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被誉为军神,但为何在他的指挥下,苏军战死数反而远超敌人

朱可夫被誉为军神,但为何在他的指挥下,苏军战死数反而远超敌人

斯大林逝世后,苏联高层有过一段短暂的权力争夺。苏联体系是苏共领导苏联红军,高层无一名将军在任。此时,赫鲁晓夫阴差阳错间把苏军元帅朱可夫找来了,并借由军方势力爬上最顶层。事后朱可夫被弃,这也成了这位元帅威名的最后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从小学习热情高涨,最终成为名将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前线的俄国白军被紧急调往国内平叛,但于事无补。列宁和托洛茨基建立了一个崭新的苏维埃政权。此时朱可夫已入伍两年,他1915年便参加了俄国骑兵部队。十月革命爆发时,重新加入了红军。1919年,他被吸收参加布尔什维克。

朱可夫出生于贫困家庭,深知被压迫阶级的艰难。他的父亲是鞋匠,母亲是农民,他们一家四口挤在一间小屋里生活。朱可夫小学毕业后,他跟随父亲到了莫斯科讨生活。他从学徒做起,历经磨练,长大后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十分优秀的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红军的队伍中,朱可夫发挥了所有的热情。他在军中步步高升,还获得了学习进修的机会。他是一个健壮的、勇敢的、好学的、聪慧的“保尔 柯察金”。后来,他西讨德国法西斯,东征日本关东军,成为世界名将。

朱可夫打过无数大仗且几乎全胜,一时间无论是平民、军人、政客,朱可夫的崇拜者无数。直到后来苏联公开了二战的部分资料,人们发现朱可夫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敌,他打过的战既多又难,可是每场战争里俄军阵亡的人数也很多,甚至比敌军阵亡人数还多。那么,朱可夫是否对得起他的赫赫威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指挥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推动起了法西斯主义。德国政府兴起基建工程,改革教育,推行新政策。西方列强们看到这个充满干劲的国家都不免为他们暗地里加油助威。可是,希特勒和他的追随者们很快露出了法西斯的真面目,他们要将政治压力迅速地、高效地转移给外部,有理有条地转变成了一群残暴、高傲的民族主义者、军国主义者。

年轻的苏维埃政权正深受其害。德国法西斯以当时先进的闪电战征服周围国家后,将矛头指向了东边的苏联。此时列宁已去世,苏联当政的是斯大林。传说,斯大林将监狱中的朱可夫拖了出来,重新委任他作此次战役的指挥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当时的德国已控制大部分欧洲大陆,陈兵英吉利海峡和斯大林格勒,准备一统欧洲,洗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耻。

斯大林格勒是苏联的交通要喉,连接着苏联政治、军事、经济、粮食等重要资源。失去了斯大林格勒,苏联将立即全身瘫痪。到那时,不只是苏联,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将活在德国法西斯的阴影之下。

朱可夫的战术源自俄国传统,非他一人独创

此次战役苏联的灾难,却是朱可夫的机遇。他临危受命,保卫住斯大林格勒,挽救苏维埃于悬崖边上。可是,在他乘胜追击德军第十九集团军一役时,损失了苏军70万人,德军只伤亡4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在苏联战史上是很平常的。波浪战术是俄国人的传统战术,是利用人海战术进行一波接一波的进攻,故名。波浪战术的攻击力全在人海上,是不惜以人数换取胜利的招数。作为一个典型的俄籍将领,朱可夫将这一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但这似乎不能完全解释朱可夫的几处战争败笔。设想朱可夫若是无能之辈,那么斯大林、艾森豪威尔等一系列二次世界大战名人就全看走了眼。实际上,朱可夫很强,可是他的最大对手——德国法西斯根本不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人十分重视教育,他们的教育投入非常大,人口素质极高。有了教育的支持,德国的技术发展也很好——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师。另外,希特勒上台后经济发展迅速,普通德国民众的生活也随着改善。

这一切使德、苏两国人口素质拉开很大差距。朱可夫在战争中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的生活成长环境极少接触的人,如今却要将他们打到投降。

战争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哪怕他是苏军元帅也不行。战争的走向还要看交战双方的角力。德国法西斯固然凶残,可是人口整体素质也很高。德国国力也不弱于苏联,苏联的优势表现在国土更大,人口更多,他们选择发挥自身优势压垮德国法西斯是十分合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可夫作为苏联红军最前线的元帅,他的指挥下注定要阵亡很多苏联红军,这是苏联国情决定的。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朱可夫从底层出身,浑身上下却散发出一种斯文的气质,这与他热爱学习的性格分不开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