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提出」

签了竞业协议,离职后公司不给补偿,协议还有效吗?

「法律解答」

协议有效。

公司经通知拒不支付,或者履行三个月后你不想继续履行,建议仲裁解除。

肯定观点:即便劳动者没有经过催告、通知的环节,可以单方解除与单位的竞业限制协议。

竞业限制约定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民商事合同,无必要完全照搬民法典相关程序,从保护弱势和法律知识不足的劳动者合法权益出发,只要单位拖欠经济补偿客观上达到3个月,劳动者就可以直接起诉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而不必拘泥于催告和通知程序。[1]

根据公平原则,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因用人单位原因未支付经济补偿达三个月,劳动者此后实施了竞业限制行为,应视为劳动者以其行为提出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承担违反竞业限制违约责任的不予支持。[2]

否定观点:合同在符合法定或约定要件的情况下并不产生当然解除的效力,只有通过行使解除权才能使合同被解除。

根据前述司法解释第八条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三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本案中,张国平并未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因此有关协议仍然有效。[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应当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未按月给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不影响竞业限制约定的效力,在劳动者未与用人单位解除竞业限制约定前,仍负有履行竞业限制的义务。[4]

笔者支持否定观点。

当事人行使解除权必须做出一定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条之规定意思表示可以通过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提出,后者只有在有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或者符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习惯时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换而言之,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以此认定劳动者以默示方式作出没有法律依据。再者,此等默示解除合同的方式并没有送达对方,不仅难以产生解除的法律后果,也容易造成用人单位诉讼成本的提高、社会资源以及司法资源的浪费。

鉴于实践中争议极大,遇到类似问题建议咨询律师,了解当时各地的司法实践的倾向性。

[1]参考,《最高人民法院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一)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7月第1版

[2]参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下发《关于联合发布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62号)12.《用人单位未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劳动者是否需承担竞业限制违约责任》

[3]参考,(2016)沪01民终7931号

[4]参考,(2015)苏中民终字第5424号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登的文章仅代表本人发表文章时的观点,不视为出具的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鉴于劳动争议、各类纠纷案件性质特殊,每个地方有各自规则,建议具体问题咨询律师,谨慎引用。如您有意就相关问题进一步交流或探讨,欢迎与我们联系。

零言法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王之焰,律师

上海国狮律师事务所

法律、工商管理双重背景。曾在上海市司法局以及上海市某区人民法院就职,从事审判工作六年以上,司法实践经验十年以上,知乎法律话题下优秀答主。

具有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实务操作经验,在上海市律协发表过多篇专业文章,多次接受界面新闻、北京商报等权威媒体采访。处理劳动争议、执行案件以及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民商事执行案件1000+件.

团队专业致力于争议解决、劳动争议,常年法律顾问、公司架构规划、公司治理、公司合规、刑事风控以及执行清收。

手机:18116324203

电子邮箱:starylight_cn@163.com

个人微信号:starylawyer

律所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23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