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下令打雀,19亿只麻雀在中国消失,不料却引来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从1955年开始,麻雀便被视作是害虫,和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称为四大害,1958年北京一声令下,除四害运动正式展开。
短短半年时间,空中竟然看不到任何一只麻雀,麻雀一度在中国绝种,殊不知,我国也由此引发了一场天灾。
这场天灾究竟是什么?当年毛主席下令打雀究竟是对是错?
一打雀运动
从1958年开始,全国各地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状况,农民罢工,工人停工,学生停课,不管男女老少,他们都有一项神秘任务,那就是打雀。
农民在地里安插稻草人,工人则拿着布网到处捕捉,小孩子手持弹弓,对准天上的麻雀就打,妇女则敲锣打鼓,负责吸引麻雀,而老人则在一旁加油打气。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甚至是首都北京,全都出现了这种情况,如果要问起原因,大多老百姓说不清楚,他们只知道打雀一夜之间突然成为了潮流。
城里人都在拼命打雀,乡下更要加入这支队伍,更奇怪的是,大队上还会统计打雀的数量,一些村镇之间还会互相攀比,哪个村子消灭的麻雀更多,那么它在十里八乡都会受到称赞。
那时候检验标准十分严苛,在村镇待上一天时间,见不到任何一只麻雀,这就算是合格,如果一天见到两只以上的麻雀,这往往会被称为反面教材。
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为什么要打雀,但村干部们却十分清楚,那是因为北京大领导的命令,这位大领导不是别人,正是毛主席。
至于毛主席为什么要下令打雀,村干部们就不是很清楚了,他们只知道按照命令消灭麻雀,麻雀为什么要打?打雀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恐怕就只有北京的一些干部才清楚了。
原来,打雀最早出现在1955年,毛主席来到杭州视察,在这期间,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四害,麻雀、老鼠、苍蝇、蚊子都属于四大害虫,需要尽快消灭。
1956年,《人民日报》也刊载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除四害》。
1957年,我国生物学家、教育学长更是联名发表文章,里面明确写道:
麻雀是害鸟,必须尽快扑灭,不必犹豫。
到了1958年,关于打雀的命令正式下达,由北京带头,天津、上海纷纷效仿,自此轰轰烈烈的打雀运动正式展开。
当年打雀运动究竟有多夸张呢?
仅仅半年时间,就有19亿只麻雀被消灭,其中大部分麻雀被累死,从空中掉下来的时候,已经气息奄奄。
1959年,我国几乎见不到一只活的麻雀,以往在城镇里总能听到鸟叫,或者是看到麻雀的影子,但在这之后,麻雀一度绝迹,濒临灭绝。
不仅如此,就连山林里的麻雀窝也没有被遗漏,他们全部被捣毁。
光是北京城,就有300万市民参与了打雀运动,期间消灭了40多万只麻雀。
上海战绩也十分突出,一家人就能消灭700多只麻雀,捣毁麻雀窝也高达600多个。
广东也不例外,总共消灭31万只麻雀,其中还有麻雀巢穴2万多个。
以上这些大多都是经济大省,城区多,林地少,生活在这里的麻雀数量也比较少,像西南地区这样的地方,打雀的数量是北上广的几十倍。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打雀运动中,不光有普通老百姓加入,甚至连部队驻军都参与其中。
19亿只麻雀就这样销声匿迹,那时候没人能预料到,这看似一场胜仗,实际上却为我国农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所谓的灭顶之灾究竟是什么?这和打雀又有何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50年代的中国,一提起麻雀那就是人人喊打,麻雀为什么被视作是害虫?那是因为对我国农业有着巨大的威胁。
每一只麻雀,平均每年都要吃掉10斤粮食,如果是10万麻雀,每年就会糟蹋100万斤粮食,要知道那时候我国存活的麻雀动不动就是上亿只,也就是说,被麻雀吃掉的粮食每年都高达上亿斤。
建国初期我国粮食产量并不高,一个大队顶多能产出几千斤粮食,对于一个农业大国而言,这样的损失无疑是很难承受的。
这还只是麻雀对农业的危害,如果再加上老鼠、苍蝇、蚊子,那就是活生生的四大害。
老鼠每年糟蹋的粮食也不在少数,与此同时,老鼠身上还携带许多病菌,给我国老百姓的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苍蝇、蚊子更是随处可见,它们和老鼠、麻雀一起,都被视作是害虫。
为了消灭这些害虫,保护百姓们的产粮和健康,除四害运动也由此展开,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打雀运动。
拿北京来举例,1958年,北京总人口数不超过400万,可在打雀运动中,北京便投入了300万人力,可以说家家户户都参与到了打雀中来。
在北京郊区,投放了800多个毒饵点,这里负责吸引麻雀,在城区内,还布置了200多个射击区,上百个手持枪炮待命,只要麻雀成堆出现,他们便会开枪射击。
另外,火烧、弹弓、投石等办法也屡见不鲜,一些鸟类学家研究了一辈子麻雀,却没有研究过如何消灭麻雀,面对几十万只麻雀,他们采用了最原始的方法,那就是敲锣打鼓驱赶麻雀。
许多麻雀受到惊吓,纷纷到处乱飞,但整个北京城全都布下了天罗地网,这些麻雀根本飞不出去,最后只能半途累死。
北京还算不上是打雀最积极的地方,要说最先响应的,还得是四川。
和北京比起来,四川林地面积更大,这里栖息的鸟类更多,麻雀数量足足有上千万只。
1958年只要一走进四川,随处可见的就是各种标语:
人人动手,消除四害。
四川各地被分为上千个战区,每个区域负责一定数量的麻雀,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每家每户都加入到了打雀队列中来。
对小孩子来说,拿弹弓打雀是一件趣事,对老人来说,这是响应国家号召,所有人都对此乐此不疲,麻雀数量也在一夜之间骤降。
7天时间,四川便消灭了20多万只麻雀,如果按照一只麻雀吃10斤粮来计算,那么四川就节约下了200多万斤粮食,这还不算麻雀繁殖的后代,如果加上被捣毁的麻雀巢,那么节约的粮食将翻一翻。
动不动就是几百万斤粮食,那可是许多公社一年的产量,看着这样的战果,老百姓们全都喜笑颜开。
还有电影制片厂将这一幕制作成了电影,四川老百姓被视作是标兵模范,全国各地纷纷借鉴四川的做法,有了四川带头,全国麻雀被捕杀殆尽。
1958年底,走到大街上已经听不到麻雀的叫声,抬头一看,也找不到任何一只麻雀的身影。
老百姓对此赞不绝口,殊不知,这正是灾难降临前的前兆,打雀之后,一些生物学家开始提出了担忧,他们开始质疑,麻雀到底是不是害虫,到底该不该打雀。
当时没人在意这群专家的话,直到1959年,一场灭顶之灾的到来,人们这才意识到铸成了大错。
由打雀引发的灾难究竟是什么?打雀到底是对是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4月,打雀运动轰轰烈烈展开,同年11月,打雀运动结束。
全国各地纷纷交出了自己的战果,北京3天消灭40多万只麻雀,上海一人捣毁600多个雀窝,广州消灭30多万只麻雀,四川消灭的麻雀更是高达上千万只。
看着麻雀一只一只从天上掉下来,人们已经开始庆祝打雀的胜利,然而仅仅在一年之后,人们便再也笑不出来,因为一场灾难正在逐步降临。
跨进1959年,本以为消除了麻雀这种害虫之后,全国各地粮食便会迎来增产,然而,不仅增产没能出现,反而出现了产量降低的情况。
这让许多老百姓全都摸不着头脑,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除了减产外,一些耕地还出现了停耕现象,土质稍微差一点的地方,直接颗粒无收,再加上连年干旱,饥荒现象竟然罕见地出现了。
打雀之前,家家户户还吃得上粮食,打雀之后,地里颗粒无收,这下直接弄巧成拙,全国农业遭受重创,北京领导的会议更是接二连三地开。
参加会议的有不少生物学家,他们经过研究后发现,这场饥荒正是因为打雀引起的。
麻雀虽然会偷吃一些粮食,实际上这并不是一种坏事,麻雀还会捕捉田里的一些害虫,这些害虫是威胁产量的第一要素,一旦将麻雀捕杀殆尽,这些害虫也就失去了天敌,他们肆意繁殖,对农田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产粮也随之下降。
害虫带来的威胁,远超麻雀,一只麻雀一年偷吃的粮食,远远没有害虫那么多。
全力捕杀麻雀,这无疑是在为害虫创造温床,麻雀绝迹之后,生态遭到破坏,这再度加剧了粮食减产。
搞清楚状况之后,毛主席也在1959年下令:
麻雀不要再打了。
随后麻雀从四害中出名,转而被蟑螂替代,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就成了新的四害,麻雀也得以“申冤”。
当然事情发展到这里还远远没有结束,随着麻雀从四害中被除名,许多人也纷纷质疑起了当年的打雀运动。
一方面,麻雀灭种导致粮食减产,另一方面,打雀还影响了生态平衡。
一些村镇攀比打雀数量,捕捉不到足够的麻雀,他们便拿其他鸟类充数,甚至连家禽也受到了波及,牛羊、蛇、癞蛤蟆,全都遭到捕杀,他们也被计入名单中,用来滥竽充数。
可以说,一场打雀运动,对我国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且无法挽回的,打雀只花了半年时间,而繁殖麻雀却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这点来看,打雀难道是错误的吗?
实际上这种观点往往是片面的。
1958年之前,我国工业并不发达,农业相当于是我国的命脉所在,在这种基础上,粮食产量就成了最重要的指标,一切影响粮产的东西,都需要被消除。
一只麻雀一年就要吃掉10斤粮食,这已经严重危害粮产,在那样的情况下,消灭麻雀是最快也是最有用的做法。
除此之外,50年代我国生态知识普及有限,一些鸟类专家尚且研究不清楚生态平衡,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人们往往只会看到表面的害处,而不知道麻雀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才引发了这场打雀运动。
从我们今天的视角来看,麻雀是保护动物,并且还是我国的濒危物种,但放在50年代,在科技文化都不发达的年代,麻雀被视作是害虫,这也是说得通的。
与其说打雀运动是错误的,不如说这是历史的试错,正因为那时候的中国一穷二白,老百姓为了产粮才会去打雀,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要自立自强,一个国家只有强大,才能做到丰衣足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