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物种逐渐消亡,不少植物与动物慢慢濒临灭绝。

其中,最为珍稀的就是普陀鹅耳枥,它曾濒临灭绝,全世界仅剩最后一株

当时这株植物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地球独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拯救它,我国不惜花费人力财力,将它送上了太空,进行多次变异。

普陀鹅耳枥到底是什么来历,花费如此大的精力,只为抢救一株植物,真的值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大熊猫还珍稀

普陀鹅耳枥是普陀山岛上,最具特色的植物,据早前的报道,野生的植株仅仅只剩一株。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要知道,在我们这个生机勃勃的星球上,能被称为独苗的物种可不多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概念,在大家的认知中,最为中国珍稀的物种就是大熊猫。

没错,大熊猫确实是我国的国宝,是珍稀动物的代表,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植物界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熊猫在普陀鹅耳枥的面前,也得让步,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事实就是如此。

要知道,大熊猫虽然濒危,但至少还有成百上千只,而普陀鹅耳枥是全球仅存一株,这种稀有程度,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来说,大熊猫最濒危的时候,要是将这最后一株普陀鹅耳枥弄伤了,大熊猫也得喜提“无期徒刑。”

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想象一下,如果有人不小心伤害了这株植物,那可就是毁灭了一个物种啊!这种罪过,恐怕比伤害大熊猫还要严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1930年,我国植物学家在长江入海口以南的普陀山岛,发现了几株这样的植物,并将其命名为普陀鹅耳枥。

当时,这个发现让植物学界兴奋不已,一个全新的物种,就这样被发现了,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喜悦很快就变成了忧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因为砍伐过度,以及外界的干扰,这种植物数量骤减,人类的活动给这个脆弱的物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森林被砍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普陀鹅耳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好在还剩下了一棵母树,它生长在山慧济寺内,有寺庙的庇护,这才躲过了砍伐看,这棵母树仿佛是上天的恩赐,成为了普陀鹅耳枥延续生命的唯一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不是寺庙,最后一颗普陀鹅耳枥可能无法保住,寺庙的存在,成为了这个物种最后的庇护所。

经过世界保护联盟的勘测,确定了全球只有这最后一株普陀鹅耳枥,即将面临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9年,我国将其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这个决定来得有些晚,但总算是为普陀鹅耳枥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

然而,它的灭绝不只是因为外界因素,更多的也是因为自身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弱不禁风的树木

这么说不是空穴来风,正常来说,植物树木类都十分坚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繁衍的几率和速度都很高。

可同样作为树木科,普陀鹅耳枥却令人堪忧。

据报道,这种植物自身授粉有异常,它的种子外壳太过坚硬,很难萌发出新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好比一个人穿了一身铠甲,看似很安全,但却无法正常活动,种子外壳过于坚硬,本应该保护种子的结构反而成了它生长的障碍。

而且普通树被砍伐后,只要树干上有存活的旁支,还能够继续长,而普陀鹅耳枥被砍伐后,很难重新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它的授粉期也非常的短暂,只有9天时间,即便是成功授粉,也很难成功繁育,岛上经常,果实没成熟,就会被吹落,它们的繁育之路只有跌宕。

或许有人会疑惑,既然让植物自己繁育难,那怎么不试试人工培育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专家也不是没想过,但问题是,就算人工干预,也无济于事。

因为普陀鹅耳枥只有最后一株母树了,没有公树,单靠一株没法进行后续的步骤,这就像是一个物种只剩下最后一个雌性个体,没有雄性来进行繁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情况对于任何植物学家来说,都是一个不可能的挑战。

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无法放弃,因为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生态链,很多物种都是相辅相成,灭绝了一个,另一个也会接连灭绝。

为了拯救它,中国决定,将它带到太空进行繁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

天宫1号育种

2011年,我国发射天宫一号,飞行器不仅载着航天员飞到了太空,还带着太空育种的实验计划。

实际上,这个计划早前就已经开展了,在太空,专家培育过青菜和萝卜,计划进展十分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良好的开端,这次专家打算在太空中,对普陀鹅耳枥进行研究和一系列的变异。

改良它繁育的方式,让它不用同类,也能够实现繁育,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项实验非常成功,截止到2024年,它从曾经濒危的一棵树,繁衍到了将近4万棵

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也令人欣喜,从濒临灭绝到种群数量的大幅增加,普陀鹅耳枥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一个物种重获新生的奇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陀鹅耳枥的各个结构

不仅如此,普陀鹅耳枥成功的走出了普陀岛,三亚、昆明,都有着它的身影,这意味着,普陀鹅耳枥不再局限于一个小岛,而是开始在更广阔的地域扎根生长。

从温暖湿润的海南到高原气候的云南,普陀鹅耳枥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这种地理分布的扩展,大大增加了它的生存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能从濒危走向繁荣,其中少不了专家的努力,是他们日以继夜的研究,才解决了普陀鹅耳枥的繁衍难题。

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这个濒危物种带来了希望,从太空育种到地面培育,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的普陀鹅耳枥不再孤独,它有着同伴的陪伴,相信在未来,它能够继续繁衍,直到后代遍布中国的土地。

普陀鹅耳枥的成功,给了其他濒危物种希望,它证明了,只要我们不放弃,就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太空到地面,从实验室到野外,科学家们用行动诠释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杭州新闻网

参考资料:
1.杭州网:《浙江古树名木上云入库 数量多达27.5万株,位居全国前列》2024-10-09
2.中国科学网:《“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脱单” 人工繁殖小苗落户昆明》2016-05-04
3.光明网:《珍稀植物普陀鹅耳枥成功异地保护到三峡》2023-11-08
4.封面新闻:《我国珍稀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升 “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野外回归四千余株》2024-03-03
5.:北京日报客户端:《全世界曾仅剩一株!人工“抢救”普陀鹅耳枥已见成效》2022-11-25

喜欢本期节目,请您点击“关注”,不错过下期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