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裕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08日 第 07 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长青创作哨楼村乡贤人物泥塑。
  周晓文摄

走进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这里的村史馆独具特色,馆内以钦斋泥塑表现风土人情和乡贤人物,形式新颖生动,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钦斋泥塑诞生于哨楼村,是川派泥塑的杰出代表。钦斋泥塑传承人李长青是80后,土生土长的哨楼村人。见到李长青时,他正在村史馆忙个不停。村史馆建设时,他是设计者,村史馆开放后,他当义务讲解员。用泥塑讲述村史、记录乡愁,源自他心中的梦想。

仁寿县毗邻峨眉山,自古雕刻造像之风兴盛。李长青生在一个延续了200多年的泥塑世家。他的父亲李永贵继承了祖传的好手艺,其泥塑作品成为村里人家寿宴、嫁娶的必备礼品。

李长青从小就爱到田埂上玩泥巴,用泥巴捏小人、做玩具。10多岁时,他的泥塑作品在县教育局组织的艺术比赛中获奖。

上中学时,李长青跟喜欢美术的同学一道寻访乡村周边的摩崖造像,学习、临摹古代作品。1995年夏天,他看了一部对他影响至深的电影《泥人常传奇》。整整一个暑假,他待在家里,照着电影里的泥塑作品捏出两大箱泥人。

2001年,李长青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次年到雕塑系进修。在这里,他见到了经典泥塑作品《收租院》原件,跟随作品主创王官乙、龙德辉教授学习。他珍分惜秒,勤学苦练。除了修完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课程,他还游学于川渝各所高校,从陶艺、摄影、文学、编导等专业中吸取对泥塑艺术有益的养料。此后,他的足迹遍布全国多地泥塑产区、石窟、庙宇、道观、博物馆等,探访、学习中华大地上的经典泥塑作品。

2008年,李长青回到家乡,在父亲手把手指导下,系统学习钦斋泥塑传统技法。“父亲的泥塑区别于美术学院里的西式雕塑艺术,依靠中国人的审美直觉来创作,是‘心塑’。”李长青说。

泥塑的第一步是备料。大热天,李长青头顶烈日,驾车驶进田间空地,选择可塑性好、无杂质的黏土,一铲一铲装上车,拉回工作室。

接下来是练泥。将泥土放在太阳下曝晒,晒干后砸细成末,然后过筛,加水,和匀,存放一个冬天,开春再取出,用木槌反复砸打,叫作“醒泥”。同时往泥中加入棉絮,让两者充分融合。

做大型泥塑需要搭骨架,传统做法是用木料榫卯组合而成。

然后是“开相”。在李长青看来,老艺人所说的“开相”比现代泥塑工艺中的“造像”有着更深的含义,不仅是塑造外在形象,更强调精神层面的“相”。李长青注重细节刻画,力求线条流畅,形神兼备。

泥塑做好后,放在阴凉处风干。最后是上色,将水性颜料调水融合,在干透的泥坯上画出人物肤色、服饰,配上道具。过去先辈主要用植物颜料和矿物颜料,或者用不同颜色的泥土进行组合“替色”,还尝试过用石灰水作白色,用锅底灰加米汤作黑色。

李长青忠实于传统用色,在创作中巧用泥土本色来表现。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留心收集不同颜色的泥土,陕西白鹿原、西安兵马俑坑附近工地、江西景德镇等地,都留下了他收集泥土的足迹。他用三苏祠的灰色泥土,制作出充满书卷气的苏东坡塑像。创作《乡村戏班》时,他用眉山本地黄泥塑造主体,用眉山红泥制作戏班主角的手绢,用本地观音土制作白色的牙齿。

李长青认为,钦斋泥塑要吸收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精华,如书法、国画、石雕等,既要有中国味、有民族性,也要有时代感。他近年创作的《四川老茶馆》《理发》《磨剪刀》《书先生》《钟馗出巡》等代表性作品,彰显了这些创作理念。

《四川老茶馆》中的家具用传统榫卯工艺制成,还借鉴国家级非遗眉山竹编的工艺技巧来制作椅子。《掏耳朵》的服饰制作吸收了陶艺技巧,先将陶泥制成片,然后覆在人物表面,增加了飘逸灵动感。作品《齐白石》在进行面部、服饰妆彩时,采用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着色技巧。

李长青的泥塑作品多次在大赛中获奖。《齐白石》获第九届中国海峡两岸(莆田)工艺品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奖,《乡村戏班》《掏耳朵》先后获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第五届中国西部陶艺双年展优秀奖,2019年,《乡村戏班》再获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奖”。

2017年,李长青和父亲李永贵被评为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钦斋泥塑代表性传承人。李长青还当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得第六届“四川省农村手工艺大师(雕塑类)”“四川省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

2020年,仁寿县决定打造哨楼村村史馆,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当时,李长青已在眉山市开设钦斋泥塑工作室,受到地方政府邀请,他欣然返乡,全身心投入村史馆的策划与建设。

村史馆序厅浮雕墙展示12名乡贤人物塑像,人物造型各异,或安然端坐,或凛然挺身,凸显了各自的身份特征和精神气质。这些雕塑用哨楼村的紫色泥土制成,色彩质朴,质感温润,采用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艺术手法,栩栩如生。

村史馆第二展厅的盐文化浮雕展现盐井架和盐场,复原了古代哨楼村制盐的火热场面。第三展厅再现了解放军进军大西南途经哨楼村的场景。军队威武雄壮,群众热情欢迎,军民鱼水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村史馆中的泥塑让村民们倍觉亲切。一名村民说:“用本地泥巴塑本土乡贤,讲村史故事,巴适(四川方言,意为合适)得很哦!”

近年来,李长青致力于泥塑文化传播,到四川多所学校、公园、博物馆等开展非遗讲座和展演活动,累计达200余次。2023年暑假期间,他与地方政府合作开设的非遗公益课很受欢迎,吸引游客1000余人次。

古老的钦斋泥塑,承载着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的乡村绽放出耀眼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