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天高气爽,灿烂的阳光温暖地照在每张喜气洋洋的脸庞上。沿街店铺门前悬挂的一面面国旗和一盏盏灯笼,映红了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文艺汇演。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大佛坊“百姓大舞台”上,20余名身着民族服饰的社区群众演员,随着动听的音乐翩翩起舞,优雅的舞姿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和热烈的掌声。

“兴义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几天我们游览了气势磅礴的万峰林、奇特秀美的马岭河峡谷、民族风情浓郁的峰林布依。现在又体验古色古香的大佛坊,惊喜是一个接着一个,真是不虚此行!”来自上海的黄松先生不停地感慨,并表示下一次还要带着全家人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喜庆的节日。

大佛坊荷花巷是兴义市街心花园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地段,可以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余年历史,曾经商贾云集,一直是商业文化中心。

当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们走云南、下广西、往四川、上湖南,南来北往,兴义是必经之地,成为交通要道,是滇、黔、桂三省区交汇处物资集散中心。虽经历风雨沧桑,市区里的云南街、湖南街、川祖街至今仍商铺林立,繁华不减当年。

“我从小就在穿云洞玩,和小伙伴们在后山上藏猫猫,爬树子。现在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留下的是满满的回忆。”老兴义人宋燕女士对过去充满着深深的追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光记忆。

一砖一瓦浸润沧桑,青色石板留住印迹。大佛坊承载着老兴义人无数美好的记忆,见证着这片街区的变迁与成长,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沿着石板路,两旁错落有致的民族特色建筑映入眼帘,仿佛穿越时空,进入一个充满魅力的民族文化殿堂。商业步行街、中草药街、民族文创街、小吃街等老街老巷纵横交错。儿童的嬉闹声、悠扬的叫卖声,回荡在那砖、那瓦、那青石路的巷子里。

文化是推动旅游的动力。近年来,兴义市注重城市内涵升级打造,在这片集民族文化、旅游体验与商业经营于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既保留了古朴的民族风情,又巧妙融入了现代元素,塑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民族特色新形象,打造民族文化新名片,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风貌的“多彩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游客挑选民族服饰。

“兴义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我太喜欢这里漂亮的民族服饰了!”来自泰国的嘉宾被精美的民族服饰吸引着,挑了一件又一件,开心地笑了起来。

“民族蜡染饱含大自然的美,图案中浸透着原生态韵味,特别受到游客们的青睐。”“黔之花”民族服饰创始人聂声琼说。

充分用好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挖掘文化资源禀赋,找准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切入点,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精髓,感受跨文化交流的火花碰撞。

兴义市立足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举办“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大会”“万峰林峰会”“万峰林马拉松赛”等赛会,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体育精神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周边各族群众积极参加,更是吸引了省内外甚至外国友人慕名而来。

“兴义不仅风景优美,风味美食让人目不暇接,一样比一样好吃,只恨自己胃太小了!”来自北京的蒋刚先生面对琳琅满目的美食,直呼过瘾。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华灯初上,大佛坊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灯火辉煌的美食一条街,弥漫着特色小吃的香气,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摊前人头攒动。

历史让城市留住记忆,美食让人们记住乡愁。

保家老店、洪氏蛋糕、舒记杠子面等百年老店,芭蕉芋粉、五色糯米饭、冲冲糕、刷把头、糖水凉粉、盒子粑、豆沙粑等民族特色小吃让人们眼花缭乱,味蕾大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热闹的夜市。

游客们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评论、一边品赏美食,让舌尖愉快地满足着。逛夜市、赏夜景、享美食,享受难得的悠闲时光。

繁荣的夜生活,点亮了“夜经济”,商业活起来了,消费拉起来了,烟火燃起来了,人气旺起来了。

自9月14日开市以来,大佛坊已入驻商户60余家,接待中外游客和市民近30万余人次。

“以大佛坊荷花巷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各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舞台。我们将充分发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打造成为老城区的新地标,展示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兴义市恒信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文/图 陈湘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