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10月12日电 题:“黄河旋律”奏响中哈友谊乐章

新华社记者喻珮、熊翔鹤

武汉琴台音乐厅后台,两位耄耋老人遥遥相望,激动又颤巍巍地走向前,热情而长久地拥抱,泪水盈眶。

她们分别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之女拜卡达莫娃。两位老人阔别5年后近日再次约见,续写一段感人至深的中哈友谊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9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左)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之女拜卡达莫娃阔别5年后在武汉约见。新华社发(刘天一摄)

拥抱后的第一件事,是介绍她们身边的女儿相互认识。拜卡达莫娃称之为重要的“交接仪式”,希望将上一辈的深厚友谊继续传递。“从以前战争年代的友谊到现在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中哈两国友谊万古长青。”冼妮娜说。

两位老人牵着彼此的手,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她们寒暄、叙旧,开怀大笑,等待当晚的音乐会拉开帷幕。

“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熟悉的《黄水谣》旋律响起,如泣如诉、慷慨激昂的歌声赢得掌声一片。

这是“同心笃行 丝路之声——纪念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友谊武汉音乐会”的现场,也是哈萨克斯坦国立拜卡达莫夫合唱团首次亮相武汉,受邀参加长江文化艺术季“相约长江”合唱周活动。一首首跨越民族、穿过时间长河的中哈民歌,在观众心中久久激荡。

今年正值冼星海的经典之作《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当晚合唱团带来了《黄河大合唱》第四乐章《黄水谣》和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还精心编排了《长江之歌》《时间都去哪儿了》等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曲目,以及根据俄罗斯民歌等改编的多部经典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萨克斯坦国立拜卡达莫夫合唱团受邀参加长江文化艺术季“相约长江”合唱周活动演出现场(10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熊翔鹤 摄

合唱团的指挥贝姆贝特·德梅奥夫说,黄河和长江都是中国人民依恋的母亲河,有着重要的意义。音乐无国界,希望通过歌曲的演绎获得观众的共鸣,传递中哈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饱含深情的《喀秋莎》、气息宽广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节奏明快的《白肋喜鹊》……冼妮娜和拜卡达莫娃并排坐在观众席中间,和着乐曲,打着节拍。

1942年底,阿拉木图街头,拜卡达莫夫偶然邂逅了坐在手提箱上抱着小提琴的冼星海。追忆起这段历史性的相遇,拜卡达莫娃称“这是命运的安排”。“父亲在下班路上从来不会回头张望,唯独那一次就像感受到命运的召唤一样,他转身回头,看到了衣衫单薄的冼星海。”拜卡达莫娃说。

音乐是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共同的语言。上世纪40年代初,尽管在阿拉木图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但是冼星海在拜卡达莫夫家人的支持下广泛搜集并记录了大量哈萨克民歌民曲,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人民得知了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了解到哈萨克斯坦人民曾以宽阔的胸怀接纳帮助过冼星海,用音乐架起的友谊之桥从此在下一辈延续。

冼妮娜第一次到哈萨克斯坦时,曾到拜卡达莫娃家中做客。“我们之间的友谊从那个时候开始建立,我当时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个哈萨克斯坦和一个中国家庭的见面,更像是一个大家庭的相见。”拜卡达莫娃至今记得和冼妮娜初次见面的感受。

儿时的拜卡达莫娃曾听父亲讲述,冼星海在病重时感觉到自己将无法回到中国,他有两个强烈愿望,一是请父亲帮忙找到他在中国的家人,二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回到中国。

每次来中国,拜卡达莫娃都会找机会表达自己的夙愿。她对在场的记者说,《阿曼盖尔德》中3首歌曲的曲谱至今没有找到,如果有人在博物馆、音乐学院看到这些曲谱,请告诉她。“我想把曲谱继续编下去、传承下去。”拜卡达莫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