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金秋时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邵家庄村的千年板栗园迎来丰收季,崭新的水泥路不断延伸,与环峡山湖的“网红路”相接。未来,这里将陆续打造集观光、采摘、垂钓、餐饮等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片区。村子发展前景广阔,得益于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也离不开驻村帮扶工作的扎实推进。目前,该村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与群众发展需求,办起了助老幸福食堂、老年大学。10月9日,记者来到邵家庄村采访时,感受到了村民满满的幸福感。

荤素搭配,助老幸福食堂充满“幸福味”

当天临近中午,邵家庄村助老幸福食堂里热闹了起来,两名村干部在厨房里忙着下饺子,前来吃午饭的老人聚在餐厅里热闹地聊着天。86岁的杨曰英和老伴邵长亭每天中午都来这里吃饭。“每个人5块钱管饱,荤素搭配,还专门按照老年人的口味来做,在这吃饭很方便。”杨曰英说,在这里还能见到同龄的乡亲,大家一起聊聊家长里短,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曰英(中)和老伴邵长亭在助老幸福食堂吃午饭。

一餐一饭间体现的是民生温情。邵家庄村是一个水库移民村,距离峡山水库仅两公里,过去的几十年间,因为水库建设、溢洪闸开挖、旧村改造等,村子先后经历了四次搬迁,2017年整村搬入了潍峡路旁的居民社区,村民自此住进了楼房。

邵家庄村有180户、600口人,70岁以上的老人有80多人。虽然搬进了楼房,但儿女不在家,许多老人做饭都是“凑合”。如何解决留守、孤寡、独居、高龄等老人吃饭难题?村“两委”干部与驻村第一书记多方学习、共同研究,计划在村内开办助老幸福食堂,向村内70岁以上老人开放,每天提供午餐,解决他们“一餐一饭”问题。在市委老干部局大力支持下,首批筹集资金10万元很快到位,助老幸福食堂建设提上日程。

去年年底,助老幸福食堂正式揭牌运行。饭菜干净卫生、营养丰富,受到村民欢迎。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村集体收入有限,如何维持助老幸福食堂的长效运转?为解决助老幸福食堂运营资金问题,经开会研究决定,一方面发动村干部、党员等积极捐款;另一方面,由子女为父母每餐缴纳5元饭钱,由村“两委”出人照顾好老人并义务做饭。“通过村民出一块、村里补一块,‘子女付费,父母吃饭’,既解决了儿女的后顾之忧,又保证了食堂正常运转、弘扬了孝道。”村党支部书记邵长光告诉记者。

老有所乐,家门口就能上老年大学

记者在邵家庄村采访时,附近阵阵音乐声不时传来。当天,村里的老年大学正在进行舞蹈教学,教室里,十几位学员跟着老师的指导,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一曲终了,大家的脸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但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里,栾玉英(后排左一)跟专业老师学习舞蹈。

60岁的学员栾玉英是邵家庄村人,也是一位文艺爱好者,经常参加社区、村里组织的各类活动。“以前都是大家跟着视频一起自学,如今老年大学就开在村里,市老年大学的专业老师按时来给我们上课,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说起村里开班不久的老年大学,栾玉英高兴地说。

根据村民需求,邵家庄村积极争取有关市级项目在邵家庄村落地。市老年大学向村里捐助了电子钢琴、电脑、投影仪等价值10万元的设备,依托社区闲置的160平方米空间,由市老年大学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如火如荼地办了起来。

目前,村里的老年大学开设声乐、书画、舞蹈、智能应用4门课程,能够满足200名学员学习。村民不出远门就能接受高水准的文化培训,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在村内安装健身器材、为75周岁以上老人拍摄全家福、组织文艺队伍到村进行文艺演出……文体活动遍地开花,也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于村子发展前景,村民充满希冀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邵家庄村紧邻峡山、峡山湖,拥有千年板栗园、养鱼塘等,旅游资源丰富。但受自身条件局限,未能进行有效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年板栗园

在详细了解邵家庄村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情况基础上,通过深入细致调研,峡山区太保庄街道与驻村工作队提出建设“一带八区”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议,即以接入环绕峡山湖的“网红路”为“一带”,以峡山景区-千年栗子园-采摘区-沙文化主题乐园区-垂钓中心区-观赏花卉区-农家乐区-国际马术培训区为“八区”,依托自身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这一想法也得到村“两委”成员和村民的支持。如今,投资50万元的“一带”已经完成建设,打通了项目发展的经络,以它为轴,未来将串联起各个板块。驻村干部还与社区、村“两委”干部一起前往北京农林科学院等部门进行了项目考察,推动邵家庄村乡村振兴“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走进邵家庄村,村内欢声笑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声隆隆,对于村子未来发展前景,村民们充满希冀……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晓晴/文图

责任编辑: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