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9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大熊猫老家,茶马古道起点,有座以“雅”闻名的城》的报道。
四川盆地西缘,我国地形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陡跌转换,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屹立其间。
她的西面是雄伟的二郎山,西北是险峻的夹金山,南面是葱郁的大相岭。从盆地东来的暖湿气流在此遭遇高山阻挡,化为绵绵烟雨,孕育出她曼妙的丰姿。
雅安,被誉为“天府之肺”“中国雨城”。自秦代设县以来,这里文脉不绝,弦歌不辍。她是国宝大熊猫的老家,是闻名遐迩的茶乡,是茶马古道的起点。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文旅营城在此奏响了一部优美的乐章,如平羌江的月影袅袅婷婷,如蒙山顶上的新茶回味悠长。
大熊猫从这里走向世界
箭竹林中,一个胖乎乎的黑白色身影突然闪现。这是一种从远古走来的物种,更是今天全世界的“团宠”——大熊猫。
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熊猫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的第一次漫步,是在800万年前。沧海桑田中,大熊猫与气候变化同进退,在雅安的崇山峻岭间不断进化,顽强生存。
晋代学者郭璞在其所注《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邛崃山,在汉嘉严道,有九折坂,出貊。貊似熊而黑白驳。亦食铜铁。”严道,便是今天的雅安荥经县。
1862年,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踏上了到中国寻找动植物的旅程。7年后,他来到地处夹金山南麓的穆坪(今宝兴县),第一次见到被当地人称为“黑白熊”的动物。阿尔芒·戴维见到活体大熊猫的这一天被定为“大熊猫发现日”,雅安则成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从此,“大熊猫热”逐渐席卷全球,博物学家、探险家、猎人纷至沓来,想方设法获取这一珍贵物种。
今天宝兴县的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内,一张拍摄于1929年的照片让人不寒而栗——画面中,小罗斯福兄弟和他们雇来的猎人展示着一只刚被猎杀的大熊猫。
新中国成立后,大熊猫告别了命运的至暗时刻,迎来生存繁衍最好的时期,还担任起外交的友谊使者。
1955年,一只出生于宝兴县硗碛乡山林里的大熊猫幼崽与妈妈走失,幸而被巡山人发现,很快被送往北京动物园。之后,这只名叫“姬姬”的大熊猫辗转莫斯科、柏林、法兰克福、哥本哈根等地,最终定居伦敦。1961年,以“姬姬”为原型的大熊猫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标识。
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早期,我国共向海外送出24只“国礼”大熊猫,其中18只来自雅安。在我国已不向国外赠送大熊猫的今天,担任国际科研交流合作“大使”的国宝中,仍不乏雅安籍“课代表”。
雅安,给予了大熊猫生生不息的家园,不遗余力保护这片净土是这座城市基因里的信念。
20世纪80年代,四川邛崃山系、岷山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箭竹大面积开花,突如其来的粮食危机让大熊猫面临灭顶之灾,宝兴、荥经、芦山等地的村民纷纷放下手中的锄头,走进山林寻找病饿的邻居,将羸弱的大熊猫抬上自制的担架,送医救治。
2006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遗产核心区面积5370平方公里,其中雅安境内面积占比过半。2021年10月12日,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雅安市四成面积划入国家公园,成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划入面积最大、市域占比最高、山系涵盖最全、野化放归数量最多、全链条保护最完整的市(州)。
为了给大熊猫“让道”,雅安市将国家公园内、数量占四川全省三分之一的77宗矿业权全部退出,关停171座小水电。曾经高度依赖木头、石头、水头“三头经济”的宝兴县壮士断腕,在县域之外努力发展“飞地经济”,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转型之路。
如今,人们用心呵护的这片土地已成为我国大熊猫“浓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熊猫进村“串门”、公路上遛弯早不稀奇。在大熊猫的“伞护效应”之下,川金丝猴、羚牛、珙桐等珍稀动植物也在这片土地上诗意栖居,自由生长。
石棉县栗子坪,传说中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如今是我国首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淘淘”“映雪”“八喜”“华妍”“张梦”“张想”“泸欣”……一只只大熊猫告别“轨道”,走入“旷野”,拥有了自己的领地,融入了野生种群,让人们看到了复壮孤立小种群的希望。
根据2015年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报告,雅安境内有野生大熊猫340只,“我们完全有底气相信,目前的数量已经远远不止。”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雅安分局副局长徐洪年说话语间充满自信。
川藏茶马古道从这里绵延向雪域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1000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下的诗句道出了蒙山茶在文人心中的份量。
蒙山,是雅安蒙顶山的旧称。西汉时期,被后世誉为“茶祖”的吴理真“携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在蒙顶山五峰之间的一块凹地上,移植种下七株茶树。据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一弯细叶,慰藉了千年时光,也见证了千百年来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乃至南亚大陆之间的商贸往来、文化互通。
名山区新店镇,青葱起伏的山峦上,一座红墙黑瓦的古屋静立路边,大门匾额上用汉藏双语书写的“茶马司”提醒人们,1000多年前这里曾热闹繁忙。
宋代皇帝于公元1074年建立的这个机构管理着一项特殊交易:用蜀地茶叶交换来自高原的战马。茶马互市虽已成历史,茶叶的流通1000多年来却从未中断。
天全县小河镇,甘溪坡茶马古道驿站遗址,一个个“拐子窝”清晰可见。那是茶马古道上的背夫们歇脚时,被撑于背架下的“丁字拐”杵在石上留下的痕迹。漫步这条古道,每一步都重叠着无数昔日的脚印。一呼一吸间,仿佛闻见历史深处的那一块块茶砖,仍散发着醇香。
生于1963年的雅安人甘玉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创立的“兄弟友谊”茶厂承担着一个特殊的功能——“国家藏茶战略储备库”。这里长期储存着南路边茶成品和制作原料各100万斤,保障着对雪域高原的茶叶供给。
川藏茶马古道,一路自雅安经荥经、汉源至康定,一路经天全至康定,再经昌都到拉萨,最远辐射不丹、尼泊尔、印度。这些蜿蜒的小路,既是茶马古道,也是蜀身毒道的一部分,即今天人们所说的南方丝绸之路。
但今天的茶砖、货物不再需要人背马驮,通往雪域的路早已宽阔。
1950年,中央一声号令下,10万筑路大军怀着“把五星红旗插到喜马拉雅山上”的理想,翻雪山、战江河、斗严寒,开始修建川藏公路。在雅安天全段,由于山势险峻,施工极其艰难,每公里就有3位战士牺牲。
4年后,川藏公路北线顺利通车,其中雅安至甘孜州新都桥段与今天的国道318重合。
过去70年中,国道318经历多次改道、提升,早已成为驰名中外的自驾圣地。雅安雨城区的金鸡关,自驾而来的人们习惯在此集结,今天,它的新名字更加响亮——“国道318川藏线零公里”。
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从这里出发,沿着英雄之路奔向旷野山川,雪山海子。今日大道通途、车水马龙告慰筑路先烈英灵。
无限风光在雅安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公元1090年,苏轼在任杭州知州时写下一首《寄蔡子华》,诗中寥寥两句,描摹出雅安丰富的物产。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三苏”未成名之前,苏洵曾带着苏轼、苏辙在雅州(雅安的旧称)读书。少年时代所睹风物使难归的故乡的轮廓更加清晰,使得苏轼时常感怀。
历史上,无数文人雅士驻留雅安,除苏轼之外,李白、白居易、杨慎都留下过关于这里的名篇佳作。雅安市中心雨城区的高颐阙、荥经县的何君阁道碑、芦山县的樊敏阙见证着这片土地源远流长的文脉。
中国革命史上,雅安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都发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
2023年6月,一块刻有“红色中华”字样的牌匾历经90载风雨后回到了它的“老家”新华社。这块见证了新闻人、新华人与中央红军一起长征的珍贵牌匾在遗落雅安民间多年后,最终由一位退休工人史晋川收藏,捐给了新华社。
荥经县云峰山,两株树龄超过1700年的桢楠静静守护着云峰寺的山门,它们的周围还拱卫着100多株树龄超过百年的桢楠。清晨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林中弥散着一缕缕似有似无的幽香。深深吸进肺里,仿佛给身体注入了一股蓬勃的能量。
桢楠是我国的特产树种,生长极慢。它树形笔直,枝叶终年不谢,即使长在悬崖峭壁上依旧身姿挺拔。一株桢楠成材至少需要60年,成为栋梁之材则需两三百年。历史上,盛产桢楠的雅安曾为皇家上贡无数桢楠木材,其中备受推崇的“金丝楠”便是因桢楠表面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金丝状而得名。
承受住了雷电的攻击,挺过了火灾的考验,也幸运地避过了人为的砍伐,今天这片桢楠林已经成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桢楠群落。大树无言,它们如谦谦君子,将根系深深扎进泥土,昂扬着头奋力向云端挺拔。
在四川21个市(州)中,雅安的存在与这些顽强树木颇为相似,虽然身处自然灾害频发的环境,处处都是生态红线,却一直在奋力开拓自己的天地。
2019年6月,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经过5年发展,已建成四川省单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绿色数据中心。如今,雅安数字经济总量已超400亿元,算力规模达2242PFlops,跻身全国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第一方阵。
今年3月,汉源县大渡河畔的古路村一夜“出圈”,为了一睹“天梯村”和“大渡河最美峡谷”的真容,前往古路村徒步的人挤满了山路,密密麻麻如同蚂蚁搬家。网友们调侃: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那天也没这么多人!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网红村”背后藏着一个奋力“寻路”的故事。
古路村曾名唤“咕噜村”,过去进出村得攀爬藤条和木棍编成的“天梯”,稍不留神就“咕噜咕噜”地掉下山去。20世纪60年代,建设成昆铁路的铁道兵为了改善村民出行,将藤梯改建成铁梯,后来又打通了一条窄窄的骡马道。一代代人希望村里能修一条真正的公路,却因施工难度太大一直未能破局。直到一条悬崖索道修建,让村庄翻天覆地。索道,不仅解决了出行的难题,又保持了村庄的原始风貌。
2017年春天,时任古路村党支部书记、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骆云莲将还在试运行中的悬崖索道照片带上了全国两会,那一次,“天梯村”首次“出圈”。今天的古路村早已通电、通水、通网,曾经与世隔绝了几百年的悬崖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声名鹊起。
发展文旅,是悬崖上的古路村“改命”的契机,也是雅安厚植绿美本底,转型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作为国内极少数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过半的城市,雅安已成为中国旅游城市中的一匹“黑马”。
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由北向南依次展开,雪山、云海、峡谷、瀑布、森林由高到低呈梯度分布。荥经牛背山、石棉王岗坪、汉源轿顶山、宝兴达瓦更扎……伫立在云海之上的一处处360度观景平台,让雅安收获了“中国观景平台之乡”的美誉。
地处藏彝走廊,这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冬季,宝兴硗碛藏寨里的嘉绒藏族载歌载舞庆祝“上九节”;夏季,石棉大渡河畔的彝族同胞们庆祝着火把节……
美景中的美食更不容错过,各式浇头的挞挞面、鲜香麻辣的凉拌鸡、清淡鲜美的石锅雅鱼、热辣滚烫的石棉烧烤足以调动舌尖起舞。
雅安多雨,滋润了土地,也孕育出城市温润如玉的气质。有古诗如此描写她:“岩猿与飞鸟,一过似飞仙”,这座城市,既似飞禽走兽般灵动,也如古道汉阙般厚重,雅致且令人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