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主席和宋庆龄访苏,飞机上让出头等舱:你是国母,你坐。在那硝烟四起的年代,有一对朋友的革命情谊让人动容。他们虽然性格不同,处境有别,但却有着同一个目标为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而努力奋斗。是的,我说的就是毛泽东和宋庆龄。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开始,到1976年毛主席去世,他们结下了深厚而又伟大的革命友谊。
毛泽东和宋庆龄的革命友谊可以追溯到1924年国民党一大会议。当时的毛泽东作为中共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就国共合作提出了很多精辟见解,赢得了孙中山夫人宋庆龄的赞赏。从那时起,他们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宋庆龄听闻此事勃然大怒,与共产党人一同发表《讨蒋通电》,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蒋运动。与此同时,毛泽东带领部队打响了著名的秋收起义。尽管分处不同阵地,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振兴中华。
后来,红军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来到了陕北根据地。可是部队资源却极为匮乏。毛泽东只好硬着头皮给宋庆龄写信,希望她能够借钱五万美元度过难关。宋庆龄当时自己也并不富裕,但她还是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全部积蓄和房产抵押出去,终于凑足了这笔钱汇给了毛泽东。毛主席为此深怀感激,后来写信对她说:"真正能继续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的,唯有你与我们同志而已。"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上海成为了前线,宋庆龄就在这里坚持宣传抗战,组织医药救济。毛泽东十分担心她的安危,多次想将她接往安全地带。可是宋庆龄却百般推辞,她说:"我身在这里,就是另一种抗战方式。"
1949年,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毛泽东、周恩来亲自前往上海,邀请时年已56岁的宋庆龄赴京共商国是。考虑到她年事已高、身体也多有不适,周恩来专门为她安排了直通北平的专车。而毛泽东在迎接宋庆龄时,更是换上最整洁的衣服,亲自上前搀扶她下车。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宋庆龄担任了大会主席团常务委员,而毛泽东则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抗战时期、建国初期,毛泽东和宋庆龄在不同的战线上为国家付出着自己的力量。到了建国后,他们似乎变回了过去那种亲密无间的友谊。毛泽东每次外访归来,总要专程看望宋庆龄,还送她心爱的礼物;而宋庆龄也时常亲自给毛泽东送去营养品和生活用品。就连在1957年访苏回程时,毛泽东都主动将头等舱座位让给了宋庆龄。原因是:"你是国母,这个位置应该由你来坐。"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宋庆龄虽已83岁高龄,却仍奔赴北京参加追悼大会。两年后,她写下了《追念毛主席》一文,对老友的赞誉之词,饱含了几十年的真挚友谊。
毛泽东与宋庆龄的革命情谊可谓源远流长。从青年时代的英雄气概,到人到中年的励志抗争,再到老年时期的相互关怀,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挚的友谊。历经沧桑,他们始终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并肩作战、患难与共、生死相依。这种高尚的情谊不仅折射出当时革命者的精神境界,也给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