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统计显示,近10年中,高层建筑发生的火灾事故共有3万余起,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

高层火灾成了当前居民最大的担忧,毕竟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只能买得起一套房,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卖房不现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前了解火灾出现可能的问题,以及如何逃生才是最优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高楼层失火,要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高层建筑至少远离地面30米以上,如果高层建筑失火,不仅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危险系数也更高。因为一旦高楼出现火灾,火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往上蔓延,形成“烟囱效应”。

啥是烟囱效应,简单解释就是:高楼发生火灾后,烟气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会以3-4米/秒的速度竖向蔓延,可以将整个建筑物迅速引燃。一座30层、高约100米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沿着竖向管道到顶层,只需30秒!

所以,对于住在高楼层的居民来说,一旦遇上火灾,就不能坐等外援,先得自己想办法,学会自救!

那么,如果我们身处高层建筑,里面突然发生火灾,究竟是应该是往上跑?还是往下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往下跑

如果起火的楼层在下方,此时往下跑,很可能就和上升的浓烟“正面交锋”。浓烟里面大量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居多)就会快速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身体无法获取氧气,从而出现窒息的情况。

只要吸上两三口浓雾,很可能会瞬间失去行动能力。并且,浓烟里面还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会对身体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往上跑

如果是往上跑的话,一旦电梯井、管道井等竖向井道,没有做好防火、分隔处理的话。这些管道就会像是一座座高耸的烟囱,成为了火势蔓延的途径,也就是我们开头说到的“烟囱效应”。

火焰和浓烟,会经过电梯槽,或者是竖向井道,会快速往上流动。不断在通道的顶部,聚集热量,制造另外一个“火场”。

所以,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的话,不能够盲目往下跑,或者往上跑。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火灾出现,正确的做法

1、如果发生火灾时,火源中心是在自己家。无法自救的情况下一定要尽快逃生,并且要大声提醒楼上楼下的居民,同时还要尽快拨打救援电话——11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如果是楼上起火

如果确定是楼上起火,毫无疑问,你要快速向楼下逃生,而且必须是争分夺秒,每延迟一秒钟,就会多出一分危险。

而且,逃生时一定不要乘坐电梯,因为出现火灾,电梯设备很可能会出现断电,被困在电梯里的危险就更大,因为大量的浓烟窜入电梯井,人体吸入烟雾里面的有毒气体,很可能会造成休克、窒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如果是楼下起火

如果火源中心发生在楼下,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定位消防通道,确定消防通道有没有大量烟雾,如果没有,就可以尝试向下逃生。

如果逃生通道内已经有大量烟雾,此时最好不要贸然下楼,不要幻想突破火源,因为火源中心的温度高达几百摄氏度,非常容易发生危险。

但是,这个时候也不要向上逃生,因为你爬楼梯的速度比不过烟雾上升的速度,而烟雾温度较高,空气中又含有许多有毒气体,在烟雾中逃生也可能会发生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确的做法:

第一,寻找合适的房间藏身。

如果碰到楼下着火,且已经没办法向下逃生,首先要做的就是寻找合适的房间藏身。

最好在火场以上4-5层的位置,寻找到合适的房间等待救援。如果火场在9楼,至少需要找到12或者13层以上的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最好躲在一个有水、靠近主要道路的房间

但要排除的是洗手间,因为很多大厦的洗手间在中央,而且窗户也不大,并不方便营救。

最好寻找最靠近主要道路的房间,并且房间要有窗户,还不能有防盗网。这样的房子,才是消防员救援的首要目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快的救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进入房间后的措施

进入房间以后,关闭房门,要用湿毛巾、湿衣服堵住门窗空隙,以免有毒烟雾进入,然后用胶布密封所有的空调出风口。等待救援!

如果房间内的窗户是钢化玻璃,还要把这些玻璃破坏,可以用锋利的工具敲击玻璃的四个角落,这是最脆弱的地方,可以很轻松就破坏它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切记几点:

①三楼以上,不要轻易尝试跳楼,很多人因此失去了生命。

②在屋子里也不要大声呼救,这样会加大氧气的消耗,容易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和氮气。

③白天可以寻找一些鲜艳的衣服或者布料,并伸出窗外大幅度摇晃,以此吸引人们的目光。

④夜晚可以用手电筒的强光对外面的人进行求救。

⑤任何情况的火灾现场,都切记用湿毛巾(打湿了自来水的毛巾)遮掩住口鼻和眼睛,这种简易操作可以让你坚持更长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火灾无情,坐等救援不一定有效,提前掌握一些自救知识,也是为以备不时之需。

图片来源网络

侵权联系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