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英文电影的朋友也许对西方的孤儿院不会陌生。好多电影中都可以看到孤儿院。迪士尼出品的儿童电影《寻找圣诞狗》中可爱的小女孩昆就生活在孤儿院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爱的小女孩昆在孤儿院

西方各国的孤儿院,有民办的,有官办的,也有政府委托民办的,就像《寻找圣诞狗》中的那个孤儿院。
西方国家很早就有了孤儿院。西方最早的孤儿院是民办的,创办于公元1696年,地点在普鲁士(今天的德国)的哈勒,创办人叫法兰克(August Hermann Francke),孤儿院的名字叫“孤儿之家”。这是一个完全民办的孤儿院,法兰克收养孤儿完全靠自己,从不向别人募捐。
后来到了19世纪,英国基督教兄弟会的领袖之一,乔治·穆勒(出生在普鲁士)受到法兰克的“孤儿之家”的启发,在英国布里斯托创办了自己的孤儿院,一生照顾孤儿超过10万人。好多西方人都赞颂他。
再后来孤儿院逐渐被西方政府重视,各个国家也都纷纷建立孤儿院,对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家印象中的孤儿院都是西方的,很少听过中国有孤儿院。您知道吗?世界上最早的孤儿院诞生在中国,而且比西方最早的孤儿院要早了449年。只不过西方最早的孤儿院是民办的,而中国这个孤儿院是官办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最早的孤儿院——慈幼局(南宋)

它就是创立于公元1247年(宋理宗淳祐七年)的慈幼局,地点在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
宋理宗赵昀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道路无啼饥之童”。意思就是道路上没有啼哭饥饿的孩子。这个梦想确实有点伟大。其实这也是全体中国人一直的梦想,这个梦想就叫“慈幼”。早在儒家经典《周礼》中就有关于慈幼的记载,说这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制度安排。但上古年代久远,到底是否真的实现了,有待商榷,不过这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却毋庸置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礼》中有慈幼之记载

虽有梦想却难以实现,夏商周,秦汉唐都没有人实现过这个梦想。但宋理宗赵昀却实现了。这当然与南宋经济发达,国家有钱有关,但不可否认这与宋理宗的仁慈爱民密不可分。
淳祐七年,宋理宗赵昀下诏划拨官田五百亩,由临安府(相当于首都市政府)创办慈幼局,收养道路遗弃的初生婴儿。宝祐四年(1256年)临安慈幼局运作成熟之后,宋理宗又下诏全国推广,在全国各州建立慈幼局。
慈幼局所有费用由政府支出,当时也没有奶粉之类的婴儿哺乳替代品,所以收养的婴儿就由国家出钱雇乳母喂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廷雇乳母喂养弃儿

每月定期拨给钱米绢布,保证孤儿能够吃饱穿暖,养育成人之后,按照孤儿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官府不加干涉。如果期间有人打算领养,官府仍然会按月支付钱一贯、米三斗,一直支付三年。孩子长大后,如果没有婚配,官府甚至还帮忙找对象,促其成家。简直是无微不至。当时好多贫苦人家实在无力抚养儿女,或者男女幼童失去母亲,就将孩子抛弃在街坊,官府会主动收在慈幼局抚养。
当时朝廷还设立了“和剂惠民药局”,朝廷每年拨款数十万贯,帮助贫苦看不起病的人,药品售价比市价低三分之一。而慈幼局的孩子可以免费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南宋和元代的历史记录,宋理宗至少是在临安实现了他的慈幼梦想,在临安的道路上你确实看不到无人照料的孩子。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孤儿院,比西方最早的孤儿院要早449年。但可惜的是到了元代,宋理宗创办的慈幼局被废止。从此中国再没有孤儿院,直到民国时期才再次出现。这确实是个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幼局,比西方孤儿院早449年

慈幼局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孤儿院,比西方最早的孤儿院要早449年。
但是它们还有个区别就是中国最早的孤儿院——慈幼局是官办的,而西方最早的孤儿院是民办的。究其原因,应该是中国历来的家国一体的思想导致这样的公益事业一定会由国家出头来办,而西方商品经济思想注重个体的权益,所以最早的孤儿院才是民办的。
官办的好处就是资金充足,但坏处就是政亡人息,所以随着南宋的灭亡,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梦想的慈幼局也就被废止了。而民办的缺点就是容易缺钱,但好处就是不会随着政权的更迭而遭废止,所以西方的孤儿院才一直得以延续并得到有效的发展。
回看过往,纵观中外,功过是非,难以评说。唯愿天下再无饥馁,道路再无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