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许多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茶,也是如此。中国的饮茶文化来源已久,做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年龄几乎和中华母亲一样“大”。 茶的发现据说始于神农时代,随后茶文化慢慢发展,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到现在我们的“十大名茶”闻名于世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并且还有以茶代礼,以茶增人的风俗。
六安瓜片共有三个品种:提片,梅片,山瓜片。品种最好的是提片,谷雨前后采摘,品质最佳,口感最好,让人难忘。以后著名的“瓜片”就是这个提片。
一 六安瓜片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名茶有很多,六安瓜片就是其一。作为一个如此像中药名字的茶叶,它简称“瓜片”或者“片茶”,来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六安瓜片在所有茶叶中是最特别的地方是它是唯一一种无茎无梗,单片生叶的茶叶。形状扁平,叶面较大,像葵花子,慢慢被叫成了“瓜片”。又因为产自六安市,六安瓜片的名称便由此而来。
中国茶叶品种那么众多,为什么六安瓜片会成为中国名茶呢?
二 六安瓜片历史悠久,名盛于清
六安瓜片在唐朝时被称为“庐州六安茶”,庐州是今天的安徽合肥,历史上庐州管辖过六安县,唐朝时六安茶被庐州上贡于中央,所以唐朝有记载为“庐州六安茶”。明朝始称“六安瓜片”,作为绿茶品种之一,被当做上品茶,极品茶。清朝是六安瓜片名盛之时,是清朝名茶中的精华,并且还让它的来源充满了奇幻色彩。
依据六安史志记录和清代乾隆时期诗人袁枚所作《随园食单》中所列的名品,以及民间流传的传说,使六安瓜片在民间享有盛名能够,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并且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享用。六安瓜片原产地是在齐头山周围的山区,清朝时被列为名品入贡,并且畅销全国,随着外国人的进入,中国茶叶也走了出去,六安瓜片也随着对外贸易远销到西方国家,并得到认可和喜爱。
六安瓜片在清朝时期享用是要有一定身份地位才可以的。慈禧在1856年生完同治帝后才有资格每月享用十四两的六安瓜片。这里足以看出六安瓜片在清朝时便有很高的地位,并不是一般人可以得到的。
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六安瓜片的地位也不下降,被当做贡茶并有时会作为国礼赠送给他国。比如在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首次访华,六安瓜片就被作为国品礼茶馈赠,这里不仅有利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缓和当时两国的矛盾,也使六安瓜片作为我国名茶之一的地位更加稳定。
三 六安瓜片令人赞叹的制作工艺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会享受,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面面俱到,自然对饮茶也十分挑剔。中国古人在饮茶方面的讲究有很多,比如水的品质,煮茶时长,茶叶是什么时候采摘的,茶叶的大小等等。六安瓜片能在唐明时期就成为知名茶叶并和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等同称为我国名茶,它的另一个“过人之处”便是它的制作工艺。
首先六安瓜片产自安徽六安市的低山丘陵,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 太阳照射,光能资源丰富,降水多,湿度大,土壤类型复杂,不同产地土壤类型有差别,加上气候光照等条件影响,使得此地的土壤肥沃,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六安瓜片的品质就高了。
那六安瓜片的制作呢?更加令人赞叹!
品种最高的六安瓜片是在谷雨前后采摘的,这时的茶叶内含物丰富,成茶香气浓郁。采摘标准主要以一芽二三叶为主,人民多数习惯称为“开面”采摘。再者,要对采摘好的茶叶进行筛选,分为三类,嫩叶,老片和茶梗。然后是制茶过程,在茶叶进行过摊开散热放凉之后,嫩叶炒成“银针”形,茶梗炒“针把”,然后叶片分为老嫩片,炒制“瓜片”。这种制作工艺在我国绿茶初制工艺是即独特又最为科学的一道工序。
把采摘的茶叶分开,即可保证品种,也干净卫生,提高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在炒制过程中,分开炒,控制火候,锅温,还有炒茶过程中翻炒的次数。如果当面观看的话定是让人吃惊赞叹的画面。
四 六安瓜片成为中国名茶的必然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960多平方公里的辽阔疆域的大国,我们物产多样,资源丰富。并且作为茶叶发源地,我们的茶叶种类必然不少。但是为什么六安瓜片能成为我国名茶之一呢?
这里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总结,首先是悠久的历史,唐朝的陆羽所做的《茶经》是我国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部介绍茶的著作。由此可知我国对待饮茶是有特别的感情的!对待好茶更是如此。六安瓜片便是从古到今都被认可的名茶,在我国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后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天时地利人和一个不缺,气候适宜,降水丰富,土壤肥沃,人民制作工艺高,使六安瓜片的口感清香,醇厚回甘。
明朝时期的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位联手写了首七律赞美六安瓜片。不只是他们,还有其他诗人和喜爱饮茶的文人们也写诗来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对六安瓜片的喜爱。再者,六安瓜片不仅名字与中药相像,而且也具有中药的作用。大体上六安瓜片具有有降血脂、改善消化不良、瘦身减脂、抗衰老、防辐射等诸多保健养生功效,常饮有利于身体健康。所以现在我们也能明白六安瓜片能成为中国名茶也实至名归了。
参考文献
《随园食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