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江海,就是自家人!”在江海这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区,有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大家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但在这里,都感受到了包容和温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7.95万,10年来增长34.5%;户籍总人口19.47万,非户籍人口约20.4万——这意味着,江海区非户籍人口首次超过户籍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昱 摄

回顾和总结江海建区30周年历程,也许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奋斗者、建设者、管理者是最有共鸣的群体。站在建区30周年的节点,记者采访了见证江海不同时期变化的江海人,讲述他们与城市的故事。

企业家权姐

退休后创业

沿着金瓯路一路向前,5.8公里的道路两侧,此起彼伏的各式建筑逐渐与天际线融合,勾勒出城市发展的动人轮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江海区发展日新月异,各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为市民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邱昱 摄

“我以前工作的企业就在这附近,现在已经换了新企业,盖起了新厂房。”站在高新火炬大厦13楼的办公室窗前,江门亚跨龙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权姐(化名),指向远处的高楼说。
看着曾经星罗棋布的鱼塘和村庄,被宽阔的道路和高大的建筑所替换,权姐不禁感慨:“江海这些年变化真大!我也从一名技术人员变成了一名创业者。”权姐,祖籍河南,大学毕业后曾在西安一家国有企业工作。1998年,她和丈夫从西安调到江门江海一家外资企业工作。
彼时的江海,刚刚建区4年,周边是一片荒芜,大型企业也只有寥寥几家。后来几年时间里,建滔集团等大型企业纷纷进驻,让她看到了这里蕴藏的机会。来江海区的第2年,权姐便在这里买了房,户口也迁到了江海,成为地地道道的“江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邱昱 摄

2019年,退休后的权姐选择了另外一条路——创业,并再次坚定地选择了江海。“在江海生活了20多年,我已经习惯了这座城市的节奏,还是觉得这里最好。”
创业之初,坐落在高新火炬大厦的众创空间启迪之星(江门)还为权姐提供了办公场地。“作为初创企业,我们得到了江海区多项政策扶持,这让我们立足江海发展的信心更足了。”权姐说。
近年来,江海区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孵化基地建设,多措并举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并对每家入驻孵化基地的企业,给予最多5年免收房租、物业费和公共水电费的优惠,同时免费提供创业导师对接帮扶及免费工商代办服务,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培训、项目路演等交流活动,让入驻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发展。
如今,许多像权姐这样的“老江海人”,他们将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贡献给江海,与江海一同成长。

居民曾旺军

为小区治理发光发热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江南街道新中社区新南小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晚会。这场晚会,被新南小区的居民称为“家宴”。据悉,晚会是由新南小区党支部指导,小区业委会牵头,居民一起筹备,600多名业主一起参与的大型活动。当晚,不管是本地户籍居民,还是外地户籍居民,大家聚在一起,不分彼此,载歌载舞,共赏明月。“来了江海,就是自家人”得到生动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晚,许多居民反馈:“20多年来,还没见过小区有这么盛大、热闹的晚会。”听到这样的反馈,来自湖南的曾旺军十分欣慰,他是这场活动的策划者和参与者,“能够给大家带来快乐,自己也很开心。”
2008年,曾旺军来到江海区工作,次年入住新南小区,在小区生活了十几年,早已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江海人”。这些年,他也见证了社区巨大的变化。
据了解,新南小区建成于1997年,约有1044户,常住人口约3200人。作为一个集商品房、直管公房、回迁安置房为一体的老旧小区,因业主对物业管理费缴纳意见不一,2010年原物业公司因资金等问题撤场,小区物业管理陷入“真空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改变现状,江海区组织部门、住建部门、属地街道、属地社区在新南小区探索推行“先建立小区党组织,再在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组建业委会”的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新模式。2020年8月,新南小区党支部成立,1个月后,新南小区党支部建立义工爱心服务队,由曾旺军担任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他积极带动热心业主改善小区环境、慰问困难群众、举办文化活动等,使小区的环境明显改善。新南小区党支部的工作被群众看在眼里,这也推动了业委会的成立。2020年12月,新南小区召开首届业主大会,2022年在全市率先试点无物业管理小区引入国有物业服务。在物业的助力下,76盏太阳能照明灯在这里“安家落户”,小区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居民对小区的归属感也明显增强。

中秋晚会当天,曾旺军还被推选为新南小区“优秀义工”。他在爱心服务队群里发了这样一句话:“能够被大家推荐,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江海实现了就业创业的梦想,有的选择进入社会专职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爱心传递者,城区治理的“主人翁”,为建设江海持续发光发热。

“新江海人”杨诀

江海“治愈”了他

“我现在在江海找到了工作,还认识了不少朋友。”近日,杨诀兴奋地向记者发来消息:我已经入职江海的一家企业,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
时间拨回1个多月前,8月13日,记者在江海区图书馆采访时,发现杨诀身穿一身正装,安静地坐在角落看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是周二,还下着大雨,来图书馆看书的大多数是放暑假的学生,像他这样身穿正装来图书馆阅读的人十分显眼,记者便上前采访了他。

在采访中得知,杨诀是广西贵港人,去年毕业,独自一人在其他城市打拼了一年,每天忙忙碌碌,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今年7月,他辞掉工作,来到家住江海的表姐家,希望在这里找到工作。

那天,他从一家企业面试完,正在等待通知,路过江海区图书馆,便走进来看看,他说:“这里环境舒适,很‘治愈’,图书资源也非常丰富。如果能在这边找到工作,我以后会常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久后,他的面试通过了,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他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平时周末会到龙溪湖公园打篮球、散散步。”他还提到,这座城市很“治愈”,人们很友善、风景也很优美,以后可能还会在江海安家。
近年来,江海区加快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商业圈与“烟火气”交融共生,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打造产城人融合发展典范,实现城市蝶变,让江海区成为名副其实的“幸福之城”。
如今,在江海,市民出门300米内可见文化活动场地、500米内可见文体广场,尽享城市“15分钟体育生活圈”“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5公里文化圈”;全长20公里,集休闲运动、工业遗存、总部经济及观光于一体的城央绿廊,将江门儿童公园、釜山公园、白水带体育公园、下沙公园等地串珠成链,滋养每一个向江海奔赴而来的“新江海人”。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陈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注【江海高新发布】

读懂高新 关注江海

新闻资讯 一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