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上海杨浦滨江地区曾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今,这条5.5公里的“工业锈带”已经变身为“生活秀带”。

10月14日上午,记者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我们的人民城市”系列专题采访中了解到,2019年以来,随着儿童友好城区创建、无障碍环境建设、人民意见征集等工作的推进,杨浦滨江公共空间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董千畅介绍自己在“绿之丘”参加过的活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11岁的董千畅是上海市同济初级中学预初年级学生,她和弟弟每隔一两周就会来绿之丘滨江妇儿之家参加活动。董千畅说:“我在这里参加过绘本阅读、学打五步拳、青少年情绪管理夏令营等活动,还玩过打水枪。这几年,‘绿之丘’种了很多植物,周围环境也越来越好了,我很喜欢这里。”

杨浦区妇联权益部部长傅勖文告诉记者,杨浦区于2019年底启动儿童友好城区创建工作以来,杨浦滨江地区不断进行儿童友好专属空间建设。在全长5.5公里的儿童友好空间示范段,有25个滨江沿线特色室内户外空间场馆被列为儿童友好示范点,如杨树浦水厂、皂梦空间(原制皂厂)、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大桥公园、绿之丘、东方渔人码头雨水花园、世界技能博物馆、郎朗音乐世界、乐动力杨浦滨江运动公园等。其中,绿之丘滨江妇儿之家自2021年7月开放至今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活动300余场,服务6万余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浦滨江地区。杨浦区新闻办供图

杨浦区肢残人协会主席王婷是土生土长的杨浦人,小时候的她每次路过摆渡口,只能靠爸爸背着才能越过一道道台阶,如今这里有了坡道,她可以独自摇着轮椅来观赏江景。王婷说:“现在的杨浦滨江,从入口处到区域内,各个景点之间、每个文化展览区域都有无障碍通道,随处可见无障碍标识,可以让我轻松地到达。”杨浦区盲人协会主席刘海燕告诉记者,在杨浦滨江地区,盲人可以借助无障碍定位导航系统,在脑海中呈现“地图”,找到卫生间、直饮水等设施,还可以聆听每个景点背后的历史。

记者了解到,杨浦滨江无障碍环境建设项目2021年6月正式拉开帷幕。项目初期,区残联组织残疾人五大协会代表深入杨浦滨江,通过现场体验、调研座谈,细致聆听听障、视障、肢残等特殊人群的声音,确保无障碍建设能够精准对接使用者的实际需求。2022年9月,《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正式发布,为滨江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居民在接水点取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摄

在杨浦滨江地区,许多不断改进的公共设施的背后,都有老百姓的“金点子”:为了区分跑步、骑车区域,健身步道从单色改为了不同颜色;名为“船承”的垃圾桶,融入了老杨浦的工业元素;寓意“成长”的接水点,设置了三个不同的高度的水龙头,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饮水、用水需求。

杨浦区信访办人民建议征集科副科长杨祯告诉记者,2020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正式成立,同年9月,杨浦区开展了“您发声我和弦”的主动征集活动,活动上正式揭牌成立了杨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目前,杨浦滨江的10个党群服务站全部植入了人民建议征集功能,居民可以通过线上扫码、线下留言等方式提出建议。杨祯说:“2020年以来,我们平均每年都能收到5000多条居民建议,至今共有4000多条建议已经转化落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