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周家桥的都知道,这里曾是上海人眼中的“下只角”,因为大量的工厂、棚户区集聚,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条件都不尽如人意。然而,现在的周家桥已经成为长宁区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优美的环境让人流连忘返。这期间都发生了什么,周家桥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今天,和“宁宁”一起去了解下~
周家桥民族工业的摇篮
“周家桥”这一名字是怎么来的?据周家桥地方志记载:周家桥原有一条“三泾浜”(后因臭水浜而被填埋了),河上有一座小桥,因是周姓集资所建,故名为“周家桥”,后木桥腐朽,改建水泥桥。桥附近一带习称为“ 周家桥 ”,故该地名沿用至今。
20世纪初,当时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辟筑白利南路(今长宁路)后,周家桥地区水陆运输方便,地价还便宜,于是吸引了众多中外商人在苏州河南岸、长宁路北侧投资建厂。
比如,1915年,无锡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购得苏州河南、白利南路(长宁路)北、东到三角场、西至霍必兰路(古北路)11.7万平方米土地,盖起了11余万平方米的厂房,即申新第一棉纺厂,后又增设申新八厂,解放后合并为上海第21棉纺厂。
1929年,嘉定实业家吴蕴初在苏州河南岸、北龚家宅西侧购地建厂,即天原化工厂,1930年投产。抗战时期,内迁四川。1946年,在上海恢复了天原化工厂的生产,初建时,只生产烧碱、盐酸、漂白粉三种产品;解放后,增加漂粉精、聚氯乙烯等20余种无机和有机产品,被誉为“中国氯碱第一厂”。
日本商人在周家桥开办了丰田纱厂,解放后改为上海国棉五厂;日商开办的丰田制铁所,解放后改为上海第一纺织机械厂。
因此,周家桥成为了近代中国民族纺织、化工业的发源地。据《法华乡志》载:“富商购地设厂者接踵而至,地价骤贵,亩值万金,百工麇集,遂成市面。”
棚户区与老宅子犬牙交错
工业的兴起需要大批劳动力走出田间、走向车间。仅上海本地的劳动力远远不够,大量移民(以江浙为主)便开始涌入上海。
20世纪初,苏州河沿线出现大量工厂,靠近苏州河就便于寻找“饭碗”;靠近本地宅子,因为周边有空地,便于落脚。这就形成了老宅子与棚户区犬牙交错的地域风貌。
改造前的周家桥棚户区
当时周家桥由西向东分别是:北龚家宅(今芙蓉江路仁恒河滨花园)东侧是“苏北里”(当年的虹桥新天地楼盘,今新天地河滨花园小区),李家门则被长宁路1895弄棚户区包围,林家宅(今遵义路)西侧是“小河南”。沿长宁路的范更浪(今长宁新城)、朱家宅(今中山公寓)等老宅子都被棚户区包围。
改造前周桥人的生活
为了强化城区管理,上海市把周家桥地区从市郊农业区域的新泾区划入长宁区,成为长宁区政府成立后的第一宗行政区划调整,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周家桥的变迁也验证了“城市化首先是工业化”的内涵。
工业区转型宜居城区
1985年,上海启动第一轮城市污染治理。这也标志着长宁区迈上了由工业区转型为宜居宜商的国际化城区的道路。
长宁路原1860号的上海第21棉纺织厂,于1998年被拆除后,建起上海花城和虹桥河滨花园住宅小区;万航渡路上的国棉五厂除保留仓库老建筑外,建起“大家源新城”高层住宅小区;天原化工厂整体搬迁至金山区漕泾化工区。天原化工厂厂区呈“凹”字型,从天山支路向西绵延至目前的天中路,“凹”进去部分夹着上海汽修五厂和上钢十厂热轧车间,整个地块一并规划拆迁,建设了仁恒河滨花园和天山河畔花园两个高档楼盘,还延伸了水城路。
天原化工厂改造前后
长宁在治理“三废”、产业调整、城区转型的同时,也积极响应市政府提出的“用3至5年的时间改造上海365万平方米成片危棚简屋”目标,简称“365”旧改,并把落实“365”的重点投向了周家桥地区,因为区境内除周家桥地区外,已无连片棚户区。
周家桥旧区改造工程启动
于是,范东、朱家宅、小河南、天赐里、顾家弄、周三、杨家宅等成片的棚户区,重新规划改造,居民搬离了狭小、陈旧、简略的祖辈居住的棚户老屋,搬进了北新泾、新泾镇、华漕、航华、丰庄等宽敞、煤卫齐全的公房。在这些基地,分别建成了长宁新城、中山公寓、虹桥新城、春天花园、虹桥万博等中高档的商品房小区,昔日狭小的长宁路也变成了宽阔的6车道大马路。
2008年,再建古北大桥,取代已服役23年之久的古北路人行天桥。新桥长325米,宽33米;同时,古北路拓宽至32米。此外,新开娄山关路、锦屏路、云雾山路等道路。古北路沿苏州河岸已经建设成了风景优美的亲河水岸。
周家桥地区的大动迁成为长宁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至此,昔日炮火硝烟、土阶茅屋的周家桥,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换了新颜,迎来华丽变身。
资料由周家桥街道提供
撰稿:朱文轩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