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非遗为笔,绘就活态传承新画卷

她深耕教育沃土,以心传艺

每一堂课,都是一次中国审美文化的播种

她的跨界创新让古韵今风共舞

使非遗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古老记忆

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这里都有非遗的影子

奶奶口中的织布纺纱

小时候玩的风筝、布老虎

记忆中走街串巷叫卖的老味道

家中的老绣片……

这些背后的制作技艺都是非遗

随着我国文化发展、国潮兴起,在生活中我们也随处可见“非遗”的招牌。非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非遗包括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多年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的她,看到了非遗中蕴含的形式、色彩和造型之美,发现这种美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一个民族地区文化的象征。她从设计角度切入,为非遗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创新设计将非遗与现代美学和功能相结合,提高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她就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章莉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各民族染织绣中鸟的图案和故事营造的《百鸟林》;多彩竹编构成的《竹编万花筒》;染织绣技艺制作的水滴形沙发散落着白色风帆,徜徉在《海上丝路》之上,这些都是章莉莉策划组织的,充分将非遗转化为公共艺术装置,改变表现形式和功能,营造东方美学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1.0、《百鸟林》公共艺术装置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编万花筒》公共艺术装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竹编首饰系列

此外,她还参与策划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在舞美和服饰中策划融入竹编、刺绣、缂丝、银饰锻造等非遗项目,让东西方文化在音乐剧相遇,碰撞出传统与当代的新火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莉莉通过组织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的方式,已孵化500余件非遗高定作品和非遗文创产品:非遗项目与凤凰自行车、英雄钢笔、华硕电脑、古驰等品牌的跨界合作,以及十余项非遗项目与上海时尚产业的跨界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遵义藤编与上海凤凰自行车的“一路欢歌”自行车、赤水竹编与哈尔滨食品厂的“竹报平安”点心礼盒篮、格萨尔英雄史诗与英雄钢笔的“英雄史诗”限量钢笔套装等。这些产品兼具审美性与功能性都有非遗的影子,使传统老字号焕发新的活力与温暖格调,手工艺的诗意贯穿日升月落的每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做好非遗的传播与传承

丹麦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中国当代非遗展、佛罗伦萨国际手工艺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等,展览的形式也是多样的,例如“江南客厅——长三角传统工艺生活美学设计展”采用江南客厅的概念,运用四时八景、中国色彩、词牌古歌串联起叙事语言,采用虚拟现实等跨界展示方式,展示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传统工艺的共融发展。非遗是生活中的艺术,体现在衣食住行各方面,不应当是束之高阁的文物。“风从海上来—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作品展”传达出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意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章莉莉团队策划主办及参加国内外非遗展览展示不计其数,并受到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评价,让世界看见中国文化的大美与深邃,籍由展览传达四方,提高公众对非遗保护的重视,这些都是非遗传播的重要途径,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风从海上来”中国非遗传承与现代设计亮相丹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果洛与法国比利时跨文化交流工作营成果展

多年的非遗保护实践让章莉莉深刻认识到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帮助传承人解决难题,提升传承能力,是非遗代代传承的关键。自2015年起,章莉莉负责上海大学承办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帮助了数千位非遗传承人。此外,章莉莉老师担任上海大学传统工艺工作站、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的负责人,推进非遗与城市生活的创新转化,助力上海对口援建青海果洛和贵州遵义地区的非遗扶贫项目。她曾飞行百余次,走访大半个中国,推进非遗的创新转化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

皮影风格的海派城乡风俗途径、果洛藏族文创设计、江南古镇视觉形象设计等,这些都是章莉莉指导的毕业设计,她教导学生要认真对待传统文化,多学习、多交流,做有态度的文创。她指导的本博硕学生曾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国赛一等奖”、“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首届上海市学校美育实践魅力学生”称号等百余项奖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章莉莉看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非遗资源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当代设计的加油站,她希望能够引导新时代青年学生从历史中汲取设计灵感,讲好中国故事。在课程教学中她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力和理解力的训练,让学生亲身接触到非遗传承人以及非遗项目的生态环境,让青年人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传统手工艺,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促进非遗传承与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二十四个节气更替之际,制作与节气习俗相关的手工,体验岁月流转和传统工艺之美;主编《爱上中国美——二十四节气非遗美育手工课》书籍;策划非遗进校园实践,章莉莉希望孩子们能够从小培养审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让高校学子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在年轻创意型人才的心中种下中国审美文化的种子,使其生根发芽,热烈成长,朝气鲜活。

回望历史 立足当下

脚踩大地 积极实践

助力非遗传承人学会创新之道

带领师生用设计焕发传统文化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教育妇工委、上海大学妇工委

公众号一言不合就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消息哦。

现在只需三步:

喜欢就给我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