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都奈良,有着1300年的历史,它的城区建置是仿照中国唐代都城长安。一个世纪前,日本学者曾断言:要想看一千年以上的唐代建筑只能到日本奈良。但这样的结论被一个中国人在80多年前推翻,他就是中国古建筑学家梁思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

梁思成是清末改革家梁启超之子,生于日本东京。是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书写中国自己的建筑史

上世纪20年代,当梁思成第一次来到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及人类学博物馆时,他被这里的中国文物藏品震撼了。其之多之珍贵让梁思成深感痛心,但是自己的国家却无力保护这些祖先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只能任其流落海外,让梁思成感到悲哀。

1924,梁思成和林徽因结伴来到位于美国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开启了为其三年的学习生涯。梁思成查遍图书馆所有关于建筑的文献,发现没有任何一部著作研究过或介绍过中国建筑。这样一个坐拥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这个领域却完全空白。

1925年,日本学者伊东忠太出版了《中国建筑史》,他傲慢地认为:中国的建筑史只能由日本人来书写。这个观点再一次刺痛了梁思成。自此以后,梁思成就决心写出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研究的中国建筑史。

十几年来,梁思成到全国各地探寻古建筑,进行测量与记录。而那时,中国大地正在艰难进行着抗日战争。他只能一边躲避战乱,一边撰写。终于在1943年11月底,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这本《中国建筑史》共11万字,197幅照片和图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编写的《中国建筑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的手稿

在书中,梁思成将中国建筑的设计规律和营造技术总结成可以和国际建筑界对话的理论。使中国建筑第一次走出封闭空间、走向科学、走向世界。

提“梁陈方案”护京

梁思成此生都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研究,他深知古建筑对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的文明延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一生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和古建筑。

1949年新中国之后,北京也被定为首都,并且北京将会进行大范围的拆除与重建。时任北京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与规划专家陈占祥共同提交方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他们提议,在北京西部另建新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北京古城保护下来。另一方面,提出先进城市发展理念,平衡城市原则。的这个方案是著名的“梁陈方案”。从现在来看,这无疑是一项非常有远见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但当时也有另一批专家建议在北京城内进行新的建设。因此梁思成与陈占祥的建议没有被及时采纳。几乎是不能避免地会对北京城内的古建筑以及城墙、牌楼等进行拆除。梁思成此时心急如焚,他写文章来呼吁保护城墙、宣传古建筑的重要作用、提出各种保护措施等。最后他亲自找到周恩来总理,报告情况,最后成功地保护了原本要决定拆除的北海团城。

锲而不舍保护北京古建筑

1953年,北京市委作出决定:在北京旧城中心设立行政区域,首都带头发展工业。决定做出后,北京的古建筑渐渐被大规模拆除。

梁思成痛心疾首,他认为北京城街道的独特景观就是由牌坊、城门等构建成的。也同样是北京城的标志建筑。在当时的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和当时的北京副市长吴晗发生争论。吴晗说:将来北京城里会建起高楼大厦,到时那些宫门城楼、牌坊街道都会变成鸡舍鸟笼,哪里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梁思成被气得当场失声痛哭。

同年五月,北京准备将牌楼拆除,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的夫人林徽因得知后指责吴晗,林徽因已受肺病侵扰多年,身体虚弱、嗓音嘶哑。但她仍要阻止拆除。她说:“你们拆掉了的是800年的真古董,若是以后你们后悔了,再想重建,那也只能建个假古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年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合影

但北京并没有按照梁思成所期望的那样改造,北京政府采纳了苏联专家的建议,拆除大量古建筑以求发展。

忆古思今,历史已然不能重来。但梁思成对于中国古建筑所做的贡献以及其对于古建筑的研究和建议都是留给我们的瑰宝。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建筑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梁思成 》

2. 《1953年林徽因斥吴晗拆古迹:将来恢复 也是假古董 》

3. 《古建筑保护专家梁思成珍贵建筑手稿曝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