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87.8万辆,单月零售渗透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在选购新车时,买新能源车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下一步新能源车要卖到哪里,是对车企们的灵魂拷问。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给出了答案,集体下沉,瞄准三四线及以下市场。但新能源要下乡,时机是否已经成熟?

2023年春节,人Auto曾刊发《村里没有「电动爹」》,来记录电动车在下沉市场的普及情况。彼时,买一辆特斯拉Model 3被村民视作大冤种,甚至成为小夫妻频频吵架的导火索。一年半时间过去,在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的大背景下,我们重新观察了一次县城、乡镇乃至农村的电动车生态,试图了解下沉市场是否发生了一些改变。

文 |谢韫力

编辑|李欢欢

来源 |每人Auto(ID:meirenauto)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的年轻人,爱上买电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十一长假,姚清回到四川农村老家,明显感到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发生。

虽然节假日高速路一如既往地堵,但作为一个多次自驾回家的电动车主,她做计划越来越有经验了。比如要避开假期第一天、最后一天的高峰期,以免路上堵到电量被耗净;还要想好去哪个服务区充电,电量如果实在撑不住,别执着于服务区,一定要就近找到出口下高速,尽快补能,“千万别心存侥幸”。9月28日清晨姚清提早出发,一路顺利到了家。

变化来自于村里的亲戚们,两年前春节,姚清第一次把特斯拉Model 3从广州开回家,刚把车停好,就收到了亲戚的一连串提醒,“电车辐射大,对人体有害,快卖掉”。一时间让她哭笑不得。现在,面对亲戚们的问题,她应对有方:介绍特斯拉要加上前缀“进口品牌,二十多万”,问界要强调“这是华为的车”,蔚小理“要努力往大城市年轻人的选择上靠”。

年轻点的同辈们抛来的问题更实际一些,明显对电车有过一定了解。“是不是一路回来不敢开空调、座椅通风/加热?”还有人来打听续航,和她讨论电车品牌,言语间“流露出买电车的想法”。

到家第二天,姚清开车去村子附近的县城充电,她发现城区又新建了2处公共充电桩,都在加油站旁。来充电的人群也发生了变化。以往进出充电站的,除了她,就只有绿色的出租车,普通私家车来充电的“一辆都没见过”。但这一次,姚清遇到几辆理想,“挂着本地车牌,车主看上去刚迈入中年”。她判断,县城有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图 / 视觉中国

王雨辰就是县城里最先吃螃蟹的人,他力排众议买了一辆特斯拉Model Y。

今年上半年,他从私立学校考上了县高中的编制,正式成为体制内员工,在周围人眼里,“算上了岸”。未来几乎不会再有大的波澜,人生目标明确,成家立业,一步步进阶职称,王雨辰觉得是时候买一辆车了。

对他而言,买什么车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刚毕业两年,积蓄不多,买车的大半费用需要父母资助。在县城,选车通常要参考身边人,王雨辰的父亲挑中了奇瑞,因为“大家都在开”。朋友聚会时,大家又建议,“要么买丰田,要么买大众”,预算够的话“就直接BBA”。

他试探性地说要不买辆电车?饭桌上安静了,过了一会儿,有朋友困惑地问,“你看身边有谁买电车吗?”

王雨辰生活的这个县,位于四川西南部,总共有22万人口,其中6万居住在城区,其余16万分布在10个乡镇。和多数县城类似,这里没有空间容纳蓬勃发展的新产业,相对更封闭些。视线跃过低矮的套房,远处是层叠的群山遮蔽,阻碍了年轻人外出的脚步,也挡住了新鲜事物涌入。生活在这里的人,接触到的只是方寸间的观念。

王雨辰想买电车的念头,源于大学同学,他们大部分定居在成都。那是座喜欢出行的城市,周末没人愿意待在家里,大家更习惯开着车去近郊露营。在公园、茶馆门口,朋友圈po出的照片,如果有车,“清一色都是特斯拉”。

成都的朋友们告诉他,电车省钱、好开。时间长了,他也有些心动。他仔细给爸爸算了笔账,从成都出发到家,大概600公里,往返一趟要烧“500块的油”,但是开电车“100元都不到”。

真正让王雨辰下决心的是特斯拉的销量。7月初特斯拉推出5年0息优惠,单是Model Y就销售了4.6万辆,同比猛增53.6%,那几乎是特斯拉卖得最好的一个月,远超他的中年领导们青睐的大众、丰田。他将此理解为一种年轻的生命力,最终说动了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雨辰的特斯拉Model Y。图 / 受访者供图

在那些离一线城市更近的农村,电车早已不是新鲜事。

程依依买电车的过程极为丝滑,从打算买车到下定比亚迪元PLUS,整个过程只花了7天。提车时她“刚考完科四,驾照都还没拿到”。

不知什么时候起,程依依身边的同事换车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电车,领导刚调来的时候开宝马5系,今年增购了比亚迪元,“受不了油费太贵”。

程依依与父母同住在河北农村, 她一早就想好,买车主要满足日常通勤需要,不太自驾出远门,“想不出不买电车的理由”。

程依依家里有个大大的院子,几乎能够容纳所有尺寸的车,安装家充桩自然不在话下。通常,她设置好每晚11点错峰充电,电费只要0.3元/度,充满电只要大约15元。程依依每天的通勤距离仅10公里左右,电车充满一次,“能用一星期”。

程依依能明显感受到,村里买电车的人越来越多。提车时她预约了服务人员上门安充电桩,按照排期,她需要等1个多月。巧的是同一时间,同村有人排到了安装服务,服务人员顺带帮程依依也安好了。

除了新潮、省用车成本,下沉市场电车普及,也离不开政策助推。光是今年,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及新能源下乡的文件就超过了10项,各省市也拿出真金白银,补贴给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里人与电车的艰难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宏观层面的数字,进一步佐证了下沉市场对新能源车的改观。公安部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552万辆。在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从4%跃升至17%。

城乡之间已没有明显的分界。一个县区的交通移动图景通常是这样的。有居民在乡下学校、政府单位工作,在城区居住;有条件的村民,也流动到城里购置房产。因此,每天有大量的人往返在农村通往县城的路上,繁忙时,甚至和大城市一样会堵车,用车规模足够大。

作为一名年轻的乡村老师,程依依形容自己“只要有机会,基本每天都会去一趟县城”。她每天下午5点下班,相比大城市的打工人,她有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乡镇生活枯燥,年轻人少,只有去县城,才能体会到她喜欢的生活方式,喝杯奶茶、看场电影、逛逛商场。

10多公里的距离,其实两轮电动车也可以代步。但一降温,迎着冷风寒霜骑车,冻僵之后,全身发痒,想买车的念头自然而生。程依依总结,“很多同事对车的需求大,有一定预算,比起买房,会优先买车。”

但相比于油车,只要加上油就只管开,王雨辰越来越意识到,开电车的体验要提升,更依赖整体用车生态。实际场景里,他遇到了事先没考虑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动汽车充电中。图 / 视觉中国

县城生活常与乡村交融在一起,用车场景不仅要考虑通勤,还要包括周边村落。王雨辰的外婆住在村里,每周他都要回村里探望。最近,他开着特斯拉Model Y下乡,没走多远,就遇到一段路在翻修,工人们将河边运来的泥沙铺在路面上,还没来得及封好水泥。

他打着方向盘,刚趟进这段路,沙砾碎石就弹得底部铁皮叮当作响,他猛然意识到“这车底盘怎么那么低?”几乎要贴着地面行驶了。一想到特斯拉的电池包是装在底盘正下方的,刮蹭可能导致电池组损坏,王雨辰不由握紧了方向盘,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碾过去。

程依依也有同样的焦虑,在她的认知里,电池如果损坏需要整包更换,最近,她甚至犹豫要不要安装电池护板。

“害怕电车容易坏”的担忧,一方面涉及安全,一方面也与昂贵的维修费用有关。

据《界面新闻》报道,有车主在网上发布了Model 3更换电池的价格明细,仅电池组价格就高达11.2万元,算上工时费等费用后超过了13万元。不只是特斯拉,其余电车品牌更换电池的费用也差不多在同一价格线。

程依依卖保险的朋友叮嘱她“买个量大的品牌”。因为电车损坏通常是大问题,经常理赔的车型,“保险费贵不说,还可能被拒保”。

另一个绕不开的残酷现实是,即使到了2024年,补能也依旧让村里人发愁。这并非一概而论的粗放难题,因地区不同,解决起来要更细致,复杂。

农村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可以停车的小院,程依依有位亲戚便面临这样的窘境,“没有车库安充电桩,要找公共充电桩”。摆在他们眼前的现实是,目前农村充电桩覆盖率依然很低。

4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了一组数据,我国县级以下公共充电桩总数仅占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的11.28%,也就是说,约9成的公用充电桩还是要去市里才找得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图 / 视觉中国

李简阳在一座四线城市当公务员,他见证了城区充电配置越来越多,日渐完善,但去年买车时仍在纯电和混动之间纠结。出于工作需要,李简阳常去下属县市出差,连轴辗转几个县,他留心观察过,有两个邻县至少相隔200公里,“国道上只有一个充电站”。

王雨辰能理解县城公用充电桩为何那么少,县城3个充电站,平均每个站配置4个充电桩,除了节假日,返乡的人使用,“平日多数时候都是油车占着车位”。需求低,在县城铺充电桩注定不是一门好生意。

到了用电量巨大的夏季,村里的电车车主又会遇到新的难题。

程依依所在的村子,以做石雕出名,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电压够稳。但她表哥就没那么幸运了,8月秋收开始,大型机械在田间隆隆运转,加上秋老虎热得厉害,一回屋,空调不间断,开到23度往下,电压不够,紧跟着就是限电。这种时候,电车的优先级被不断挤兑,“几乎充不了一点(电)”。表哥只能时刻关注电表,盘算路程,驱车10公里,到公用充电桩排队充电。

补能受限的电车车主们,无奈地生出一些应对之策。

每逢返乡假期,一大批电车车主们回到老家,发现附近充电桩不够用时,便熟练地掏出“随身充”,到处搜寻铜线、花盆与泥土。

原来,农村的插排通常没有接地线,考虑到用电安全,不能给电车充电。人们只好利用铜线连接花盆、泥土,以此来骗过充电器。社交媒体上,类似的返乡充电攻略层出不穷,有人贴心地嘱咐别忘了给花盆浇点水,“这样能导电”。这样的“段子攻略”搞笑之余,也难免有些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企盯上县城中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有1874个县域,常驻人口约7.48亿,其中包含4万多个乡镇级行政区,居住着5亿人口,庞大的市场支撑起车企挖掘下沉市场的野心。

相比乡村,新能源车企下沉,首先要开拓的是消费力更强的县城市场,受众群体的画像已很清晰。他们通常是公务员、老师、医生,有稳定的收入,年轻,受过良好的教育,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往往还对生活品质有一定要求,同时看重性价比,不接受过高的品牌溢价。

当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在为公司降本增效、百万房贷、高企的教育开支等发愁,县城中产过着更安逸的生活。经济学家管清友在一次采访中简明扼要地概括,“县城中产更能抗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人外出郊游。图 / 视觉中国

重庆某乡镇的一位老师胡依娜就有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单位的五险一金顶格交,每月到手能有“7000元左右”,奖金、各类补贴算上,月均收入能到万元水平。县城房租一年不足3000元,“钱很容易攒下来”。当然,不同区域的收入水平各异,但是开销小是这部分人群的共同特点,他们有实力消费大宗商品。

于是,新能源车企,默契地瞄准了县城中产。

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低线城市消费者购车时,性价比是核心因素。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者购车偏好集中在10万-15万元以及15万-20万元两个价格带。

新势力车企有意推出了更平价的车型。8月,小鹏旗下MONA系列,首款车型M03,直接把价格打到了12万;9月,蔚来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L60,价格来到了15万元(BaaS方案)。

要下沉,光是价格下探还不够,提升村里车主的用车体验,别再让他们与电车艰难奔赴,更为重要。

首要解决的是补能难题。8月20日,蔚来开启了“加电县县通”计划。按照规划,在2027年蔚来要将换电站铺到每一个县城,充电桩将先一步在2025年中实现充电县县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蔚来加电县县通计划。图 / 蔚来官网

第二,要让下沉市场的消费者买车更方便。不过,县与县之间差别巨大,对于汽车品牌来说,决定他们是否开店的因素是当地的消费能力。目前看,车企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店面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等富裕省份,这里人口密集,不缺商业圈,县城与大城市交往密切,视野开阔。

在中国北部以及西部,县城是另一种模样,地广人稀,车道窄,道路两三个月就要翻新一次,买车的人就认准一点,“结实,耐造”。这些能力新势力们还没有充分证明自我,对于他们擅长的智能驾驶、零重力座椅、车里K歌,下沉市场并未流露出太多兴趣。反而是脱胎于传统车企的创二代,在下沉市场的优势更明显一些。

姚清所在的县市人口快70万,市区两家主要的商超都还没有新势力品牌入驻,但是机场附近的传统4S店已抢先一步推广起新能源车来。上汽大众吆喝起ID.系列,长安的门店主推深蓝,同学聚会的时候,“还真有人开来”。

姚清曾开电车返乡数次,面对老家亲戚的苦口婆心劝退电车,从未动摇过。但她经历过一个令她哑口无言的瞬间,至今难忘。饭桌上,长辈们听她介绍完“电车取代油车的大趋势”,抛出一个灵魂拷问,“有哪个电车像油车一样,经历完10年生命周期吗?”

随着电车向更广阔的下沉市场蔓延,市场规模反哺技术研发,电车产品势必走向更成熟的形态。姚清被问到的这一刻,或许不会太远。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