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场调研,让一个新的城市定位跃然纸上,也让一座“低调”的湾区城市,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9月5日,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到肇庆市调研。这次调研,赋予了肇庆新的目标定位——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

这是省委的认可和期待。给出如此高期待,说明广东看重一个活力饱满的肇庆,也说明肇庆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地方。

这会让外界尤其是让市场看到:肇庆,绝对是一座不可低估的大湾区宝藏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肇庆被赋予新的目标定位,也将奔赴新的征程。梁亮 摄

肇庆在哪?肇庆又是谁?

对本地人来说,答案早已烂熟于心。但对外地人尤其是投资的客商而言,这是选择肇庆前首先就要问的问题。

换一个视角来回答上述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感知——世界级湾区里,既有聚光灯下的标兵,也有沉心耕耘的英雄。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广东肇庆,属于后者。

肇庆是珠三角九市之一,也是大湾区面积最大的城市,更是大湾区面向祖国大西南的门户。但肇庆的经济体量,不如广、深、佛、莞这样的万亿城市醒目;400多万的常住人口,也没有千万人口大市耀眼。正因如此,谈及珠三角九市,肇庆往往是容易“被低估”的那个。

但肇庆也是非常“特别”的。

——是广东接下来有望最快跻身3000亿俱乐部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广东,肇庆经济体量有望最快进位3000亿级。

2023年,肇庆GDP达2792.51亿元。2024-2025年,每年最低仅需3.8%的增速,肇庆就能突破3000亿大关,为广东壮大腰部城市群贡献新的力量。若增速更快,进位也会更快。

——是大湾区中最有开发空间和潜力的城市。

肇庆总面积1.49万平方千米,在大湾区占比超1/4,也是少有的拥有可连片大规模开发产业用地的城市;这里的土地开发强度更是只有6.5%左右,水价、电价、气价等普遍低于大湾区其他城市,营商环境也保持全省前列,有投资客商甚至将肇庆誉为“湾区宝藏城”。

正是这些特别之处,让肇庆有了加快发展和赶超发展的底气,也为肇庆城市能级和综合实力跃升筑牢了底盘。

新增长极、门户枢纽……广东为何会将份量如此重的用词,放在对肇庆新的定位中?

笔者认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就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这是广东特别发力的中心工作,也是国家层面极为重视的发展课题。

“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这句广为流传的话,就形象的说明了问题——广东需要有更强的腰部城市群,让各地市的发展更均衡、更协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需要更强的腰部城市群,支撑更高质量发展。罗馨如 摄

更直观地说,广东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这四座万亿城市身后,只有惠州达到了5000亿级,6000亿-1万亿的区间则是空白。而经济体量排在全省第12位、居于中游的肇庆,尚在冲刺3000亿。加之肇庆既有城区也有山区,是典型的“半珠半山”“半城半乡”,以至于有人曾自嘲:“戴着珠三角的帽子,穿着粤东西北的裤子”。

正因如此,相较于坐拥“十三太保”(13座经济强市)的江苏省,广东需要更多、更强的腰部力量,支撑更高质量的发展。

发展有质量,城市就会更有份量;肇庆更有份量,广东就有更多能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肇庆承载着更强的时代使命与发展内涵: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的广东,需要肇庆冲上更高的经济体量和质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祖国大西南地区的桥头堡,肇庆也需要在大湾区西进、大西南东融中发挥“承东启西”作用,释放更强的发展带动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承东启西”的肇庆,承载着更强的时代使命和发展内涵。吴勇强 摄

让经济体量更大、发展质量更高,既是肇庆所盼,亦是广东所需。

如何成为“新增长极”和“门户枢纽”?

改革是第一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才是硬道理。

9月28日,肇庆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召开。肇庆市委主要领导在全会报告中,用了很大的篇幅,重点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涉及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等系列工作。

为完善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建设体制机制,肇庆也做了全面创新珠江-西江经济带共建机制、强化肇庆-贺州等对口协作等系列部署。

只有发展实力更强,才能做实新增长极,才能做好门户枢纽。

我们不妨从一些生动直观的切口来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上周,作为“造车新势力”的小鹏汽车,第50万台量产车在肇庆下线;同时,其最新的新能源车型MONA M03,在上市第22天,也成功下线超万辆,刷新了造车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记录。快速攀升的产能,跟上了这一爆款车型的订单热潮。

同为新锐企业的冠旭电子,将时尚电子产业园布局肇庆市德庆县,其一期项目2023年9月投产,今年产值目标就直奔10个亿;全球独角兽企业希音,更是砸下重金,接连将三个重点项目布局在肇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冠旭(德庆)数字时尚电子产业园。冠旭电子供图

小鹏和希音总部在广州,冠旭电子总部则在深圳,广深的明星企业重点布局肇庆,是肇庆奋力发展新兴产业的一道缩影。

新的产业起来了,才能穿越经济周期、走出更有质量的上扬曲线。肇庆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

老办法很难解决新问题,旧船票也登不上新客船,这是被印证了无数次的道理。

肇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既是刷新产业气质,也是推动城市能级跃升。用新的产业吸引新的人才、科技和资本,这片热土才能真正成为发展沃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肇庆瑞庆时代项目。王振宇 摄

事实上,要想成为“新增长极”和“门户枢纽”,肇庆也必须拿出新想法、给出新办法。

市委全会上新公布的一份文件,就释放出一个新思路。

这份文件剑指肇庆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意在构建起以肇庆新区为核心,西起端州,横贯鼎湖、大型产业集聚区,东至四会和肇庆高新区,南连高要的一体化融合发展格局,形成框架更大、能级更高、产业更旺的“新中心城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南方+ 施亮 摄

这意味着,肇庆要坚定“向东看、向东赶”。因为东部是肇庆经济最发达、城市功能最丰富的板块,东边更是紧挨着广州、佛山两座万亿城市。

向东靠拢广佛,是与高手为伍、和强者同行,这能倒逼自身成长;向东做强城区,是避免平均用力、形成协同效应,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

肇庆不是“大户人家”,集中优势资源做强城区,是必要之举,也是务实之选。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更强的核心城区带动力,才能夯实融入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基础。

以此为牵引,肇庆也释放出更强的进取信号:到2035年,全市GDP破5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破8300亿元。

思路决定出路,心态决定状态。

城市争先进位,产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都是人干出来的。

面对省里赋予的新目标新定位,肇庆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充分带动企业、群众,以激发大斗志,干出大作为。

激发这种斗志,需要提振干部群众的心态。正如前文所述,有本地干部曾自嘲“戴着珠三角的帽子,穿着粤东西北的裤子”。一位本地观察人士就直言:“肇庆人对家乡的热爱,匹配不上对家乡的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肇庆拥有极佳的生态资源。图为新晋国家4A级的贺江碧道画廊景区。张彬池 摄

肇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谈及,肇庆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抓住机遇期大胆闯、大胆干。实际上,这也是对“热爱不及自信”的自我审视。

肇庆是否应该自信,这座城市又能否雄起?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在大湾区里,这里有最优的生态环境、最大的发展空间和最丰饶的物产资源;这里还承担着多项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历来就是一员改革闯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肇庆封开县的粤桂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欧镜晖 摄

而在此次市委全会上,包括建设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发展园区“飞地经济”、建立税收分享机制等在内,一批新举措已部署。桩桩都涉及体制机制改革,件件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唯有打破思想包袱敢闯敢干,唯有以更高的标准自我要求,才能啃下硬骨头,也才能注入更强的信心,把愿景变成现实。

阳光打在你我脸上,温暖会回荡在城市之间。

一座城市的新定位,既是为几百万人创造幸福生活的新图景,也是斗志饱满、奋发有为者驰骋的新疆场。

历史上,肇庆就克服过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岳山造林、万人挖星湖等奋斗传奇。1979年,陈志雄成为“承包鱼塘雇工第一人”,也是肇庆解放思想的典型案例,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肇庆曾创造岳山造林、万人挖星湖等奋斗传奇。图为怀集岳山林场。伍尚慧 摄

回首近年来,正是因为敢想敢干敢担当,才有了肇庆新兴产业的强势崛起、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也才有了星湖边“烂尾楼”的盘活、多条“断头路”的打通、超20万个公办学位的新增……

新的形势下,挑战只会更大,困难也只会更多,但可怕的并不是“搞唔掂”,而是缺少“搞掂”的勇气和决心。

我们相信,在顶层设计上允许改革试错、为闯将护航,在资源配置上向发展倾斜、为奋进者撑腰,一座城市一定能迸发更大的活力,市场也一定会更清晰感受到:肇庆,“低调”但绝对不可“低估”。

对每一位奋斗在肇庆的人而言,冲破困难再谋发展,是对这座城市也是对自我成长的最好回馈。

朝着新的目标定位,奋进吧!

功劳簿上从不躺无名之辈,期待奋进路上横刀立马之人。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