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湖北黄安一位母亲石顺香怀着激动和不舍的心情,送别自己儿子徐花奎参加红军。

战场凶险、刀剑无眼,石顺香求神拜佛日日期盼着儿子平安归来,未想到两年后,听到的却是已经担任副团长的花奎牺牲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顺香悲从中来,日日以泪洗面,时过境迁,徐花奎的衣冠冢每年都会被自己添土祭扫,多年前手植于两旁的松柏今已亭亭如盖。

17年无音讯,石顺香终究还是承认儿子已经死了,可新中国成立不久,一名战士敲响徐家的大门,为石大娘递上一封来自北京的信。

这封信来自一位将军,拆开信看到这熟悉的字迹,石顺香热泪盈眶,徐花奎也改了名字叫徐深吉,信中开口称“娘”,要接她去北京享福。

当年,徐深吉是如何参加革命的,又何故在牺牲17年后“死而复生”?

徐深吉是湖北人,1910年出生于黄安县一户富庶的农民家庭,他是家中唯一的男丁,自小备受父母关注。

萌祖荫,徐家到了徐深吉这一世时,田产颇丰、家资颇厚、长工若干,父亲虽是农民,却无需操持生产,出身富裕家庭的徐深吉自小不曾过吃苦,自幼时便能在学堂里踏踏实实读书习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建立之初时局动荡,军阀混战、世道大乱老百姓的日子很是艰苦,三座大山的层层剥削下,花钱大手大脚的父亲很快就败光了家产,生活难以为继,徐深吉的学业也不得不停止。

1926年,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搞军校练兵北伐、我党深入基层发动群众搞组织工作,革命的队伍进驻黄安,他们办夜校、教授文化知识宣传革命思想。

16岁的徐深吉正是在夜校学习期间,积极拥抱先进思想,阅读进步书籍,立志改造旧中国,正式投身革命。

那时,黄安有很多有识之士舍家纾难举家投身革命事业,其中就有徐家,徐深吉和父亲两人全部参与其中,次年,黄麻暴动之时,徐深吉奋勇当先,在革命运动中开始崭露头角。

新生的革命力量尚且弱小,面对反动地主武装的猛烈反扑,父亲和乡亲们一起英勇抵抗在徐深吉20岁这一年牺牲在了敌人的炮火下。

父亲去世之前,特意交待儿子要参军,只有红军才能让老百姓翻身。

抱着父亲的殷切期盼,心怀对反动派的国仇家恨,徐深吉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石顺香纵使有万般不舍,就像那个年代所有革命英雄的母亲一样选择为儿子饯行,祈祷他平安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部队后,徐深吉在踏踏实实从基层的一名革命小兵做起,认真勤奋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期间由于文化知识丰富、军事素质出众、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晋升神速,22岁起便已担任团级干部,成为独当一面的青年军官。

纵使走上了领导岗位,徐深吉仍事必躬亲,在作战时亲赴一线,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战场上刀剑无眼,在一次作战中,徐深吉被敌人的炮火所伤,伤重就医,昏厥三日,生死不明,凭借着超人般的意志力奇迹般从鬼门关生还。

由于前线与后方通讯不畅,徐团长活过来的消息,没有第一时间传到战友那里,在一次同乡战友回乡探亲的过程中,徐深吉牺牲的消息传到了石顺香的耳朵里。

徐深吉归队以后,指挥千军万马历经大小战役,建功无数,军职水涨船高,虽有心与母亲联系却迫于严峻的革命形势难以实现。

建国后,徐深吉派出警卫员回到家乡,多方打听之下终于联系上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子一别17年在北京相会,这个英雄的家庭捱过最艰难的革命岁月,迎来革命的胜利人民的解放,母子重逢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