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8岁的于凤至嫁给年仅15岁的张学良,新婚之夜,她提出一个条件。于凤至提了什么条件,张学良与于凤至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纠葛?
1916年,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时期,各方势力明争暗斗。张作霖作为东北地区的强势军阀,影响力日益扩大,着眼于未来的权力布局,特别是他儿子的前途。
于凤至是出身显赫商贾家的女子,外貌秀美,兼具深厚的内在修养和才华,典型的大家闺秀。
张作霖对于凤至的青睐,不仅是因为她的个人魅力,更重要的是她背后所代表的家族力量,以及被人们所传颂的“凤命”。
深受封建观念影响的张作霖坚信,与拥有“凤命”的于凤至结亲,能为自己的儿子带来吉祥。因此,张作霖下定决心,要促成张学良与于凤至的婚事。
尽管张学良在婚前对这门亲事心存抵触,他向往自由恋爱,对父亲一手包办的婚姻感到不满。当张学良第一次见到于凤至时,她的美貌与才华深深打动他,再加上父亲的强迫,接受了这段包办婚姻。
1916年,东北举办一场盛大的婚礼,18岁的于凤至与15岁的张学良喜结连理。在新婚之夜,甜蜜的氛围中,于凤至向张学良提出一个条件:
“往后你在外面有多少女人,我都不管,可有一条你得听我的,那就是不许把她们领进大帅府。”
对于年轻气盛、多情善感的张学良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出乎意料的是,他答应这一条件。
事实上,于凤至的这一要求并非无理取闹,像张学良这样身份显赫的人,难免会遇到许多桃花运。她并不奢求独占张学良,希望能够维护自己作为正妻的地位。
婚后,于凤至将家务事打理得有条不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为张学良的政治和军事事业提供宝贵的支持。
为提升张学良的公众形象,于凤至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创建多个慈善组织,向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们伸出援手。
张学良的善举缓解社会矛盾,为张学良获得广泛的民心,她还频繁参与各类社交场合,为张学良结识众多有影响力的社会名流。
张学良的多情本性难以改变,不时传出与其他女子的绯闻,于凤至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张学良的种种举动,竭尽全力维持这段婚姻的和谐。
赵四小姐的出现,给于凤至的婚姻生活带来新的挑战,赵一荻容貌出众,才华横溢,这使得张学良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甚至考虑将她收为侧室。
面对这种情况,于凤至内心深感痛苦,依然选择以宽容大度的态度来应对,同意让赵四小姐以张学良秘书的身份,居住在大帅府外的小别墅里,尽自己所能去关心和照料她的日常生活。
1936年,日军侵占东北,时局动荡不安。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因此被蒋介石软禁长达半个多世纪。
当时,正在英国陪伴孩子读书的于凤至闻讯后,立刻回国,不惜一切代价试图营救张学良。她多次向宋美龄求情,蒋介石因多疑和对张学良的不信任,始终未能释放他。
保释无果后,于凤至决定亲自陪伴张学良度过这段艰难时光,在长达4年的软禁生活中,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张学良的饮食起居,过度的劳累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最终患上乳腺癌。
1940年,于凤至被迫赴美求医,在美国期间,她凭借出色的商业头脑,在华尔街股市大展拳脚,赚取丰厚的财富,没有将这些钱财用于个人享乐,她购买房产,打算留给张学良。
1964年,一封来自张学良的信件落在于凤至的手中,信中委婉提及离婚的想法,她泪流满面,无法言语,最终选择尊重张学良的意愿,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离世,至死未能再见上张学良一面。
于凤至去世后,依照她的遗愿,女儿张娴英在她身旁挖了一个空穴,为父亲留下位置,可那个曾在洞房花烛夜向于凤至作出承诺的男人,最终与赵一荻一同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