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委员会、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出发迁至北平。这是一次绝密行动。整个行动有计划、有临时调整、有特别安排。绝密行动的方案,只有几个人知晓。但在纪实文学涌现后,文学版本的“进城”率先“纪实”,随之一些媒体又以“口述”“追忆”,甚至“制造”情景,用文字和视觉给人们以“有趣”“好看”。但在强烈渴求获知真相中,人们又觉得有些“不对头”。因为在诸多的环节上,不仅有杜撰演绎,更有虚构硬扯之嫌。那真正的历史是怎样的?我们尝试用史料,来逐条解析,以求真实。当然,对于还不算久远的历史,仍需不断地挖掘档案史证,惟更接近的史确,来讴歌、来赓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实澄清一、全会新闻稿的修改与发布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3月13日闭幕,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出发迁移北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主人公的身份从农村正式进入城市特别重要的日子。在这个日子,新华社发布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新闻稿。这是毛泽东主持修改审定的七届二中全会新闻稿,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会议公报。

这篇新闻稿是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起草的。以胡乔木的严谨文风,对每一句话都是反复斟酌的。当然,他也知道毛主席的文字功底,所以他在每行之间,都留有足够的行距供修改用。果然,毛主席在审阅这一文稿后,进行了两次修改审定。第一稿是在乔木的手写稿上用毛笔修改的。第二稿是在打印的清样稿上又进行了少量文字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览全局的毛主席,在这一文稿的开头直接加写了一大段文字,是会议概要,讲了会议的会期、参加的人员和规模、会议的议题和决定。特别是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批准毛泽东主席的声明及其所提的八项条件为与南京国民党反动政府及其国民党地方政府与军事集团和平谈判的基础,是典型的会议公报的内容,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即将建立政权的步骤和性质等。这段300字,言简意赅,清晰明了。

当然,毛主席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更进一步以精准确切。将“取得”改为“夺取”,用“夺”字来真切地表达了革命手段之艰难。其他处的重要“加字”“加笔”,都体现了毛主席对于大政方针和基于中国国情、工作重心转移,进行了精要概说和指引,虽用墨不多,增删寥寥,但思想深邃。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参加的“相约建国”,从而使“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根本原则得以扎实确立,并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的政治制度。

新闻稿最后一段,警示全党要做好“精神准备”,要以“两个务必”的作风,建设新中国。毛主席在结尾处,再加写一段文字,以共产党人的豪迈,来表达一种对中华民族兴盛的雄心壮志和历史使命感,用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程功的来批评了对中国经济的悲观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00多字的会议会告,以毛主席经典语势开头、结篇,以其丰富的内容,告示天下:中国共产党将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政权、建立新中国。这是新征程上,开局之时的施政纲领,因为公告的发布,恰是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之时。而更让人惊奇的是,3月23日在西柏坡,是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完满结束》为题进行播报。而25日到达北平后,即在《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七届二中全会公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在西柏坡的巧妙隐秘播发到在北平公开刊登公告,中国共产党正式开启了政治北上、军事南下,协商建国的顶层设计和向全党、全国人民告示了共产党人将以“两个务必”“进京赶考”,一定考出好成绩的坚定信心,建立新中国!

史实澄清二、普通日、重要日的待解之谜

其实,关于1949年3月23日,这一天,还有其他一些待解之谜。

比如,中共中央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的具体时间。因一直没有权威史料佐证,所以这个谜团延续到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都认为,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机关,于1949年3月23日上午11时离开西柏坡。但亲身经历了这次“搬家”的人,对具体时间都有着回忆记录,但又都是各有各的多种表述。

有的记录是“上午”“吃过早饭后”,没有具体时间。在李家骥《我做毛泽东卫士十三年》(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9页写有:“1949年3月23日,这天上午,浩浩荡荡的汽车队停在西柏坡,只等毛主席一声令下。”《叶子龙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146页有:“3月23日上午,吃过早饭后,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准备起程向北平进发了。”

有的记录的是中午12时以后。《杨尚昆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62页记有:“3月23日,已经12时了。小妞(杨尚昆小女儿,此日发烧)不能走,只带小二(杨尚昆次子)同行。书记处一行已分批出发,毛周尚未起床。”这表明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上午12时还没有离开西柏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的记录的是“14点30分左右”。在《西柏坡记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1页,时任中央机要科工作人员梁守谦撰写的《跟随主席从西柏坡到北平》一文中写道:“汽车启动了,毛主席就要离开住了十个月的西柏坡了。时间是1949年3月23日下午14点30分左右。当时我想一定要把这个时刻记住,将来有人问:‘毛主席是什么时间离开西柏坡的?’我能很快地回答他。”

近些年,对当时那段历史的追忆及讲述类的电视节目中,对其具体时间的表述,却是版本多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10月3日,中央电视台4套的国家记忆栏目之《新中国1949》第二集《中共中央进北平》中,讲的是毛泽东率中央机关于1949年3月23日上午11时离开西柏坡。

2019年9月17日,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推出《共和国·1949中共中央在香山》打出字幕: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的车队,井然有序地离开了西柏坡,向北平方向开去。

事实上,在这期《档案》节目前,即9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序厅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重要讲话,没有3月23日的具体时间,却恰又是给党史部门、党史工作者们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就是说,需要党史工作者,仍需深挖党史记录、档案文献,以求得史实的完整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