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基层单位转悠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已经奔四的同志们,一个个都跟没了电的玩具似的,懒洋洋的,提不起劲儿。他们对往上爬的想法,不是没了,就是淡了。有的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剩下这些年,就想在单位里“躺平”,安安心心混日子,等退休。这一现象,着实让我这个“老革命”大跌眼镜。

记得十多年前,大伙儿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啊,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想方设法往上爬。评先争优、晋职加薪,那是大家的头等大事。可现在呢,许多人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平时不愿意表现,开会少说话,恨不得当个“隐形人”。这股懈怠劲儿,是怎么在体制内蔓延开来的呢?

跟一些“元老级”的同志聊起此事,他们也感慨万千。在他们看来啊,这其中有几个原因。首先,不少同志虽然兢兢业业干了多年,可因为没啥“背景”,升迁的机会就是少。久而久之,大伙儿心里的那点儿热情,也就被浇灭了。再者,大家到了这个年纪,精力、体力也大不如前,加之家里孩子老人的事儿,也耽误了不少心力。对工作嘛,能应付就应付,也没多少动力去拼搏了。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那些审计啊、巡查啊,搞得大伙儿人心惶惶。以前呢,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干实事上,可现在不行了。动不动就来个审计,动不动就要问责,搞得大伙儿如履薄冰,不敢轻举妄动。许多同志想,与其在工作上“显山露水”,担惊受怕,还不如“缩头乌龟”,少惹是非。久而久之,大家都学会了“明哲保身”,对工作也就更加消极了。

其实啊,大家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还跟体制内的一些顽疾有关。就说那个舆情、信访、考核、问责吧,这几样东西,简直成了悬在基层同志头上的“四把刀”。稍有不慎,就可能被问责,被处分。可正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咱们这些干实事的,哪能事事如意,样样尽善尽美?可领导们往往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出事就追责,搞得大伙儿心里憋屈啊!

更要命的是,就算咱们小心谨慎,按规矩办事,该出的错还是躲不掉。这个处理不好,上面说你态度不端正;那个处理不好,上面又说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简直是“如意算盘打不响,糊涂账本难明白”。这样一来,不少同志觉得,干与不干,都是错,还不如不干,至少清净。

其实吧,组织上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出台了一些“容错”的措施。可在实际执行中,哪个领导真敢放手让你去“试错”?稍有差池,还不是要问责?这就导致那些所谓的“容错”政策,很多时候都成了一纸空文,难以真正保护那些敢担当、敢作为的干部。

看到这一现象,作为一个“老体制内”的我,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其实大伙儿不愿意干,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因为心里憋屈啊!那么多人,本来都是想做点儿事,都是想建功立业的,可后来却变得消极懈怠,这其中的症结,恐怕还是体制机制的问题。

我觉得啊,要解决这个问题,光喊口号,光“打鸡血”,是没用的。关键是要触及体制内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如,能不能适当精简一些领导岗位,减少管理层级?能不能完善监督机制,多搞一些随机抽查,少一些固定盯人?能不能真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在实践中多一些宽容,少一些问责?这些问题,都值得咱们领导层好好思量。

当然了,作为普通的体制内人员,咱们也不能光发牢骚,光抱怨。再难,咱们也得克服这股懈怠劲儿,也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俗话说得好,“人在干,天在看”。只要咱们坚守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那些体制内的问题,相信总有一天会迎刃而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四十多岁的年纪,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虚度年华,不能浪费时光。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咱们就一定能让体制内的这股“懈怠之风”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