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看、可吃、可玩、可研学……在安徽铜陵市义安区,总能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玩法”。

自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来,义安区狠抓文旅融合发展,先后获评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安徽省第二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美乡村成为发展新引擎。那么,铜陵义安区是如何创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乡村振兴新IP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犁桥水镇

近年来,义安区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创新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生态旅游”的发展之路,用“老家底”做出文旅发展“新大餐”。位于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的犁桥村是典型的江南圩区水乡,2018年,犁桥村邂逅以“水”为名的犁桥水镇文旅项目,打造了“犁桥”乡村文旅品牌,吸引了长三角众多游客前来“打卡”。依托犁桥村,义安区建设了突出地方特色、彰显美丽乡村的犁桥水镇。通过链接城镇和重点景区,义安区推出4条贯穿全区、衔接周边的旅游线路。以千年青铜文化、白姜文化、凤丹文化为底蕴,义安区还打造了九凤路风景廊道,串联起义安全区城乡旅游点,实现“城景村”全域联动,让游客体验“一站式”游览。2023年,义安区共接待游客450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30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接待游客360万人次,旅游收入约25.3亿元。

如果说以路为经线、以水为纬线、以文为坐标让义安区农文旅发展走上“快车道”;那么,以“旅”铺路,农文旅带来的产业驱动力则让义安区乡村振兴走上“高速路”。

犁桥水镇在挖掘文旅资源的同时,吸引了周边1000多名村民就业,联合村民建立了46家农家乐、100多家乡村民宿、商超为景区服务,让村民也吃上了“旅游饭”。2022年,义安区研究出台《铜陵市义安区旅游业扶持政策》,每年安排涉旅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以上,整合农业农村、交通水利等资金不少于5亿元,支持乡村旅游建设,引导推动旅游与文化、农业、研学、康养、体育、科技等“旅游+”“+旅游”新业态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高旅游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

坚持向一、二、三产融合要效益,形成“旅游一业突破,引领多业融合”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义安区还塑造了梧桐花谷“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研学教育”、梦思康百合庄园“赏药景、品药膳、购农特”为主题的中医药康养基地……

将资源优势变成发展胜势、良田沃土变成观光热土、农家宅院变成游客乐园……义安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义安区的“新战法”。

首先是领导高位推动“重视度”。义安区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年度工作重点,建立统计监测、数据共享、工作调度机制,并列出年度文旅活动清单,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各项文旅活动。“2023年,义安区制定了‘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冲刺年’重点任务分解表,将任务具体到部门和时间点。”义安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鲍文龙说。

在了解到犁桥水镇面临资金难题后,铜陵市、义安区两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由义安区区属国有企业安徽耀安集团牵头,成立铜陵犁桥水镇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1.5亿元,项目总投入9.6亿元,帮助犁桥水镇项目顺利推进。

其次是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度”。景区的游客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景区的通达性。义安区打造了“一环(义安区旅游生态环线)两轴(沪渝高速快速交通联接轴、省道S321旅游经济发展轴)多连线”的“快进慢游、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路线;建成了14座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完成83座旅游厕所地图上线,通景道路总里程已超300公里,旅游公交线路7条,公交旅游站点100余个,新增旅游停车300多个,还推出义安云游3.0平台,提供在线导览、预订、投诉等服务。

再次是扩大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想要“出圈”,就得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义安区打造了“山水古铜都,魅力新义安”的旅游品牌,建设了永泉小镇、犁桥水镇、梧桐花谷、梦思康百合庄园等特色品牌。未来,义安区将加快推进永泉小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犁桥水镇4A级旅游景区创建,围绕“七个一”特色产业培育省级名牌旅游商品。

最后是强化宣传推介“精准度”。义安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线上、线下”联动,建立全渠道、全方位、高密度的宣传推广模式。义安区把宣传推介作为发展文旅经济的重要抓手,不仅专门设立旅游宣传专项资金,还持续举办铜陵白姜文化旅游月、凤丹文化旅游月等100多场特色旅游主题活动。针对长三角文旅消费旺盛的特点,义安区专门开展“文旅专场推介会”,实施精准营销。

无论是漫步于古朴的村落,还是沉醉于山水之间的静谧,义安区都以独有的方式展现着乡村的韵味与魅力。下一步,义安区将继续把乡村旅游的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环境做美、产业做强、实现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打造以文化体验和乡村休闲为特征的全域型旅游目的地,书写乡村振兴的诗篇。(叶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