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将军是国民党集团中最杰出的将领,他的学历之深,无人可及;练兵之精,无人可及;国际性声誉之隆,也无人可及。——李敖《孙立人研究》

孙立人一生的辉煌战功,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前后两次进入缅甸与日军作战,总共击毙日军将近5万人。

在抗日战争中,孙立人是歼灭日军最多的军级单位将领,享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抗日名将,既有铁骨,又有柔肠,才华横溢,他在沧海横流里出文入武,尽显英雄本色。

学历之高,无人能及。青少年时,孙立人已表现出不凡的天分。

孙立人,1900年出生,安徽庐江人,他父亲孙熙泽,是晚清举人。民国成立后,其父在山东担任要职。得益于父亲在仕途发展,孙立人的幼年,能得到很好的教育。

幼年的他亦表现出了不凡的天赋。9岁时,他进入青岛德文小学,轻易地学会了德语,能用流利的德语与德国人交流。

14岁时,他跟随父亲去到北京,恰逢清华学校招生,在一千多人的考试中,他考试成绩名列前茅,正式就读于清华。

孙立人总共在清华学习了10年的时间。期间,孙立人不单学习成绩优秀,还是运动高手,为人津津乐道的是1米85的他率领中国篮球队参加远东运动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率领的中国篮球队击败菲律宾、日本,获得冠军,被当时的国外媒体赞叹:中国在篮球场上,把东亚病夫扔进太平洋。

25岁时,孙立人考取公费留学,直接去到美国普渡大学三年级加修土木工程学,仅用1年时间便获得学士学位。

然而,毕业后,他觉得做工程师太枯燥,男儿当志在驰骋沙场,于是他做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考军校。

凭自身的身体条件与天赋,他考进了美国弗吉尔尼亚军校,接受着西方军事思想、训练,从此进入军旅生涯。

学成回国,两次参战,立下战功,在军界崭露头角。

孙立人学成归国,一直在国民党军队内任职,因为他的“孙氏操典”练兵方式非常特殊与有效,他开始为人所注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淞沪会战中,日军大举偷渡苏州河,孙立人率军与人激战8小时,不幸全身被炸伤13处,他昏迷了三天三夜。

他被送到香港救治,捡回了一条命,然而身体尚未全部恢复,他又去到武汉参加保卫战。他的英勇作风,还有不凡的军事才华,得到大家的赞叹。

孙立人的两次战功,还有满身伤疤,让他一举跃升为师长。从此以后,他迎来人生的最艰苦也最辉煌时刻:远赴缅甸作战

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孙立人靠自己的军事作风、才华,得到国际性声誉。

一、孙立人第一次入缅作战。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开始爆发。1942年2月,日军加快侵略步履,在东南亚大举进攻缅甸,准备全面包卫、封锁中国。

时任美国总统的罗斯福建议盟国设立中国战区,由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统帅,美军第七师师长史迪威中将担任中印缅战区的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参谋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蒋介石成立中国远征军,孙立人率领新38师,驻守在缅甸中部的重镇曼德勒

当时,日军在缅甸的总兵力达到6万人,远远超过盟军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驻守在缅甸的英军,面对日军的疯狂进犯,溃不成军,节节败退。

1942年4月16日,在仁安羌的英军第1师被日军包围两天两夜,死伤惨重,大批的官兵、记者和传教士成为了俘虏。

英军无奈之下,只能请求中国远征军援助,史迪威命令孙立人率领38师火速驰援,从曼德勒赶往前线指挥。

然而,蒋介石给孙立人的命令是死守曼德勒,没有他的命令哪里都不准去。

在抗战期间,史迪威与蒋介石的矛盾非常深,二人在谁领导谁的问题上,常吵个不休,二人的合作并不顺利。

孙立人站在中间,一边是史迪威的命令火急救援,一边是蒋介石的命令原地不动。他最终选择违背蒋介石的命令,没有见死不救,义不容辞地英勇地带领113团,连夜赶往仁安羌救援英军第1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战,让孙立人在国际上获得非常多的美誉。他胆敢率领不足一千人的团,向有一万多人的日军发起进攻。

经过大半天的激战,113团牺牲200多人,歼敌一个大队(约1100人),解救出7千多英缅军,还有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记者共500多人。

孙立人的这次以少胜多,史称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的第一个胜仗,也是盟军入缅作战中唯一的大胜仗。

孙立人亦凭此役,声名远扬,得到的很多嘉奖,包括蒋介石的云麾章。可是蒋介石对孙立人是心有芥蒂的,因为他违抗命令,只是在国际性赞扬中,蒋介石没有明说。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乱,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战功非常很大,大大小小战役,总共歼击日军14000余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撤离缅甸,孙立人当机立断,再次违抗蒋介石命令,保住了将士的性命。

随着日军加大在缅甸的兵力投入,盟军兵力单薄,无意恋战,英军打算撤军回印度,蒋介石也命令中国远征军直接撤回云南。

当时的远征军统领杜聿明,黄埔系将领,即是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非常遵从蒋介石的命令,却不考虑具体情况,他想率军直接穿过缅甸西北部的野人山,回到云南。

孙立人毕业于西点军校,作为负责任的职业军人,他处事只遵从军事上的利与弊,他才不会刻意政治上刻意讨好蒋介石。

他分析认为野人山是热带丛林,纵横千里,难以穿越,他坚定地说,我必须为我8000个弟兄负责。

于是孙立人选择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率领38师8000多人,再次违抗蒋介石命令,没有撤回云南,而是撤回印度。

杜聿明率领的另一部分远征军,硬是要穿越危险重重的野人山撤回云南,结局很悲惨,有5万多人死于野人山。

如果杜聿明敢于像孙立人般,敢于站在职业军人的角度处事,而不是事事听从一个非专业领导的业余指挥,中国远征军的亡魂不至于如此众多。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孙立人率领的38师,损失并不大,顺利到达印度边境。然而,已到达印度的英军,忘恩负义,竟然不准38师入境。

面对盟军的为难,孙立人怒火中烧,命令士兵子弹全部上膛,准备与英军开战。英军自知理亏,面对孙立人的的铁血,赶紧让38师进入印度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第二次入缅作战,王牌对王牌,孙立人歼灭日军3万多人。

率军到达印度的孙立人,没有急着回国,蒋介石亦无奈何,只能任着孙立人这匹“野马”在外驰骋。

孙立人在印度就地练兵,重整旗鼓,在“孙氏操典”的训练下,再加上美式装备,他的这支部队,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完全能相媲西方的顶流军队。

1943年,盟军出于全局考量,制定反攻缅甸的计划,孙立人的新38师作为王牌,再度成为反攻缅甸的关键部队。

孙立人第二次入缅作战时间,总计长达17个月,打过大小战斗三千三百多次,攻占一千一百多个据点,总共歼灭日军3万多人。

这其中,最经典的战役是在胡康河谷和日军的王牌部队18师团进行了交锋。这支部队是日本陆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作战勇猛,杀人如麻,他们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之一。

面对这样的一支泯灭人性的部队,有深厚家国情怀的孙立人自然对之恨得咬牙切齿,但是恨归恨,他理智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缅甸方面司令官河边正三,企图在第5飞行师的协同下,以第18、第56师防守缅北、滇西,用另外3个师攻占印度因帕尔,控制阿萨姆邦,切断同盟军向缅甸进攻的交通线,从而打破盟军的反攻。

1943年10月24日,孙立人率领新38师第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占领新平洋、进入胡康河谷,打响胡康河谷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第18师团发现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后,立即调整部署,以114联队死守,以第55联队和第56联队向胡康河谷增援,师团指挥部也同时向前开进。

中国军队方队方面,因为史迪威参谋长波特纳对日军兵力判断有误,以为面对的只是一小股日军,只此只派出112团一个团兵力。

11月22日,日军集中55联队主力将112团包围在于邦。重重围困,补给中断,112团只能靠砍芭蕉树取水和美国运输机空投补给,就这样他们和日军整整一个联队对峙。

但是,这一次,中国军队显示出了“孙氏操典”的强大结果,日军第55联队伤亡近千人,占尽兵力、火力优势,竟然始终没能攻克只有两个营把守的中国军阵地。

双方对峙超过50天,得知112团逃入日军重兵围困,孙立人力主亲自率兵增援,但是波特纳仍然不同意,他认为这样补给线会拉长会更困难,双方争执不下。

孙立人坚持自己的见解,把史迪威拉上飞机,飞往上空观察,让史迪威看到情况确实危急。

最终史迪威同意孙立人的作战方案,孙立人率38师主力急行军20多天穿过野人山,赶到胡康河谷。

12月24日上午9时,炮兵部队进行了一个小时的炮火急袭后,新38师向日军发起了攻击,经过6天的激战,新38师夺占了于邦所有日军阵地。

此战击毙日军第55联队队长藤井小五郞大佐,以及日军约一千多人,18师团团部在撤退时狼狈不堪,慌乱之中,竟然把关防大印也忘了拿走,被中国军队缴获。

关于孙立人活埋日军俘虏1200多人,这事是不是真的?

在许多文章中,有些孙立人活埋日军俘虏,甚至说只要到过中国领土的日军,统统枪毙。然而,多年之后,孙立人的随从出来声明,这事从来发生过,但这件事情的前前后后如下:

  1. 孙立人是职业军人,受过西方军校教育。虽然他深恨日军,但作为职业军人,不杀俘虏是基本底线,而且这是违反国际法。
  2. 如果杀掉俘虏,那日后没有人敢投降,只能血拼到底,这不利于战事。
  3. 实际上,当时是有部分日军俘虏选择集体自杀,这是受日本军国主义的荼毒。
  4. 孙立人对日军俘虏做过的事,就是他在广州接受日军的投降时,在此之前,他曾让日军俘虏去修建广州新一军纪念碑,这个倒是史实。

孙立人不是黄埔系,非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遭受到排挤。

二战结束后,孙立人的军事谋略得到国际性的赞扬。1945年5月,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特别邀请孙立人前往欧洲战场参观。在欧洲,孙立人得以拜会艾森豪威尔、巴顿、蒙哥马利等等著名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孙立人的欧洲之行,让蒋介石感到很不满,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的风头被孙立人盖住了。

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于西点军校的孙立人多次违抗他的命令,他这个黄埔军校校长的脸,有些挂不住。

蒋介石愤怒地对孙立人说,你要么去练兵,要么去黄埔军校当校长。孙立人深深明白,自己从来就不是黄埔系的人,今后也不会融进去,所以只有选择去练兵。

在内战的时候,杜聿明也极力排挤孙立人,给他安排的战事不痛不痒,纵然如此,孙立人在东北战局中,曾打败过林彪,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军事才华。

但是,蒋介石与他的黄埔系嫡系将领,始终容不下孙立人,孙立人被提前冷却,内战如火如荼之时,他被调去台湾练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5年,美国有意扶植孙立人取代蒋介石,但孙立人拒绝美国,而且大大方方的告诉了蒋介石关于美国的意图。

蒋介石表面上赞扬孙立人的忠诚与光明磊落,但背地里,蒋介石在台湾凤山制造所谓的“兵谏”事件。

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起来,时间长达三十三年,几乎与张学良的结局是一模一样。一代抗日名将,就是这样孤独地度过自己的晚年,着实令人感到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