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家住解放路 | 镇江:城市中轴线的更新记忆

打开镇江最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先到北固山上感受中国宋词第一山的激情,再到解放路上打卡338米的苏宁广场,还要吃上一碗满是浇头的锅盖面,这一场横跨700多年的穿越之旅一定让你不虚此行。这条短而精的旅游路线就位于镇江中轴线——解放路上,一条见证镇江75年发展历程的城市道路。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北固山附近登陆镇江,沿着这条道路进入镇江城,解放全镇江后,这条路被改名为“解放路”,75年里,解放路不仅代表了镇江深厚的底蕴,也见证了城市的快速发展。9月,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来到镇江解放路,沿着打卡地标找寻城市的发展记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进入镇江。镇江市档案馆

宋词第一山见证镇江解放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说到镇江,就不得不说到中国宋词第一山——北固山,除了名声在外的三国文化外,辛弃疾的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让更多人对北固山有了印象。1204年2月,65岁高龄的辛弃疾由绍兴调任镇江知府。公务之余,他经常来到北固山的北固楼,放眼万里江山,追念历史人物。虽然在镇江知府任上只有一年半时间,但他却写下了多篇与北固山有关的作品,被后代广为传颂。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诗圣”陆游对北固山也钟爱有加,公元1164年冬2月,39岁的陆游从南宋朝廷枢密院编修调任镇江府通判。当年十月的一天,他陪同知府方滋来到北固山,在多景楼上写下了被后代认为是其代表作的《水调歌头·多景楼》。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柳永也与北固山颇有渊源。据镇江官方信息,柳永死后葬于何处,历史是有湖北“襄阳南门外”“枣阳南山”和江苏仪征、镇江北固山四种说法。据当代宋词大家唐圭璋教授考证,认为只有镇江北固山可信。此外,宋嘉定《镇江府志》相关信息也证实了该说法。此外柳氏家谱还确认:“耆卿卒,葬丹徒土山(即现在北固山)”。

不仅是宋词第一山,北固山还是军事江防要塞,至今在北固山下还有一块“文天祥京口脱险遗址纪事碑”,记录了700多年,南宋末年抗元名臣文天祥从北固山下的甘露渡成功脱险的历史。

距离北固山甘露渡码头1公里左右的8号码头(现春江潮广场)就是解放军进入镇江的登陆口,登陆后,解放军沿着一条近代马路进入镇江城区,这条路就是现在的解放路。如今的北固山景区也成为解放路上的打卡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路不同时期的道路场景。镇江市档案馆

镇江市润州区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王礼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1929年镇江开始兴建的第一批市政工程,就将原本的条石小街拓宽改建为近代马路,取名中正路。1949年4月23号,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登岸后,迅速向城里挺进,这条近代马路是必经之路。镇江解放后,原来的中正路更名为解放路。

上游新闻记者在镇江市档案馆看到,档案馆的展示空间还展示着一张解放军在解放路上受到群众夹道欢迎的照片。镇江市档案馆宣教处四级主任科员柴昊淼向上游新闻记者介绍,参加渡江战役的老战士回忆录记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949年4月21日从芜湖出发,于23日到达镇江。当时在渡江时,战士们已经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但到镇江后看到的是百姓站在江边举着小红旗,打着欢迎解放军横幅的场景。“我们镇江档案馆馆藏书籍记录,当时镇江的地下情报组织工作做得特别好,舆论宣传也非常到位,老百姓非常热情地拥护解放军的到来,于是乎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而且早在22日傍晚6点,当时的国民党已经下达了撤退令,大部分国民党部队已经撤离。所以才有了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获得了镇江解放的局面。”柴昊淼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路上的镇江国际饭店。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始终未变的城市繁华街

作为镇江的中轴线,解放路也是镇江较为繁华的街道,解放后这条路还承载了镇江人的“衣食住行”。王礼刚表示,解放路的建设特征有三点,一是拆除古城南北两处城墙,穿越运河、关河,是一条南北纵向的城市交通主干道;二是江边码头与南门火车站水(路)铁(路)紧密联系;三是解放路是新中国成立后至1965年,城市铺设的一条全程的沥青路面。南山的石料就是通过解放路运到城市各处进行市政建设。据镇江市官方资料记载,解放路还是城区的主要商业街。

在解放路中段的古更楼巷里开着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镇江锅盖面面店,每天早晨到中午,食客络绎不绝,一碗20元的牛肉锅盖是面店里价格较高的面,一大碗面条搭配大片牛肉,再喝一杯自制的豆浆,不仅过了嘴瘾,还有满满的饱腹感。食客们大多与老板相熟,不需要多说,就能满足食客的需求。说起解放路的故事,刘阿姨说要从嫁到解放路开始。

刘阿姨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古更楼巷是回迁小区,已经有几十年的房龄,她先生从小就生活在解放路附近,三十多年前她嫁到这里后,就再没离开过解放路。“我先生说,他小时候这条路是镇江最繁华的商业街,家里吃的用的都要到这里排队买。我嫁过来的时候,这条路也很繁华,一到逢年过节都是排队买东西的人,后来有了自行车、公交车,到解放路的人就更多了,我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这条路就是人挤人了。后来有了商业城、电影院,这里可以说是整个城市最繁华的路段。到现在,解放路上的商家换了一批又一批,这里又成了市区里游客最多的地方。如果是节假日来,店里一大半都是外地游客,都坐不下。”刘阿姨说,解放路陪伴她的生活,她也见证了解放路的一次次扩建,在她看来,解放路的每一次拓宽都是一次城市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江解放路上的商业繁华。镇江市档案馆

出租车司机孙女士也是解放路的常客,每天她都要往返解放路几次,亦如小时候。“我以前在解放路上学,每天都要经过解放路回家。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和父母到解放路上买东西。那时候吃的、文具和衣服都要到这里买,后来成家有了孩子,孩子每天放学也要到路边的文具店逛逛。现在镇江大的商城越来越多,解放路上的商城也换了几次。但可能是老镇江人的习惯吧,我还是愿意到解放路上购物、吃饭。”孙女士说。

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解放路自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曾经历过4次改造,也是镇江最早全线铺柏油的主干道之一。改革开放后,当时镇江市人口已达到50万,而只有12米宽的主干道制约了城市的发展,1992年时,镇江市政府决定对解放路进行改造,为满足车辆过境,解放路改为双向四车道,后期随着商业城、国际饭店、电影院的集聚,解放路成为整个城市最繁华的路段并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江饭店原貌及爆破时场景。镇江市档案馆

“江苏第一爆”的城市发展新思路

“之前解放路上还有一座解放桥,在镇江人看来,过了桥就等于出了城。”采访中多名生活在解放路上的老人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生活状态也在悄然改变,曾经被称为镇江“摩天大楼”的镇江国际饭店虽然已经不再是城市制高点,但依然凭借着镇江首家五星级旅游饭店的称号,占据着解放路上老牌“网红”的榜首。

如今,镇江国际饭店对面是338米高的苏宁广场,是镇江新一代的“最高建筑”,站在楼顶,可以清晰俯瞰解放路上的建筑和远处的长江。夜幕降临,少了白日喧嚣的解放路在灯光的映衬下折射出城市宁静的一面,而苏宁广场的前身,也曾是镇江的地标建筑——京江饭店。2009年,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京江饭店与周围其它建筑被一同爆破,这次爆破被称为“江苏第一爆”,也打开了城市更新的新进程。

据公开资料显示, 2009年11月6日上午10时,镇江大市口商贸中心A地块的第一次爆破准时开爆。包括华联商厦、京江饭店在内的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的6栋楼房在5秒的时间里倒塌,且周围建筑未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宁广场已成为城市新地标。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摄

此次爆破后,根据规划,京江饭店地块将引进新的城市地标建筑。2010年3月16日,镇江苏宁广场奠基仪式在该地块举行,此举标志着千年古城镇江最大规模的城市综合体开始破土动工,2016年6月9日,苏宁广场购物中心正式开门营业。苏宁广场主体由高度达338米的东塔楼和228米的西塔楼及地上6层综合体、地下4层地下室组成。当时,镇江市发改委相关领导曾表示,苏宁广场购物中心建成运营,标志着镇江市真正拥有了引领高端消费的商业旗舰,也是名副其实的城市地标性建筑,将进一步做强做优镇江大市口中央商贸圈。在镇江市民看来,苏宁广场的建成,是镇江城市更新的一次突破,也是解放路迭代升级的成功转型。

近年来,镇江市提出了“T”型发展模式、“一城两翼”空间布局构想,加上外围快速路网,骨架路网日趋建设完善,让城市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解放路“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地位在逐渐分化。但在城市建设中,解放路的城市根基依然未变,更多新兴配套出现在这条历久弥新的道路上。一条解放路不仅代表着深厚的城市底蕴,更指明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这条承载着精神与希望的道路,依然在讲述和记录着与城市有关的故事。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特别鸣谢:中共镇江市委网信办 镇江市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