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战役,官方出版的《粟裕传》中有这样一段不寻常的评论:
粟裕作为济南战役的主要指挥者,不仅参加了济南战役的战略决策,主持制定了攻济打援的作战部署,并且指挥了济南战役的全过程。这本来是十分清楚的历史事实。可是,由于后面将要提到的原因,在一些出版物中,包括党史、战史资料和某些将军的回忆录,甚至在有关济南战役的纪念物上,济南战役的主要指挥者竟换上了别人的名字。济南战役是谁指挥的?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今天却成了需要考证的问题,是在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在这段评论中提到的“将军的回忆录”是指什么?主要是两本:一本是许世友将军的回忆录《我在山东十六年》,书中是这样说的:
华东野战军首长研究决定:以山东兵团加上外线兵团一部,占参战兵力的百分之四十四,共约十四万人,组成攻城兵团,由谭震林同志和我负责;以参战兵力的百分之五十六,约十八万人,组成打援兵团,归粟裕同志指挥。
一个简单的分号,把许世友和谭震林变成了攻城兵团的指挥者,而粟裕则成了打援兵团的指挥者,成了两个相互平行,甚至是隶属关系(打援隶属于攻城)。应该熟,这是一段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描述。
另一本是陈士榘将军的回忆录《天翻地覆三年间——解放战争回忆录》,其中写道:
华野以总兵力44%(约14万人)组成攻城集团……由山东兵团统一指挥。打援阻援方面……组成打援集团,由华野司令部直接指挥。
在陈士榘将军的这段回忆里,攻城集团和打援集团似乎也是平行的,而且都没有提及粟裕这个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的名字。
《粟裕传》和如今主流的党史、军史资料都认为,济南战役的计划,是粟裕在豫东战役之前就提出的。最早的电报是48年4月18日,粟裕给中央军委的建议:华野三个纵队暂不过江,集中兵力在黄淮打歼灭战。打完第一个歼灭战后,“除以一部相机攻占济南外,主力则可进逼徐州,于刘邓会师,寻求第二个歼灭战。”
豫东战役结束后,7月14日到16日,中央军委连发7奉电报,一次比比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山东兵团在十天内发起对济南的攻势,来为豫东战役后的华野主力的休整争取时间。这个时候的济南战役,还是一个局部的、单方面的战役计划。
粟裕认为,济南战役可能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战役,除了要应对城防坚固、守备完善的济南守军,还可要处理徐州一带敌人3个兵团、17万部队可能到来的增援。因此,济南战役不应该由山东兵团独立完成。
7月16日,粟裕和陈士榘、唐亮、张震联名向中央提出了“攻济打援”的作战计划,即山东兵团先不攻打济南,而是和华野主力一起休整一个月,尔后全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
中央采纳了他们“攻济打援”的建议,毛主席也亲自出面做思想工作,他向许世友指出:“此次作战的目的,主要是夺取济南,其次才是歼灭一部分援敌,但在手段上,即在兵力部署上,却不应以多数兵力打济南。如果以多数兵力打济南,以少数兵力打援敌,则因援敌甚多,势必阻不住,不能歼其一部,因而不能取的攻济的必要时间,则攻济必不成功。”
随后,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华野决定:在粟裕统一指挥下,攻城集团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野副政委兼山东兵团政委谭震林、山东兵团副司令员王建安指挥,打援集团由华野司令部直接指挥。
由此可见,济南战役是在粟裕的统一指挥下完成的,那种“许世友指挥攻城集团,粟裕指挥打援集团”的平行关系是并不存在的。
据《毛泽东年谱》记载:9月2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粟裕、谭震林、陈士榘电:“完全同意未世电所提攻济及打援之整个部署。”(粟、林、陈三人为代司令员、副政委及参谋长,职务关系相当于东野之林罗刘。)
9月11日,关于济南战役的部署问题,为中共中央起草复许世友并告粟裕、谭震林、陈士榘……整个攻城指挥,由你们(指许世友)担负。全军指挥,由粟裕担负。
其实,只要引用了《毛泽东年谱》这样权威的资料后,济南战役是谁指挥的这个问题就应该没有争议了。但为了更准确、更有力地说明这个问题,本文还可以继续引用当时华野司令部的其他几位主要领导同志的回忆录来进行佐证。
首先是时任华野副总参谋长的张震上将,他在《张震回忆录》中写道:“最后,军委和毛主席确定,在许世友(当时有病)身体许可的情况下,由他担任攻城部队主要指挥员。整个攻济打援战役的指挥,统由粟裕负责。”
张震还写到:“8月31日,我们(指粟、陈、张等华野前委成员)向中央呈报了济南战役的详细计划和兵力部署,9月2日,得到军委和毛主席的批准。”
还有时任华野政治部副主任的钟期光,他在《钟期光回忆录》中写道:
“多年来,对于济南战役役的记述与评说,或孤立地看待攻占济南孤城;或片面地认为敌军不堪一击;或过分地强调某些单位、某些个人的作用,等等……作为战役亲历者之一,我有必要作些史实的回忆。”
钟期光写道:“中央军委和华野明令:整个攻济打援战役由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统一指挥……在中央军委密切关注下,三级指挥(指中央——华野前委——攻城和打援集团)职责分明,反应敏捷,有条有理,处置得当,从根本上保证了济南战役的胜利实施。”
钟期光在回忆录中毫不吝啬对粟裕军事才能的赞美之辞,强调他在济南战役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粟裕“敢于直言,又善于直言,言之有理。既对上级负责,又对部队指战员负责,二者高度统一。”
并肯定地写道:“9月24日清晨,济南战役尚未结束,粟裕同志经过深思熟虑,并集中华野前委的意见,向中央军委提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
对于有些人认为的,济南战役只有攻城没有打援,钟期光反驳道:是否打援没有必要?或者是“小题大作”甚至“对敌情判断有误”?答案是十分明确的:不是!没有打上援,并不是蒋介石不想援,也不是敌军没有增援,更不能说蒋介石要王耀武“固守待援”完全是欺骗他……只是因为我军也是真攻济、真打援,而且我军的“真的”高明于敌军的“真的”,才使敌增援行动受挫、以守敌覆亡告终。假如我军不是真攻济南真打援,其结局必将是别样了。
以上这些将军的回忆以及官方权威资料的记载,应该是对某些历史谣言的有力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