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烽火英雄到地方楷模——焦建珠

焦建珠(1921—1986),一位汉族男儿,生于河南省林州市(旧称林县焦家屯村),其一生波澜壮阔,既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又亲身参与其中,书写了一段段不平凡的革命篇章。

1943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焦建珠毅然投身军旅,在河南林县第十区区干队及独立营担任上士职务,承担起秘密接待途径林县姚村区、任村区的中共领导及地下工作者的重任,为抗战事业贡献出自己的智慧与勇气。

两年后,即1946年7月,焦建珠的足迹随着战事的发展,转入第二野战军第三纵队第八旅第二十三团留守处,继续以一名上士的身份执行着相似而重要的任务。1947年7月,他晋升为粮抹员,并在这一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将个人的理想与党的事业紧密相连。

1948年10月,焦建珠在淮海战役的紧要关头,担任筹粮队长,与副队长郭兆荣、会计曹明、保管李福荣、通讯员秦发群等同志紧密合作,出色完成了粮草供应任务,为战役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获得了大功表彰。

朝鲜战争爆发后,焦建珠再次被委以重任。1951年3月,他担任十一军三十二师九十五团后勤处财务股长,确保抗美援朝前线物资的充足供应。然而,命运多舛,1952年6月,他不幸遭到陷害,被错误定性为中国军队“第一巨贪”,遭受了长达九个月的不公正批斗。面对不白之冤,焦建珠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直到1953年3月,诬陷被澄清,他重新披挂上阵,负责赴朝汽车队,确保军需品的安全运输。

1954年,焦建珠在朝鲜战场经历了从被误解到彻底平反的曲折过程,先是在仓库管理岗位上恢复名誉,随后转至卫生营,最终带着清白与荣耀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继续在十六军三十二师九十五团工作,为部队建设默默奉献。

1966年6月,焦建珠转业回乡,先后在林县采购局、服务局乃至公社担任要职,尽管在地方工作期间再次遭遇了长达20余年的不公待遇,但最终在中央及河南省领导的关注下,于1984年4月14日通过河南省报的内参得到彻底平反,正义虽然迟到,但终究没有缺席。

焦建珠的人生是一幅充满传奇色彩的画卷,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者,党的胜利即是真理的胜利。革命生涯意味着向真理不懈斗争,无论何时何地,即便面对敌人、身处法庭、监狱乃至刑场,都应坚守信仰,不向邪恶低头。在阶级斗争面前,放弃立场,仅为个人安逸而背离组织、欺骗领导,是对党与人民事业的极大背叛,我将永远坚守立场。”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信条,也是那个时代无数共产党人共同的精神写照。

焦建珠以他那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精神的真谛与光辉。他的故事,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穿越时空的迷雾,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每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林州名人录》

深藏于中国河南省北部的林州市,不仅以其山水之秀、风景之美令人陶醉,更因其独特的人文魅力而熠熠生辉。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传统与创新共存,孕育了一批批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

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林州儿女以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书写了无数传奇。科技领域的探索者,他们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引领着科技进步的潮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身披戎装的勇士,他们守护着国家的边疆,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着民族的尊严和荣誉。而那些默默奉献在地方建设一线的奋斗者,他们以实际行动改善着民生,让林州从昔日的贫困山区蜕变为今日的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

这些林州名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是林州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展现了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林州人民继续传承着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前行。他们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加速推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他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让绿水青山成为林州最美的底色。林州,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的魅力。

林州名人录,不仅是一部记录林州名人事迹的史书,更是一部激励后人的励志之作。它让我们看到了林州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让我们看到了林州未来的无限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END -

微信公众号ID:LinzhouInfo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删除

投稿/建议请发邮件:627005285@qq.com

【栏目导航】

【红旗渠专题】

- END -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删除

投稿/建议请发邮件:62700528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