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节,自小学至高中,鲁迅都是教科书里的霸主,长期霸屏,老师不厌其烦掰碎了讲,什么写作背景啊、写作手法啊、某些词后面的深刻内涵啊、段落大意啊、中心思想啊。因其太难,把我们学得七荤八素,估计老师其实也是想死的心都有。能让师生一起为难的作家,大概也就树人先生了吧。
昨日百无聊赖,从书架上取下同心出版社《鲁迅全集》第一册,翻到260页《影的告别》,也就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后面那一篇……上次放下这本书时,大概已是一年前了,要论买书时候,则已在2019年12月15日……
一看又有点看不下去,因为这些散文并不像闰土和祥林嫂的篇章那样故事性较强,对于后人而言,这些文章真是过于隐晦了,根本不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所以我才在标题里讲,他的作品更适合互联网时代——可能有些朋友一见之下,还以为我是想说他的作品,也反映了百年后的现实呢……
也不能说没这意思,毕竟,国民性几千年来皆是如此,何况百年之间乎?
但更重要的,我想说的是,只有在互联网时代,在随手可查的时代,我们读他作品的时候,才可信手拈来,看完就查一下,一般每篇都有词条,介绍写作背景,内涵深意,他在信里跟朋友讨论的撸出此文的心路等等等等……
如此一来,就不必那么一脸懵逼了,不要怕自己看不懂了。
比如,《我的失恋——拟古的新打油诗》,便是“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这篇,我加了个批注:直男癌。
又比如,《复仇》,也就是以“死人的似的眼光,赏鉴这路人们的干枯,无血的大戳,而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大欢喜中”结尾这篇,查过之后,我写到,“讽刺围观群众”。
在《希望》里,也就是最为著名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那篇,我查到,他告诉朋友,写作此文,乃“惊异于青年之消沉”,我马上想起,“如今年轻人亦佛系、躺平、摆烂”……
还有写他跟弟弟经历的《风筝》中,我备注到,如今的孩子困顿在学业内卷中,无法自拔;多看你一眼都算我输……
好吧,回到中间,他的文章,果然还是与现实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