做深海巨人症,原理我们先前专门聊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专家们并不惊奇,一切都还在预料当中。

接着,他们要等待摄像机再次开机,会拍到鱼类吗?

再次启动时,各种巨型端足动物挤满了诱饵,深海食物匮乏,它们正在疯狂进食。

画面中出现了一个至少8厘米的巨大端足虫,而日本专家却说,太惊人了,看起来像一堆寿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摄影机每次启动,端足类就更多、更大,虽然成果丰富,但毕竟没有拍到鱼类啊。

长时间的等待后,18个小时了,专家们也对8000米深海鱼类不再抱有希望。

而就在这个时候,现场突然沸腾了,我们拍到了什么?

原来,镜头里真的出现了一条粉白粉白的鱼类,看起来像蝌蚪,但很明显,它有脊柱,而且大概率是硬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啊,太神奇了。

它体长大约20厘米,并不是来吃鱼饵的,科学家们细心观察了一会儿后估计,它是来捕食这些端足类的。

无论如何,日本团队成功了,他们证实了唐中尉的说法,海底8000米,竟然真的有鱼。

接着,日本团队再次释放着陆器,这会在7500米的地方发现了30厘米,也就是3000毫米的巨型端足动物,这是妥妥的深海巨人症啊,然而,随着巨型端足虫一起出现的,这次是一大群蝌蚪怪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摄像头拍下了它们的嘴部特写,原来和鲨鱼一样,有很多感知毛孔,深海阳光无法抵达,终年黑暗,所以,它们主要靠这些感知毛孔来感受水下的运动,而非眼睛,可以看得出,它们的眼睛已经非常退化,非常小。

然而,为什么那些黑暗洞穴中的鱼会进化成盲鱼,而深海的蝌蚪鱼、端足虫却都还有眼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谜团的破解我们先前专门聊过,因为,深海动物,会发光,这里虽然没有阳光,但深海鱼光,却是各种杀伤、报警和捕食的利器,十分惊悚……

继续探索,专家们决定捕捉一些端足类和蝌蚪鱼上岸研究。

很快,各种巨大的端足虫首先被捕获,它们几乎全部由鳞甲构成,没有肌肉,只有一些辅助漂浮的油液,甲壳十分锋利,每一片都是经过深海8000米水压锤炼的匕首啊,这些是它们防止被捕食的利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既然如此锋利,那镜头里看似柔弱的蝌蚪鱼,真的能捕食它们吗?

很快,蝌蚪鱼的样本也被捕捞上岸,太惊人了,像果冻,没有鳞片,出水即化,最先消失的是嘴巴旁边的感知器,甚至连摄像机对焦的功夫都来不及,但幸好生物学入学第一年都是学画标本,专家眼疾手快,立刻画出了这些感知器的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破解,它们这种果冻身体,究竟如何捕食8000米寒冰匕首?

起初,专家们又拍到了这样一幕,蝌蚪鱼捕食端足类的珍贵画面,紧接着,给捕捞样本作CT,天啊,这是无比精妙的硬骨,口腔中是上百颗牙齿,而颅骨后面,竟然还有第二排牙齿,看来,深海实物,来之不易,蝌蚪鱼这绝对是扮猪吃虎,一旦咬住,绝不松口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介于这些可怕的事实,专家们将蝌蚪鱼命名为马里亚纳狮子鱼(Pseudoliparisswirei),或者不要戳破它可爱的外表,俗称马里亚纳蜗牛鱼(Marianasnailfish)。

不知道你更愿意叫它狮子还是蜗牛呢?

继续破解,它的身体为什么能抵抗8000米水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抵抗水压的武器

首先,专家们为什么曾经会认为6000米以下没有生命呢?

原来,这是分析生物细胞中蛋白质性质所得出的结论。

细胞的整体功能,来自细胞中各种蛋白质的分解功能,而一旦水压超过6000米,那么巨大的压力,就会将细胞里的水分子直接压入到细胞的蛋白质当中,导致蛋白质失效、细胞失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在,抓到蜗牛鱼了,检验它的蛋白,专家们惊奇的发现了一种名叫,三甲胺氧化物——TMAO的物质。

这种物质似乎能有效的阻止水分子进入蛋白,太神奇了。

而且,这种物质我们非常熟悉,就是所谓的鱼腥味儿,部分鱼腥味儿就来源于这种物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虽然你在8000米发现了蜗牛鱼和端足虫,但毕竟这不是10000米,唐中尉当年可是在10911米的地方看到了比目鱼。

那里的水压更加巨大,按理论计算,TMAO也将失效,更巨大的水压将直接把细胞里的蛋白质挤压到一起,让它们失去功效。

所以,10000米深,真的还有生物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日本团队决定使用更先进的水下机器人潜入万米海沟,它由一个发射器控制,在水下7000米时,发射器释放机器人,机器人背上连着一根光纤,实时控制,探索海底。

就这样,水下机器人顺利下潜到马里亚纳海沟1万米的地方——荒凉,觉得的荒凉。

这里巨大的水压,相当于在半个指甲盖上放上一吨重的物体,真的有生物能在这里生存吗?

很快,团队看到一个像白色虾子一样移动的生物,而跟随着它的移动追过去,团队又看到一个正趴在海床上的海参,全身透明,身体上似乎有很多管子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些海参究竟如何对抗水压?

后续的研究发现,它们身上,似乎有一种名叫青蟹肌醇(Scyllo-Inositol)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一个扁平的飞镖,它似乎有能力阻止水压将蛋白质压缩到一起。

故事分享到这里,美国宇航局——NASA的专家也终于讲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探索深海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太空中,木卫二(Europa)、土卫六(Titan)、土卫二(Enceladus)、木卫三(Ganymede)、海卫一(Triton)这五颗天体已经明确证实,拥有冰下海的存在,曾经天文学家们遵循生物学家的建议,认为,这些冰下海虽然是液态水,虽然有地热,有化学能,但是,水压太大,会破坏蛋白,不太可能存在和我们一样的碳基生命。

但现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我们的深海,和这些星球的冰下海是一样的啊,既然我们在深海中发现了TMAO,发现了青蟹肌醇这些生物用来对抗水压的物质,还发现了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存在的深海复杂硬骨结构,那是否意味着,这些外星冰下海里也能进化出超级抗压的复杂硬骨生物,并更进一步进化出躯干和大脑,成为某种和地球美人鱼传说一样的智慧种族?

曾经设想的那些冰下海软体外星人们,现在正在被NASA的深海探索一点点重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谨慎,未来登陆星球,钻探冰下海的行动一定要谨慎,恐怕那下面不仅仅是一些软体、低能的生物……

可是,NASA进一步研究,如果这些外星冰海生物存在,那它们究竟吃什么呢?

故事十分离奇,因为,海洋专家们近年来,似乎又在我们的深海中,发现了一种诡异的碳循环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海食物的来源……

曾经,专家们认为,深海食物的来源,主要是海洋雪,这些营养物质,像雪片一样坠落。

但下坠到海底1万米呢?

这不就像恐怖电影《饥饿站台》里的故事一样吗?

食物被层层分食,来到万米深渊的时候,它们真的够海参、蜗牛鱼、端足虫这些动物食用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日本团队在研究深海端足虫的时候发现,它们体内似乎有一种强力的木材消化酵素,它们竟然可以吃漂流的木材碎屑摄取能量。

这些木头其他生物几乎都不吃,都无法消化,只有落到万米海底时,才会被深海端足虫吃掉。

可是,这些木头也并不是很丰富,它们是否有其他的食物来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专家们又研究了海底冷泉,那是一些直通地心的海底裂缝,从这些裂缝中,有很多来自地心的化学物质渗漏出来,而在这些渗漏附近。

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各种深海管虫,深海珊瑚的踪迹,它们正在以这些这些渗漏物为食。

曾经,专家们怀疑,外星冰海中的生物,也大多数以这种地心渗漏物为食,可现在,专家们惊奇的在地球深海中发现了这样一种1-10厘米大小的巨型幼形纲(giantlarvaceans)的生物,它简直就像亿万年前就被设计好的深海机器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来,幼形纲动物(Larvacean)这在全球各大海洋里都十分常见,像蝌蚪一样,2-8毫米,不停的游啊游,曾经专家们简单的把它们认为是一类微小的浮游生物。

但直到最近几年,专家们发现,它们的巨型个体,竟然是深海中的建筑工程师,它们会用自身分泌的粘多糖和纤维素制造房子,房子则像深海蜘蛛网一样,能在流动的海水中,迅速网住、黏住很多海洋营养物质,最大的房子能达到1米直径,其最高每小时过滤的海水,更是达到了100万吨的惊人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怎么可能?

2019年,这位来自美国宇航局(NASAAmesResearchCenter)的卡卡尼博士(Dr.KakaniKATIJA)破解了其中谜团。

她使用激光成像技术还原了,整个幼形纲房子的具体细节,发现其中有非常精妙的纳米级腔室结构,最小的腔室,仅仅20纳米,它们就像机器一样,正在利用各种生物纳米管,飞速过滤着海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它们的房子网住如此多的海洋营养物质,可它们却根本吃不了这么多。

于是,每隔几个小时,它们就会扔掉旧房子,重新造一个新房子,而这些被扔掉的房子则像鲸落一样,快速的向着海底深渊中下坠,成为滋养深海的一大食物来源。

这简直太神奇了,而进一步调研,这种制造房子的巨型幼形纲在我们的大海里有多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步统计,仅仅是环绕南极的南大洋中,目前已知,就有1050万吨以上,这个数量太庞大了,看来,它们不仅仅是制造房子这么简单,它们几乎承担了我们半个地球的深海碳循环……

这会不会是某种早就设计好的远古纳米机器,它们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正在帮助整个地球,循环碳元素,滋养深海。

所以,故事发展到这里,为什么是NASA工程师破解了幼虫纲的这一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既然地球上有这种诡异的碳循环机制,那是否也意味着,外星球的那些冰下海中,也有类似的循环机制,那里虽然没有光合作用,但是否也正有无数这种纳米机器人正在冰冷、黑暗的冰下海中,为整颗星球提供着营养和碳的循环?

更离奇的发现:星球电池

今年7月,科学家们在太平洋深处发现了一颗巨大的神秘星球电池。

故事,大概要从11年的一场海底采矿事件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苏格兰海洋学会的安教授(AndrewSweetman)当时受雇于一个环保机构,要评估一场海底采矿工作的环境风险。

矿场在太平洋4000米深的海底,这里的海床上布满了一颗颗神秘的多金属结核(Polymetallicnodules),目前仅猜测它可能是鲨鱼牙齿、海洋微化石亿万年来沉积形成的物质,生长极其缓慢,每100万年才长1厘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仅仅1981年的初步调查就发现,它们几乎覆盖了调查区域中70%的海床,储量达到了惊人的5000亿吨……

所以,这真的是远古化石吗?

不敢想象,也想不明白,反正是很优质的矿石就好了,很多矿业公司都开始开采它们,然而,2013年的安教授团队却发现,为什么这些深海矿场的氧含量如此之高?

比理论值高出三倍不止,是不是采样器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着,反反复复,采样器修了10年,也没发现哪里有问题,所以,那就一定是深海矿藏自身在生发氧气。

而深海矿场没有阳光,没有光合作用,哪儿来的氧气呢?

地心化学物质的渗漏,也不可能有氧气啊。

安教授彻底懵了,他只能猜测,这些海底多金属结核,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星球电池阵列,因为,在实验室测试中,这些结核表面确实能产生0.95伏左右的电压,虽然还达不到让一个水分子电解为氢氧元素的1.5伏电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此密集的海底结核阵列,是否正在组成一个星球电池组,用来持续分解海水,生成暗氧(darkoxygen)呢?

安教授于今年7月22日,将这一猜想和现象发表了出来,这也是人类继光合作用之后,发现的第二种氧气生成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可怕了,难道我们的星球真的是一颗电池?

如果是,那星空中的五颗冰下海星球,是否也有这种电池结构?

它们是否也正在为冰海生物提供源源不断的氧气?

而氧气,则更进一步为智慧生物,为高级生物提供着更充足的进化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NASA忽然发现,外星球不需要光合作用,也能有和地球一样的碳氧循环生物圈……

接着,我们的探索回到马里亚纳海沟,NASA在这里又问了一个问题——这些深海怪物,究竟从何而来?

深海怪物的来源

对啊,这些超级抗压的深海怪物究竟从何而来?

从浅海中一点点游到这里,进化并适应这里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很难说通,这里太贫瘠了,究竟要何种进化压力,究竟要外面的世界变成了何种可怕的冰火星球,生物们才会移居到这里苟活?

更何况,分析这些马里亚纳生物的基因,专家们也发现,它们并不远古,比如,马里亚纳狮子鱼,它是狮子鱼科动物的亲戚,这种狮子鱼科非常年轻。

从狮子鱼科诞生以来,往后推算,地球也并未经历过极端性的毁灭环境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它们从何而来?

解答这个问题,专家们首先是瞄准了环绕南极的南大洋,他们发现,以DNA分析,这些超深渊带生物的祖先,似乎都来自南极水域。

马里亚纳海沟的端足类被发现和南极端足类有相同的耐寒基因,至于狮子鱼,它们在海洋中很常见,很年轻的物种,但在南极海域,它们的形态和基因都更相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当专家们把目光投向南极的时候,他们又惊奇的发现了一条全球洋流的起点。

这竟然是南大洋中最深的一条海沟,深度7485米,全世界的洋流正从这里被运送到世界各地。

这里真的就像一条连通地心深渊入口一样,2019年,唯一一个潜入过这里的人类是探险家(VictorVescovo),他所乘坐的极限因子号(DSVLimitingFactor)带他潜入过包括马里亚纳海沟在内的五大洋所有最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在这条南极海沟的门前,他却一连两次停在了7433米的地方,离深渊底部,还差50米,极限因子号连续两次神秘故障,就像有谁正在阻止他进入最深处一样。

上岸以后,他的数据虽然证实,这里的洋流发生速度,比预想的要快10倍,可为什么洋流会在这里像水泵一样的喷射?

目前我们依然未知,会不会全世界深渊里的那些巨型端足类、蜗牛鱼,都是从这里被洋流喷射带入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不会,这里的深渊之下,就连接着一个NASA猜想的星球内部的高压水世界?

也许,外星生物不在星空,而在深海,潜入深渊,跨过深渊,深渊之下,还有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地球·外星世界。

那里会是传说中的美人鱼,深海智慧生物的真正家园吗?

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我们会员频道细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NASA探索深渊,可深渊智慧却早已飞入太空,感觉你这个逻辑,很奇妙啊。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