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第64卷(总第311期)2024年9月15日出版

双月刊 1955年创刊

目 录

名家特稿

❖ 东亚的方镇体制与周边诸种族的国家形成

[日]渡边信一郎

中国文体学研究(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

栏目主持人:吴承学

❖ 《诗》义解缚与赋体自立

易闻晓

❖ 史传文体之“作”与“修”的矛盾

汪春泓

❖ 论“理、事、情”:四部之文与文学分类体系的建构

伏 煦

❖ 论清人文体归类中的辨体理念及其渊源

罗 枫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栏目主持人:陈伟武

❖ 文通字顺的西周康王之诰命

——大盂鼎铭文新释

李守奎

❖ 说古书中“夷”的一种特殊用法

沈 培

❖ 据出土文献说“痛心疾首”及相关字词

叶玉英

大学与近代中国

❖ 民国北京政府统治中后期私立大学立案问题

韩 戍

❖ 从派系整肃到教育系统变革:教育部整顿学风的政治实践与民国北京政府的权威重塑

商盛阳

❖ 北京大学地质学的学科建制与学风转向(1917—1924)

谢皆刚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英]保尔·布莱克里奇 著,刘畅、凌菲霞 译

纪念康德诞辰三百周年

主持人:张任之

❖ 从自由因、自因到自律:康德的形而上学革命

张志伟

❖ 先验的图型、经验性的图型及其统一性

杨云飞

❖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第三者”问题

张任之

❖ 论“持存的空间”观念及其形成

——一个康德式的观念发生学批判与重构

刘晚莹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研究:双循环与碳减排

栏目主持人:陈池波

❖ 贸易自由化与环境碳排放

——基于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冲击的量化分析

余壮雄,程嘉嘉

❖ 重点产业政策与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杨 扬,韩佳容

❖ 农业信息化如何影响碳生产率

陈池波,张 壮,陈有华

公共管理研究

❖ 权变理论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基于广州全域服务治理试点的分析

叶 林,胡中龙

编后记

论 文 摘 要

东亚的方镇体制与周边诸种族的国家形成

[日]渡边信一郎

摘 要:唐宋交替时期政治支配特征是全国化的方镇(节度使)军事支配体制。这种军事支配体制亦被位于中国周边的东亚诸种族所接受。方镇体制既是周边诸种族为了表示从属于中国而有的支配体制,又为周边诸种族从中国独立并建立国家起到支撑作用。具体过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进行讨论:(1)种族在独立国家的形成及其领域扩大的过程中,领有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并吸收该地域的方镇体制(辽、金);(2)国家形成过程中或国家形成之后,将方镇体制导入到自己支配的地域内部(南诏、高丽);(3)由方镇体制发展为独立国家的形成(西夏、大越=安南)。

关键词:节度使;方镇体制;化外方镇;蕃汉交界;种族

《诗》义解缚与赋体自立

易闻晓

摘 要:班固“赋者古诗之流”的假设建立在国家盛衰和世运演变的历史推论之上,异于文体流变的观照角度。赋与《诗》制别体,才是自立之本。而“辞人之赋”“日月献纳”只就武、宣为论,在后人接受则扩大为汉赋的整体印象。“不歌而诵”则纠结讽颂歌咏,经传互训,迄今以证辞、赋可歌,比于《诗》制入乐。班固执于讽颂而否定汉赋铺陈,刘勰继以比兴批评汉赋,风、讽、诵、颂纠缠不清,赋、比、兴相与为义,都以《诗》义掩蔽赋体铺陈,卒乃消解赋体自立。经传的训释只在“赋者铺陈”的一般意义上获取《诗》赋与赋体的关联,然“赋”本义究在溥遍广大,“赋”是天下四方无数单个具体之物的类聚。唯以大赋鸿篇大制的巨丽铺陈才合“赋”本义。只有解开《诗》义的重重束缚,才能直抵“赋”义,从而彰显赋体铺陈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六义;辞赋;诗赋略;不歌而诵;古诗之流

史传文体之“作”与“修”的矛盾

汪春泓

摘 要:史传与诸子在《汉书·艺文志》中属于文献分类,而在《文心雕龙》里则属于文体分类,当然纪昀对此早就提出质疑。从文体论看,史传必须保持求真实和树大义的文体特点,以《春秋左氏传》为例,其间“《春秋》大义”与“因鲁史”就构成孔子之《春秋》的文体应有之标准,即使实录也离不开善恶是非等大义之表达,若《春秋》无大义,则一部《春秋》将黯淡无光。因而衍生出历史上存在的孔子“作《春秋》”与“修《春秋》”两种不同叙事,从经学和史学两个角度辨析其所指。从史传文体特征而论,一方面孔子作《春秋》,凸显其当一部大法的原创性价值;另一方面孔子修《春秋》却是兼顾史家思想和史料的最佳结合,以至于达到游夏之徒不能赞一辞的绝对高度。然而,从孔子到左丘明以降,以至《史记》《汉书》,史家和史料之因缘际会,却都存在着因人而异性,或不确定性,因而由宋儒请传统《春秋》学走下神坛。于是《史记》《汉书》等史书,因其人为作品之性质,显示了史家、史料诸端局限性的史学困境,这也正是史传文体所遭遇永恒的矛盾和困惑。

关键词:“作”;“修”;《春秋》大义;文献分类;文体分类

论“理、事、情”:四部之文与文学分类体系的建构

伏 煦

摘 要:以“理、事、情”为核心的三分法和与之对应的文学表达方式,即议论、叙事、抒情,作为文学在内容上的分类标准,与包括六经、子史与后世各体文章在内的四部之文,共同建构了一个多层次的文体分类体系。在古文理论的视域内,“理、事、情”三分法也存在着“变体”:强调“子史”的并立即议论与叙事的二元对立以及在乾嘉汉学的时代背景下,考据作为新的要素进入这一体系。诗歌既可能兼包“理、事、情”三者,又在整个文学分类体系中作为抒情文类的代表与“情”对应,故而诗歌与“理、事、情”具有双重关系,而加入以古文为主的这一分类体系,既符合诗歌源于六艺之一的学术史事实,亦有利于丰富这一体系的理论内涵。

关键词:六经;子史;考据;诗歌

论清人文体归类中的辨体理念及其渊源

罗 枫

摘 要:“归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分类方式,在清代得到极大发展。这种分类方式兼顾文体的同与异,对厘清纷繁复杂的中国古代文体系统大有裨益。清人文体归类采用的标准反映出其辨体理念乃“以功能为主,内容和形式为辅,多种因素并存”。这种理念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体的实用价值取向相对审美价值取向有极大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建立源自古代中国的文学与文体观念:文学的本质是社会生活自身,文体是人们生活行为过程中“文字单元”类型化的结果。这样的文学观念造成古人对文体功用特性的过分关注,也使规定古人生活方式的“礼”浸染到庞大的文体系统。清人文体归类中的辨体理念,正是在这种文学与文化土壤中孕育而成。但深究其源,则与中国古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同时,清人文体归类对文体审美与抒情特征的发掘,也使中国现代纯文学观念与体系形成的本土因素得以彰显。

关键词:清人;文体归类;辨体理念;渊源;思维方式

文通字顺的西周康王之诰命

——大盂鼎铭文新释

李守奎

摘 要:大盂鼎铭是西周早期唯一接近三百字的完整长篇铭文,内容丰富,堪比《尚书》中的一篇周诰。周诰佶屈聱牙,向来难读。大盂鼎的文字释读问题基本上解决,铭文虽然大致可通,但其中有多处依旧不顺,学者多有争议。本文着眼全篇,从用字、构词、句法、仪节等不同角度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已有观点进行审视取舍,提出己见,疏通全篇。文中区分了铭文中“在”与“才”古今用字的的不同,补证“在”读为“载”与“士”;与小盂鼎仪节互证,确定了“妹辰有大服”的含义;从全篇着眼,读“二三正”为“二三政”,等等。重新释读的大盂鼎铭文文通字顺,略无佶屈聱牙之弊。传世周诰比西周金文难读的主要原因是传抄讹误,随着出土文献材料的增多,彼此相证,有望让西周文献逐渐回归文通字顺。

关键词:大盂鼎;西周;诰命仪节;虚词用字

说古书中“夷”的一种特殊用法

沈 培

摘 要:古书中“夷”的用法很多,大多数都比较明确,较为复杂的是所谓“发声”的“夷”(郑玄说)或“语助”的“夷”(王引之说)。近年清华简等材料中也出现了少数难以理解的“夷”,有的学者就沿用“发声”或“语助”的成说来说明其用法。对此加以重新检讨,并结合于鬯《香草续校书》对相关用例的理解,补充上博简相关通假用例,可知这些所谓“发声”或“语助”用法的“夷”都应当读为“逮”,表示“及”的意思。这样,《周礼》《孟子》以及清华简当中相关用例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释。

关键词:“夷”;虚词;古汉语语法;清华简;《周礼》;《孟子》

据出土文献说“痛心疾首”及相关字词

叶玉英

摘 要:成语{痛心疾首}由{痛心}和{疾首}两个词组合而成。卜辞中“疾首”与“首疾”并见。“疾”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病”字则是到了战国时代才出现。在战国出土文献中,“疾”表示的病情比“病”更严重,与《说文解字》的记载相反。{疾}{病}都是非宾格动词,故在“N1+V+N2”这种句式中,可移位为“N1+N2+V”,且N1和N2有领属关系。{痛}{疼}则是典型的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因此{痛心}{疼心}不符合语法规则。“痛心”“疼心”原本作“疾心”。{疾首}和{疾心}本指生理上的疼痛不适感,在春秋末期引申指精神上的痛苦或痛恨,为了强调一种极度的痛苦痛恨而组合成一个四字成语,为了避复,将{疾心}改成{痛心},从而组成{痛心疾首}这个成语。{痛心}一词在汉代以后才开始流行,当是从成语{痛心疾首}中分割出来的。

关键词:痛心疾首;疾;痛;病;疼

民国北京政府统治中后期私立大学立案问题

韩 戍

摘 要:民国北京政府统治中后期,教育部对私立大学立案的规定更加严格化,但形式大于实际,在处理立案申请时反应速度缓慢,视察制度逐渐流于虚化,在立案审批上也体现出严重的文牍主义特征。教育部对各私立大学申请立案的审批比较宽松,除极个别情况之外,至少能给予允许试办的待遇。此种处理方式实际有弱势政府无奈的一面,亦是一种“统治的智慧”。民国北京政府统治中后期教育部与各私立大学之间近似于一种互相需要的关系,在这种关系当中,北京政府教育部获得了权威,各私立大学取得合法身份,收获了实际利益。

关键词:民国北京政府统治中后期;教育部;私立大学;立案

从派系整肃到教育系统变革:教育部整顿学风的政治实践与民国北京政府的权威重塑

商盛阳

摘 要:五四运动以来北京学界在与教育部的博弈中屡占上风,“好人政府”下台后教育部开始整顿学风。从直系统治后期、执政府时期再到安国军政府掌权期间,以“政”治“学”力度不断增强。直系统治后期教育部在彭允彝带领下扩张湘籍势力,矛头直指“浙籍学阀”,开启整顿学风先河。执政府时期教育部转变策略,从思想文化入手,将整顿对象扩大到北京学界中受新文化影响的师生,受众更广。安国军政府上台后教育部重组专门以上教育体系,直接管辖整个北京学界,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上灌输旧道德,将以“政”治“学”推向巅峰。但与此同时北京学界活力也彻底丧失,军阀政治下政学关系似乎永远难以平衡,直至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仍是困扰当局的棘手难题。

关键词:民国北京政府教育部;整顿学风;以“政”治“学”;政治整合

北京大学地质学的学科建制与学风转向(1917—1924)

谢皆刚

摘 要:晚清国人引入地质学知识与教育,意在致用,尤重探矿、采矿的现实需求。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主张专设文理两科,开展学理研究,故自1917年恢复停办的地质学门。受观念、师资与设备的限制,地质学门的学科建制仍偏重矿冶,学理研究进展缓慢。1919年,其改组为地质学系,欲引入欧美系师资,扭转学风。随着葛利普、李四光等相继入职,地质学系教师与学界同人合作开展研究;学生组织地质研究会;师生联合调查地质,学理研究得以顺利展开。同时,北大本教授治校理念,创建的教授会、评议会等机构,保障其在变幻的时局下仍能进行学理研究。至1924年,地质学系的学科建制已较为完备,在培养地质人才的同时,推动中国科学和经济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科建设;学风

马克思主义与组织研究:基于恩格斯关于战争与社会的著述

[英]保尔·布莱克里奇 著,

刘畅、凌菲霞 译

摘 要:通过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可以探讨保罗·阿德勒(Paul Adler)倡议的对组织研究领域的“古典马克思主义式”(paleo-Marxist)创新。恩格斯对军事组织、文化、领导和管理的研究,特别是他对克里木战争中各方实力的分析值得重点关注。尽管恩格斯在这些著作中通常只是稍微体现马克思主义式观点,但它们阐明了一种马克思主义分析形式,打破了学界在语言转向后广泛流传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性批评。恩格斯的军事著作对民族、阶级、种族和性别主体性进行了有力而细致的分析,在(新兴的)资本主义语境中,组织文化正是通过这些主体性再生产出来的。尽管恩格斯把握到了现代军事组织的资本主义形式,但他并未将这些组织文化还原为对这种形式的机械再生产。相反,他认为,虽然生产方式规定组织运作的框架,但这些组织也总是通过特殊文化和具体个体来运作的,而个体的操作与行动是可以接受内在批判的。

关键词:古典马克思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恩格斯;军事著述;组织研究

从自由因、自因到自律:康德的形而上学革命

张志伟

摘 要:形而上学的“自由因”是前康德的形而上学观念,“自因”是笛卡尔尤其是斯宾诺莎(也包括莱布尼茨)的观念,把形而上学的“自由因”与近代哲学的“自因”落实到意志的自律则是康德的伟大贡献,为了解决自律中的矛盾,康德引入了目的论的架构,为黑格尔最终完成形而上学这门科学提供了关键性的启发,以至于可以说没有康德就没有黑格尔,也就没有我们今天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看到的形而上学的完成与终结,因而康德形而上学革命的重要意义难以估量。

关键词:形而上学;自由因;自因;自律;目的论

先验的图型、经验性的图型及其统一性

杨云飞

摘 要:《纯粹理性批判》中的图型论是康德理论哲学研究的难点之一。相关研究的一个局限在于并未将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先验的图型)和感性概念的图型(经验性的图型)统合起来。首先,由于范畴与现象具有异质性,范畴需通过先验的时间规定或时间图型这一中介,才可应用于现象。先验的时间图型使得一般认识对象得以可能。其次,感性概念的对象虽具有形象并与现象同质,却同样需借助某种图型才可获得普遍的表象。感性概念的图型是经验性的,构成了具体经验对象的建构方式。最后,先验的图型与经验性的图型的统一性在于:两者作为先验想象力在不同层面的产物,体现了不同层次的综合活动,共同构成了认识对象得以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康德;先验的图型;经验性的图型;先验想象力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第三者”问题

张任之

摘 要: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将道德法则界定为先天综合命题,并在该书第三章中指出这类命题要通过某种“第三者”而可能。学界在关于这里的“第三者”是什么的问题上莫衷一是。凭借康德关于道德法则的“第三者”所提出的几个理论标准,结合对《奠基》第三章的理论任务的分析,并联系于《纯粹理性批判》对于先天综合判断第三者问题的讨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第三者可以被确定为“自律”,并进一步解释为《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模型”。“第三者”问题表明康德对道德如何在感性与知性交杂的二重化现象世界中实现的关切,对该问题的澄清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奠基》第三章乃至康德的整个道德哲学。

关键词:康德;道德法则;第三者;自律;模型

论“持存的空间”观念及其形成

——一个康德式的观念发生学批判与重构

刘晚莹

摘 要:“空间是持存的”这一观念被众多学者不加解释地接受下来并纳入对康德哲学的解释之中。在康德哲学的框架内,不但用“持存性”来谓述“空间”的做法是成问题的,而且将空间看作是一切持存性得以可能的基础框架的做法也不能成立。尽管如此,“空间是持存的”这一观念作为一个日常信念,其形成是有迹可循的。观念发生学的方法揭示出,康德先验哲学中“同时性”“持存性”与“空间性”等概念之间隐含的关联和转换,构成了“空间是持存的”这一观念形成的内在逻辑线索。

关键词:康德空间;持存性;同时性;观念发生学

贸易自由化与环境碳排放

——基于中国加入WTO后关税冲击的量化分析

余壮雄,程嘉嘉

摘 要:结合量化贸易模型和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将多国—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拓展至环境分析,以中国加入WTO后的关税下降作为贸易自由化的标志性事件,量化评估贸易开放带来的环境绩效,系统审视其中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前提下,贸易自由化会通过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加重中国的碳排放强度,使得2005年的碳排放强度相对于2000年整体提高约1.68%—1.83%。其中对能源行业需求的增加以及能源行业降污减排技术落后是短期内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原因。但贸易规模扩张带来的“干中学”效应在行业渗透性更强的电力燃气和水供应行业中发挥了更大的技术溢出效果,极大地推动了该行业降污减排的技术进步,进而降低了经济整体的碳排放强度。从长期看,贸易自由化对污染的短期恶化效应在技术溢出中会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碳排放;技术溢出;一般均衡模型

重点产业政策与中国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

杨 扬,韩佳容

摘 要:重点产业政策是构建绿色贸易体系和调控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以中国2007、2012和2017年各省份制造业为样本,考察了省级重点产业政策对省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重点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支持行业在省际贸易中的碳转入;第二,当省份的资源依赖度越高和行业市场竞争越激烈时,重点产业政策的省际贸易碳转入效应越强,然而政策的环保倾向降低了这一碳转入效应。渠道分析表明,重点产业政策通过对低景气度产业以及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支持,加剧了省际贸易的碳转入。研究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下优化重点产业政策制定及差异化实施地区碳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点产业政策;隐含碳排放转移;中国省际贸易;资源依赖

农业信息化如何影响碳生产率

陈池波,张 壮,陈有华

摘 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信息通信技术有助力于“双碳”目标实现,但其效应受到城乡数字鸿沟制约。基于2000—2018年县域面板数据,以“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为政策冲击,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研究农业信息化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信息化对碳生产率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提升效应,而城乡技术进步深化与要素配置优化是农业信息化提升碳生产率的重要机制。此外,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财政自主权越强及市场一体化程度越高,农业信息化的碳生产率提升效应则越明显。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碳生产率;技术进步;要素配置

权变理论视角下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

——基于广州全域服务治理试点的分析

叶 林,胡中龙

摘 要: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市民的诉求日益多元化,城市面临的问题、难题层出不穷,超大城市治理面临复杂的挑战。为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近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开展了城市基层治理创新探索。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聚焦广州正在进行的全域服务治理试点改革,从治理的“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多维度机理出发,探求我国超大城市基层治理转型和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研究发现,该试点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基础上,倡导闲置公共资源转化和产业导入,通过多元主体合作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民参与”的模式,调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及市民的积极性,推动城市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和总结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权变理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全域服务治理;广州

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彭水军 朱治政 | 巴黎协定下碳边境调节税的减排效应与福利影响

2024年第4期‍

夏瑛 吴天慧 | 建构共识:在精英结构分化的村庄落实“一肩挑”

2024年第4期

程乐松 | 随事变化:早期中国思想中的神灵叙述

2024年第4期

李在全 | 广东革命政府的军事教育整合——黄埔建军的线索之一

2024年第4期

陈文新 | 论中国文学史的著述文体

2024年第4期

审核发布

初审:宋宇

审核:詹拔群、周吉梅

审核发布:彭玉平、李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