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标是明朝的开国太子,其宽仁之名留于史册,可惜英年早逝,并没有继承皇位,成为很多人心中的遗憾。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为燕王,后来起靖难之役,抢了大哥朱标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自己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

在之前明朝历史分析文章之中,宋安之讲了讲朱棣比朱标更适合当皇帝,朱棣时代开疆拓土,才是最适合明朝的后续发展,但是可能讲的不太全面,不太详细,很多人认为并非如此,认为宽仁的朱标比残酷的朱棣更适合当皇帝,所以今天就此展开再来具体说说。

大家之所以认为朱标更适合当皇帝,是因为朱标宽仁,肯定会开创一个治世,而朱棣残酷,虽然大规模开疆拓土,但是有些穷兵黩武。

而且即使朱标之后是建文帝朱允炆这样的奇葩皇帝,但是保不准以后会出一位如同汉武帝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明成祖朱棣之后,历经明仁宗和明宣宗两代皇帝,不就出现了一个大明战神明英宗吗,这种事情谁也不好说。

其实平心而论,宽仁的朱标当皇帝,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比朱棣当皇帝要好,起码没有那么多的军事行动,不会劳民伤财。

但是我们得从大历史角度来看,不能局限于一代人两代人身上。

为什么说残酷,喜欢发动军事行动开疆拓土的朱棣,更合适明朝?

这得从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说起,很多人都下意识忽略开国皇帝定下的祖制对于后世的约束,认为后继之君都可以肆意妄为,所谓的祖制没什么约束力,光是这一点,就大错特错。

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祖制是什么?

是消极的锁国主义,同时还有畸形的朝贡贸易,并且还认为“地广非久安之计,民劳乃易乱之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后果就是,明朝16帝之中,也就是朱棣这个异类热衷于开疆拓土,而他之外的14帝,其实继承的都是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的祖制,对于疆域并不是那么重视,导致朱棣之后的疆域缩水很严重。

同时所谓的朝贡贸易,如果想与明朝贸易,就要成为明朝的属国,等于要向明朝称臣,才可以开展贸易,并且限制极多。

这样直接导致明朝的北方边患不断,因为尚武的蒙古诸部,并不想以不平等的地位与明朝展开贸易,而是想平等贸易,当实力足够了,明朝又满足不了其平等要求以后,就会通过发动战争来达到自己的诉求。

等于是为了一个面子问题,为了让所有人叫自己一声大哥,导致了有明276年北方边患持续不断的局面。

如果没有朱棣,指望建文帝朱允炆的水平,只会重用不知军事的文臣,而且还没有计划迁都,依旧是定都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如果他削藩成功的话,北方没有塞王镇守,那将面临一场灾难。毕竟朱棣时代,王朝军队战斗力鼎盛时,都出现靖难第一功臣丘福北征失败的事情,朱棣不得已之下,才御驾亲征,是五征蒙古,想肃清漠北一劳永逸。

换成朱允炆在位的话,恐怕废除塞王镇边模式以后,也制定不出镇守北方的合适策略,届时能征善战的草原军队南下,来一次长途突袭,饮马长江的话,很容易来一场明朝版的靖康之耻。

如果换成朱标在位的话,这位开国太子,还是有实力有水平的,会开创一个盛世,即使削藩,大概率也不会引起什么反弹。

但有个关键点不能忽视,虽然朱标是一个完美的继承人,但他并不适合当明朝的二代皇帝。

因为在消极的锁国主义祖制影响下,明朝皇帝对于疆域都不是那么重视,朱标肯定也不会例外。即使他宽仁,可以成为一代明君,但是他肯定不会大规模开疆拓土,肯定不会打破开国皇帝朱元璋留下的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即使他在位时期,国力蒸蒸日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甚至会开创盛世,但之后皇帝在位期间,受祖制影响,疆域肯定会快速缩水,只会留下心脏腹地,甚至如同北宋那般,只保留了富庶的地方,没有什么战略纵深。

除非后面出现一个如汉武帝那般雄才大略的皇帝,不然疆域缩水那么严重,意味着老百姓很容易暴露在草原军队的铁蹄之下,过着朝不保夕心惊胆战的生活。

而且因为朝贡贸易制度,明朝时期的北方边患一直是其心腹大患,没有战略纵深,富庶之地的确很容易经常遭兵灾。

还有如果朱标成为二代皇帝都改变不了祖制,随着时间推移,后面的皇帝更不可能改变这种消极锁国主义的格局,这样的环境下,就没有产生汉武帝那样人物的土壤。

这就等于,即使朱标继位以仁治天下,老百姓会过太平生活,但也只是一时,而不是长久的。因为疆域缩水太快,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也会随之被挤压,面对边患,很容易暴露在铁蹄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人认为朱标继位,会慢慢还政于民,会使明朝进入君主立宪制,这样不比朱棣当皇帝强吗,从一开始就赢了,简直是天方夜谭。

明清两朝可是君权高度集中的朝代,尤其是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为标志事件之一,在这种集权环境下,朱标即使再宽仁,也不会开明到还政于民的,要真这么想,无异于痴人说梦。

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朱棣横空出世,其实意义很重要,虽然他大规模开疆拓土,的确有点穷兵黩武的意思,的确是劳民伤财。

但是他的作为说简单点,就是用一代人的苦,起码为后面好几代人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因为他迁都北京,有着一番雄心壮志,想做下一个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一个空前辽阔的世界性帝国。并且五征蒙古,想一劳永逸,虽然最终失败,但是实实在在的使得明朝的疆域达到了巅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没有继承他的战略眼光,反而都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留下消极锁国主义的继承者,所以在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就开始盛世弃地,疆域开始迅速缩水,但起码是有家底可败,所以即使后面出了一个大明战神明英宗,即使有着土木堡之变,明朝也可以硬扛过去。

换成朱标在位,首先不一定迁都,即使迁都也是西安,其战略意义远不如迁都北京。

更不会大规模开疆拓土,这就意味着后面的皇帝没有家底可败,而且在消极的锁国主义影响下,疆域肯定会快速缩水,缩水至只留下富庶之地,而明朝的北方可并不太平,先有北方蒙古诸部,再有东北的后金政权。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代代明君,才可以抵御住北方边患,不然只要出现一位平庸之主,那么很可能又是一场靖康之耻。

更何况朱标的儿子建文帝朱允炆,可是实实在在当了4年皇帝,他的作为也是有目共睹,是一个空有理想而没有能力的空谈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朱标继位,即使留下再好的局面,但是对外没有开疆拓土,没有打残北方边患,那么都不用几代,怕是到了建文帝朱允炆那一代,明朝就要遭受大难,即使不灭亡,搞不好也是只能南渡偏安一隅。

所以明朝二代皇帝这个位置,其实宽仁的朱标真不合适,反而残酷的朱棣更合适。

因为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留下的祖制,对于后世明朝影响太大,注定了明朝皇帝对于疆域并不是那么重视,疆域很容易缩水,宽仁且有执政经验的朱标,他登基的话,我们不怀疑他可以开创一个治世乃至盛世,但是他肯定不会挑战祖制,进行大规模开疆拓土。

朱棣就不同了,他固然残酷,但是他敢于尝试打破祖制,想要建立一个世界性帝国,使得交通贸易在辽阔的疆域之内可以自由进行,打破朝贡贸易的限制。

并且大规模的开疆拓土,为后世留下更大的战略空间,所以即使他之后明朝疆域快速缩水,但起码是有家底可败,不至于马上败到没多少。

可惜的是朱棣没有好的继承人,他之后的皇帝,继承的是开国皇帝朱元璋治国理念,所以朱棣费心打下的辽阔疆域,没有来得及巩固,便是快速缩水,这样的遗憾,比之朱标没有继承皇位,更是让人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