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潇湘

原创出品 | 潇湘经略

这个国庆长假,中国有两样东西火出圈了。

一个是暴涨的股市,中国资产成了炙手可热的抢手货,外资疯狂抢筹;另一个火出圈的,是来自深圳的一出舞剧《咏春》,在巴黎演出,座无虚席,首演一票难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月4日晚8点(北京时间今晨2点),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在巴黎会议宫成功举行首演,可容纳3000人的剧场全部坐满,谢幕时掌声如暴风雨一般。

来自中国的原创舞剧,在巴黎获得如此巨大的反响,颇为罕见。10月5日、6日,《咏春》还将继续闪耀浪漫之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咏春》别出心裁地将舞蹈与武术相融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香云纱为题材,讲述了武学宗师叶问从佛山到香港的成长经历及其对咏春拳的参悟过程。融武于舞,赏心悦目,从深圳、上海、北京,再到新加坡、香港、欧洲,《咏春》所到之处,均掀起强劲的《咏春》风潮。

巴黎成功首演,反响远超预期,其意义已远不止于一出舞剧。毕竟,这里可是雨果和左拉的故乡,被誉为“世界文化艺术之都”,演出剧场是巴黎会议宫,巴黎的一大文化地标,法国最重要的电影盛会“凯撒电影奖”就在这里举办,《胡桃夹子》《天鹅湖》等全球戏剧瑰宝在这里巡演,此番登陆巴黎会议宫,《咏春》可谓一亮相,便出手不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注意到几个细节,这在中国剧团出海时是很罕见的。

比如,法国和巴黎当地大量的主流媒体,比如法国国家电视1台、法国国家电视2台、法国国家电视3台、法国新闻台、费加罗报,这些都是综合性的大媒体,却不约而同地聚焦岭南文艺,对《咏春》进行报道评论。

比如,首演当晚的3000多位观众,不仅有当地的普通市民,还有多位法国文艺界、政界和商界知名人士,甚至有观众专程从伦敦飞来巴黎,二刷《咏春》。口碑之好,可见一斑。

比如,在法国这样一个文艺演出竞争极其激烈的地方,法国剧院引进一个大型演出项目,会非常谨慎,通常需要1-2年,但这一次,引进《咏春》只用了几个月,这从侧面说明,经过超200场的国内外演出,《咏春》已经声名在外,越来越多圈内人认可这个IP。

比如,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也来点赞。卢沙野接受采访时透露,他在一年多以前就了解到《咏春》,并在当时就想着要把这部舞剧引进到法国。“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现场看非常震撼,武术动作和舞蹈编排超乎预期,我打110分!”

我们把这种种罕见的细节串联起来,就自然可以得到这样一幅拼图:名气和实力兼具的《咏春》,正成为近年中国文化出海的现象级作品。

跟两个月前在伦敦一样,《咏春》的巴黎演出,同样叫好又叫座。而且,这是含金量更高的满座率。

为什么呢?

因为《咏春》在伦敦和巴黎演出,都均为商业化演出,完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进行推广运作。说白点,观众进场看剧,是要掏钱买票的。按商演逻辑运作,体现了《咏春》的文化自信。

《咏春》在巴黎演出的承接商——法国雪映碧丝制作公司总裁、制作人Lucy Lee。她认为“在西方国家树立文化品牌最好的途径就是商演。商演是对一部文艺作品真正的检验,只有商演成功才算是作品得到市场认可,才算是有效的对外传播。从当地观众以及主流媒体的反馈来看,法国观众对《咏春》是非常感兴趣的。”

正如有位二刷《咏春》的欧洲观众所言:“我觉得《咏春》在很多方面都很感人,舞台场景很棒!舞蹈、武术、音乐的融合,古典与现代的融合,现实场景与梦想的融合让人感动。这次来巴黎看首演,我想看看有什么新调整,希望能有不一样的收穫。”

《咏春》出圈巴黎,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咏春》登陆巴黎会议宫,正是今年中法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在历史上,中法文化本来就有很多传奇故事。在艺术领域著名的“四大美院校长”(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留法三剑客”(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女性艺术家”潘玉良、方君璧等,都曾有过留法经历。如今,中国不仅向法国进口红酒、电影、音乐、书籍,而来自深圳的原创舞剧《咏春》,同样可以在巴黎的艺术殿堂大放光彩,这是中法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新惊喜。

从马斯克点赞“无人机表演”,到《咏春》在世界浪漫之都演绎“深式浪漫”,不经意间,深圳的文化软实力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其影响力漂洋过海,在彼岸开花结果。

有科技强国,须有科技强市;有文化强国,须有文化强市。爱在十月深秋,这也是属于深圳文化的“牛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