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5年,毛主席因患上白内障,双目基本失明。2月,毛主席带着继续检查病情的任务,乘专列来到杭州。

在多次会诊后,毛主席确定为老年白内障,经专家开会研究,认为这种白内障仍然有手术复明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由于毛主席已经82岁高龄了,手术的难度将会非常大!

经过研究,深得中医要领的唐由之被选中,为毛主席主持这次手术。于是毛主席的卫士专门前往北京,将唐由之用专机接到杭州……

毛主席支持中医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卫生工作刚刚开始,各地的疾病此起彼伏,到处都是缺医少药的,情况不容乐观。

社会上对中医的轻视、排斥的现象时有发生,说中医没有科学依据,是不科学的,学中医就是开倒车。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国家动员了全国的广大中医,参与到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上。

毛主席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审视了中医的历史地位和实际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9月,毛主席接见了全国卫生行政人员代表,毛主席指示要保护和发展中医,提高中医的现实地位,把中医研究工作搞好,搞扎实。

1953年12月,在听取了卫生部副部长贺诚汇报工作后,毛主席说:“中医,是我们的老祖宗在长期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逐渐总结和发展而来的,是一项文化遗产!”

毛主席抽了一口烟,说:“如果说中国有贡献全世界的东西,我看中医就是其中的一项!”

毛主席看着贺诚,说:“你们对中西医的关系,认识要正确。对中医,你们要加强团结,目前,西医在我国比较少,广大人民主要还是依靠中医来看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年,毛主席审阅了中央关于加强中医工作的指示的草案,做了重要修改,进一步提高了中医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指出了中医方展的方向。

1954年6月,毛主席会见了北京医院院长周泽昭。毛主席对周泽昭说:“外国的东西来了,有些人就看不起自己的东西了,这种思想不好,极其恶劣啊!”

周泽昭说:“主席,您说的对,我的看法也是这样。”

毛主席接着说:“中医是我国的一项文化遗产,要把中医提高到对全世界有贡献的地位。”

7月,毛主席委托刘少奇开会,传达了他对中医的工作指示。指出:要把中医重视起来,吸收有经验的中医专家,把中医精华的部分总结提炼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要破除什么都是“外来的好”的奴化思想,尊重本国文化遗产,把中医汤头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中医的准确性。

同年,毛主席说:“对于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中药典籍,要进行整理,把古文译成现代文,编出一套系统的医书,把这项祖国宝贵的财富传承下去!”

1955年,汪东兴在毛主席的指派下,看望了针灸专家朱琏,汪东兴对朱琏说:“毛主席让让向您转达对您的问候,希望您健康长寿!”

朱琏说:“谢谢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东兴说:“主席说了,针灸是中医精华里的精华,是先辈留给我们的财富,针灸是很有前途的,应该好好地研究它,把它推广好!”

在毛主席的倡导下,卫生部在北京上海等6个市开办了西医离职学习班,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培训了300多人。

1958年,毛主席写信给杨尚昆,谈到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问题,希望能多办一些这样的学习班。

信里指出:“如果能够在1958年在各省、市、自治区班上一个七、八十人的两年期的西医离职学习班,两年后就能够培养出2000名左右的中西医结合医生。在这些人中,还可能出现几个学术高明的理论家。”

11月,在卫生部党组关于学习班的总结会上,毛主席说:“举办西医离职学习班,这个做法很好!这是一件大事,要重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底,《人民日报》转发了卫生部党组的总结报告。

到1960年,全国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的有36000多人,一些中医院校更是出现了学习中医的高潮,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视力减退了

1971年,林彪走后,毛主席生了一场大病。虽然在医生全力的救护下,毛主席战胜了病魔。但是健康状况却是越来越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陈毅逝世,从追悼会上回来不久,毛主席又大病了一场。

随着健康情况的转差,毛主席的视力也下降了很多。然而,喜欢看书的毛主席却是放不下书,每天都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视力的逐渐减退,那些字号小的书,就看不清楚了。毛主席就拿放大镜,把字放大了看。

工作人员常常能够看到毛主席他老人家坐在沙发上,一只手拿着书,另一只手拿着放大镜,在书上一点点往前看。

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这样,心里很不是滋味。刚开始,工作人员向毛主席建议弄一些大字版的书,毛主席说:“国家还很困难,就不要再花钱因大字版的了。”

后来,实在看不清了,才征得毛主席的同意,联系了出版局,印了一些大字版的书给毛主席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后来,毛主席实在是看不见了,秘书张玉凤只能读给他听。有时候听完之后,毛主席就背给张玉凤听。

1973年,看到毛主席的视力不好,中央领导同志们都忧心如焚,周恩来总理把一副自己佩戴多年的眼镜送给了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中医眼科专家

1926年出生的唐由之,16岁时师从于上海中医眼科名家陆南山教授,后来去了苏州陆南山眼科分诊所当大夫。

在1952年的时候,唐由之到了北京医学院医疗系深造,在唐朝医书《眼科龙木论》中接触到“金针拨障术” 。毕业后,唐由之就职于广安门医院眼科。

经过多次动物试验成功后,他将这一中医技术移到尸体解剖上。在1959年,成功治愈了22例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后,唐由之把这个技术写成论文,发表在《江苏中医》上。在中外医学界交流后,有的西方医生还不止一次地专门到中国观摩唐由之做手术。

在我国,很多高级干部发生了眼疾,周恩来总理总是将唐由之介绍给他们,几乎是手到病除。

到1974年,在唐由之手上治愈的白内障患者就有6000多名。

说到最难的手术,让唐由之不能忘记的是为柬埔寨宾努亲王所做的那台手术。宾努亲王的那台手术成为了唐由之超高业务水平的标志。

为毛主席摘除白内障

1974年,毛主席的眼睛几乎失明。由于保密需要,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一情况。

年底,在解放军305医院,唐由之作为专家参加了由多位各个医院的专家,进行会诊。

会诊开始后,医生们只听到了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相关病情,别的什么也没通报。

这次的神秘会诊,让专家组确定这是一位患有白内障的重要病人,至于病情有多严重,大家都不知道。

会诊结束后,专家们被要求保密,不能将这次会诊的情况告诉医院,也不能向家人透露。

一个月后,春节刚过,警卫人员找到唐由之,请他去外地出诊。唐由之心里想:“这次出诊的患者,很可能是上次会诊的病人。”

唐由之就问警卫员:“同志,请问,我要不要带上一些粮票?”

警卫员说:“不用,只要把您的生活用具和衣服带上就行了。”

唐由之拿了一些日常用具,随着警卫人员来到飞机场,和医疗组5人乘上了飞往杭州的专机。

在飞机上,工作人员告诉唐由之,这次手术的对象是毛主席。唐由之听到后,心里一噔,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有一些紧张,也有一些激动。

第二天,唐由之等人来到毛主席的驻地,见到面容憔悴、头发蓬乱的毛主席。

毛主席套着一件打了补丁的旧毛巾衣,脚上穿着一双旧拖鞋,身子斜靠在沙发上。基本看不到任何东西。

大家看到毛主席并不像报纸上说的那样高大,声音也不是那么响亮,心里都很难过。

大家向毛主席一一汇报姓名。听到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张晓楼介绍后,毛主席幽默地说:“你住的房子肯定大不了,你是小楼嘛!”

考虑到毛主席的实际情况,西医在毛主席身上的风险很大,唐由之的回答也只是85%。

中央决定,让中西医在国务院第二招待所里,轮流给来自敬老院的白内障患者做手术。就这样,一直进行了两个多月。

中央对中西医两个月来的手术情况进行比对和分析,最终决定让唐由之为毛主席主持这次白内障手术。

中央将决定报告给毛主席,然而毛主席却不同意这次手术。

1975年7月,唐由之来到毛主席住处,对毛主席说:“主席,唐诗有云:‘盒中空燃决明丸,金针一拨日大空 ’,唐诗里早就有这个说法了。”

毛主席问:“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唐由之说:“主席,这就是说,像您这样的白内障患者,就算吃了药,那也是没有用的,用针一拨,就豁然开朗了!”

毛主席被唐由之的话说服了,决定先把左眼做了,右眼再说。

毛主席同意后,工作人员将手术室设在毛主席的书房里。

对于这次摘除白内障手术使用医疗器械的问题,毛主席对工作人员说:“这次手术,器械也全部要用国产的,一个进口的也不要用!”

周总理按照毛主席的吩咐,让人从苏州和上海定制了全部的医疗器械,将器械搬进毛主席的书房。

很快十天的药物过敏试验过去了,毛主席始终没有发话。

眼看着到了晚上11点多,毛主席依然没有说话,大家都很着急,就让唐由之去问问毛主席,看手术还做不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由之轻轻地走进毛主席的屋子里,看到半躺着的毛主席,微笑着问:“主席,今天已经是第十天了,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您看做不做呀?”

毛主席将头转过来,说:“你们都准备好啊?”

唐由之说:“主席,都准备好了。”

毛主席谨慎地说:“在准备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唐由之说:“主席,有一点问题,在给您冲洗泪道的时候,看见您动了一下。我知道,我没有麻醉好,可能让你疼着了。”

听了唐由之的话,毛主席哈哈一笑,把手往起一抬,说:“那就做!”

马上就要做手术了,大家都很紧张。护士来给唐由之测量脉搏,发现每分钟有120多次!

唐由之赶紧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他知道,如果他这个主刀医生要是紧张,那其他人就更紧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和邓小平等在手术室(毛主席书房)外,唐由之将毛主席搀扶进手术室。快到门口的时候,毛主席问:“你们准备音乐了没有啊?”

唐由之说:“主席,我没有想到这个,就没有准备。”

毛主席对张玉凤说:“你去,就放《满江红》的弹词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打开录音机,顿时,由上海女演员演唱的一首《满江红》弹词就响起来,高亢激昂的音乐充满了手术室。

手术进行了四五分钟,非常顺利,做完后,唐由之将毛主席的眼睛包扎好,对毛主席说:“主席,手术做完了。”

毛主席说:“这么快呀?!我还以为你没开始做呢!”

凌晨,做完手术的毛主席走进卧室休息,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和唐由之等人守在门外。

一个小时后,毛主席就醒了,叫张玉凤拿来纸笔。

毛主席蒙着眼睛,在纸上写了一首鲁迅悼念杨杏佛的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唐由之说:“主席,我的名字就叫由之,您就把这张纸送给我吧。”

毛主席说:“好,我给你签上一个名字。”

签完字,毛主席让张玉凤把鲁迅的原作拿来给唐由之看。听到毛主席指挥张玉凤去拿书,唐由之心里暗暗地感叹:“毛主席的记忆这么好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手术两天后,唐由之去给毛主席换药。打开纱布,上好药后,唐由之伸出手指,说:“主席,怎么样?您能看见了吗?”

毛主席高兴地说:“看见了!”

唐由之说:“主席,看见就好。我再给您包起来吧。”

毛主席说:“我已经能看见了,好了,就不要包了!”

唐由之说:“主席,还没有好呢!您的切口还没有长好,还需要包起来呢。”

毛主席说:“我现在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了,眼睛也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我都好了!”

唐由之说:“主席,不行啊,只有等到切口完全愈合后,才能和外面的空气接触呢,不然,很容易感染眼睛呢!还是包起来吧。”

毛主席看到唐由之一定要把他的眼睛包起来,就挥了一下手,示意他们都出去。

大家一看,只好退了出去,只有唐由之没走。毛主席看着唐由之,说:“你怎么还不走啊?”

唐由之说:“主席,我不能就这样走了!今天您是我的病人,我是您的医生,您就要听我的,还没有处理完,我就不能走。”

毛主席和唐由之争执好一会儿,两人只好各退一步,谈妥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让毛主席戴上了一副特制的眼镜,罩在他的左眼上,让他既能看得见东西,手又够不着,东西还掉不进去。

毛主席为了国家,忘记了自我,还没有还得及休息,很快就又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接见了一拨客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由之担心毛主席,怕出现意外,就在书房门口等着。

四个多小时候,张玉凤从书房里走出来,对唐由之说:“唐医生,毛主席的左眼有些不舒服!”

唐由之赶紧走进书房,检查了一下毛主席的眼睛,发现眼罩还在,没有被感染!就给毛主席冲洗了一下,然后包扎好。

沉默了好一会儿,毛主席开口说:“唐医生,还是你胜利了!”

唐由之一听,吓了一跳,赶紧说:“主席,您也胜利了!”

在唐由之的一再要求下,毛主席只好同意再包扎三天。

有一天,毛主席在书房里看书,唐由之陪着。忽然毛主席就大哭起来,把唐由之吓了一大跳!唐由之一时手足无措,担心万一把毛主席的眼睛哭坏了,该怎么办了,急得也直想哭。

10分钟后,毛主席逐渐平静下来,把唐由之叫过去。唐由之一看,毛主席手上的书上写着的是南宋词人感伤南北不能统一的词,情绪被感染到了!

第三天,毛主席在那首词的复印件送给了唐由之。唐由之说:“主席,我要把它保存起来,留作纪念,将来翻出来看。”

毛主席说:“好!”

然后,毛主席就在复印件上签了名字,递给唐由之。

不觉得,唐由之就在毛主席身边护理了3个多月。唐由之马上就要离开了,毛主席和他们一起合了个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眼睛好了,毛主席非常高兴,紧紧地握着唐由之的手,说:“唐医生,你的中医技术很好啊!明年,我还要请你来,把右眼的手术也做了!”

唐由之说:“好,主席,明年我一定来,把您右眼的手术也做好!”

从中南海离开后。不久,受上级委派,唐由之去了朝鲜,为金日成治疗了眼睛。

可令唐由之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年如约而至,他还没有来得及给毛主席的右眼做手术,毛主席却在9月9日这一天永远地离开了。

每次想到这些,唐由之都忍不住,眼睛里升起潮气,模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