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军的创始人。

没有他便没有淮海战役,功劳甚至比肩粟裕。

能文能武,是我军少有的经济方面的人才。

但在1955年的大授衔上,却空手而归。

他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刘瑞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

在刘瑞龙身上,发生过哪些故事?

他又为何会在1955年的大授衔上空手而归呢?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910年10月,在江苏南通的一个富农家庭中,刘瑞龙出生了。

1917年,七岁的刘瑞龙被送入私塾读书,后来转入高等小学。

在高等小学中的刘瑞龙接受到新思想的熏陶,逐渐成长为一位新青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年代的刘瑞龙留影】

1924年,刘瑞龙考入南通师范学校,两年后学成,当上了一位小学教师。

原本靠着稳定的工作以及殷实的家庭条件,刘瑞龙可以在这乱世之中保全自己,但刘瑞龙却并没有这样选择。

随着革命的燎原之火烧到了刘瑞龙的家乡,刘瑞龙再也无法冷眼旁观,而是选择加入到革命中来。

刘瑞龙多次带领学生展开爱国学生运动,并且组织饱受压迫的工人们奋起反抗。

逐渐的,刘瑞龙成为了新思想在南通的代言人。

1926年,刘瑞龙加入了共青团。

次年,依靠着极强的工作能力,刘瑞龙被组织上吸纳,成为我党的一员。

刘瑞龙加入我党后,被任命为支部副书记,带领着家乡的大家一起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

也因此,刘瑞龙成为我党在南通的创始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时期的刘瑞龙】

但随着国共关系的破裂,掌握着更强武力的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我党人士。

刘瑞龙意识到,想要拿到革命的主动权,便需要枪杆子的支持。

于是,1930年,在苏北,刘瑞龙发动了农民起义,组建了红十四军。

但由于缺乏经验,刘瑞龙的起义失败,辗转之下,刘瑞龙回到了上海,参加党内工作。

1933年,刘瑞龙被调往川陕根据地展开工作,适逢敌军开始丧心病狂的围攻我党。

然而,在刘瑞龙的带领下,我军多次击退敌军,但终究是寡不敌众,遂开始长征。

1936年,刘瑞龙再次受到组织上的重用,与西路军一同西征。

但却遇到重大失败,刘瑞龙也因此流落戈壁滩,受尽磨难,但好在被一位牧民救下,辗转下回到中央。

回归后的刘瑞龙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多次前往地方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

那时的刘瑞龙丝毫没有想到,自己的高光时刻还未到来。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国民党军陈兵80万,与我党60万战士对峙。

我党并不占优势。

不过在粟裕的带领下,我军对国民党军发动进攻,依靠着用兵如神的粟裕大将的指挥,以及几乎取之不尽的补给,我军击溃国民党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瑞龙(右二)与粟裕等干部合影】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疑问,粟裕用兵如神是事实,这取之不尽的补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淮海战役中,不仅仅有着粟裕,还有着在地方上、基层里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刘瑞龙。

我军早期缺乏补给,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在后期,我党建立了无比强大的民众基础。

而零零散散的物资支持怎样统筹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工作量。

这时,刘瑞龙横空出世,在刘瑞龙的协调下,大量补给有条不紊的向淮海战役前线送去。

刘瑞龙也因此成为淮海战役胜利的大功臣,功劳不输粟裕大将。

不过建国后,刘瑞龙离开了部队,前往华东统揽农业方面事宜,也因此,刘瑞龙错过了55年大授衔,未得到任何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