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纵谈:什么是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词”是我国古典文学形式之一。

这种文学形式,萌芽于隋,成长于唐,盛于五代;到了宋代,是它最成熟、最繁荣时期。“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座高峰。

“词”是怎样一种文学形式呢?

简括地说,它是一种配合乐谱来组织文字的歌诗。

“词”的全称——也是它最早的命名——原叫做“曲子词”。

“曲子”是歌谱,“词”是歌词。它是“音乐文学”。当它以音乐为主、文学为从时,它常是被简称为“曲”、“曲子”。从唐经过五代到宋初,都是习惯这样叫的。

文人写的,则被称为“诗客曲子词”。那时的词大都是“应歌”(适应歌唱的需要)之作,后来逐渐脱离音乐而独立,文学家逐渐把它当作一种新的诗体来写作,就简称为“词”。

因为“曲子词”的重心也逐渐移在“词”上,而不在“曲子”上了。于是,词也叫“长短句”、“诗余”······

“长短句”这个名称始见于北宋中,是就词的形式说的,言其为长短参差句法的诗。

“诗余”之称,到南宋时才有,是就词的发展说的,认为它是诗的末梢。

前者或出于嘲笑;后者或意含轻视。但词人却竟正式地用了这些称谓,如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集题为《淮海居士长短句》,南宋人编的一部词选名叫《草堂诗余》之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词”究竟和诗有别。它有各种不同形式而又层出不穷的“调”,而又“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需要严密地、精确地省度音节,安排字句。

所以创作它时一般传统习惯叫作“填词”,也叫作“倚声”,原是要“倚”其声调,“填”以文词的。

为了说明方便,让读者理会,兹举实例如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城子》、《满庭芳》是不同的词调。

《江城子》这个调分为两“阕”,或称两“片”。上下阕或片之间,传统书写法是空着一、二字的位置以表示之。

上阕八句,计三十五字。句的组织是:七三三·四五·七三三。第一句七字,句未有韵;第二句三字,句末押韵;第三句三字,句末押韵;第四句四字,句末无韵,第五句五字,句末押韵;第六句七字,句末无韵;第七句三字,句末无韵;第八句三字,句末押韵。

下阕与上阕完全相同。全调七十字,十六句,十韵。

《满庭芳》也是两阕组成,上阕是四四六·四五·六七·三四五,下阕是二·三四四·五四·六七·三四五。上阕第三句起韵,第五、第七、第十句押韵。下阕第一、第四、第六、第八、第十一句押韵。全调九十五字,二十一句,九韵。

每调都有曲谱。可惜这些谱绝大部分早已失传。现在还能见到的仅唐、五代时的十四个谱和南宋时的十七个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谱既失传,唱亦随之。

今天我们一般看到的只是字句上的平仄声韵谱,那多半是后人根据前人作品综合比对,踪迹足印,谱出来的。故一般不称“曲谱”而只叫做“词谱”。(摘编自《宋词纵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