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阅微草堂笔记》上有这么个故事,说有个人发现一位书生其实是狐仙,理由是这个书生对数百年间的大事侃侃而谈,就像亲眼目睹过一样,只有狐仙才能活这么久看得这么多。不过我倒是从故事反面去理解的,如果一个人能真能通古今之变,那他其实也就相当于人中之“仙”了。

狐仙鬼怪是妄谈,但里面的道理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也不过时。大家知道,人工智能其实是要用海量数据“喂”出来的,这就像人一样,听过、看过、走过足够大的世界,自然也就“智能”了起来。书籍,就是“喂养”人类的大数据,尤其是那些经典著作。

比如说中国人为什么这么智慧,这跟中国的史学传统发达有很大关系。可以说历史长河就是一个人性的试验场,中国的漫长历史把人在不同遭际和境遇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早就翻来覆去“试验”了个遍。有了这些经验打底,即使在近代最困难的情况下,我们也终能走出来。

本周,热闹了11天的地坛书市落下帷幕。50多万的读者接待量,已足够说明问题。在短视频全面占领我们剩余时间的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逛书市,说明人们对纸质书籍还是有一种源于文化基因的尊重。我看了一下媒体报道的销量榜,一些“消遣性”的书籍占据前列,这也并不奇怪。

不过当我看到《论语译注》被青年学生抢购时,还是眼前一亮,因为这本书我读过,知道它并不是什么漫画论语之类的,而是非常严肃的注释本,读起来也很吃力。青年学生有这个眼光,很让人欣慰,即使不是每个人都能读完,买来在案头放着也是好的。当你遍尝人间甘苦之后,总有一天会突然意识到,是到了翻开它的时候了,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有大量好玩的事情可以供人们打发时间。正如佛教神话里说,天上有无穷无尽的快乐,所以天人生下来就沉溺于享乐,无暇修行,福享尽了下辈子只能做畜生。其实这个寓言在当下尤其能照进现实,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某种程度上却造成了人的思想匮乏。本来我们的业余时间就越来越少,刷刷手机一晚上很快就过去了,书店里最热销的也往往都是些好读,却没什么营养的所谓畅销书。

换个角度看,信息泛滥事实上提高了阅读门槛,形成了一种“筛选”机制。缺乏自制力、没有耐心恒心的人,在诱惑之下自动放弃了严肃阅读,看上去他们每天接收了大量信息,但是在信息茧房、情绪煽动等传播机制作用下,他们深入思考的能力反而下降了,像一片长满水葫芦的池塘,郁郁葱葱却又荒芜单一。

所以,越是在电子屏幕闪亮的年代,越是要保持纸质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名著的习惯。哪怕每天只拿出十分钟的时间,天长日久,你在刷短视频的人群里早晚会显得与众不同。因为那些经典著作是千百年来经过无数人的检验,最终沉淀出来的文化精华,它们关照的都是人生的根本问题。阅读这些经典,与它们保持心灵交流,也就能对自我不断反思和修正,这样的人生是不断生长的,而不是把同一天重复活了几十年。

有人说,大部分人都得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这一生大概率不会干成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能作为一个平凡人活着。

但越是平凡人,越要为人生找到意义 ,否则更容易空虚。有的人寄情户外,有的人热爱钓鱼,也有的人痴迷跑步,这些活动成为中年人的标配,正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需要精神寄托。只要不是让人“油腻”的爱好,其实都很好。但在这些活动之余,不妨把阅读当成终身事业,找准一个自己爱好和擅长的方向,用水滴石穿的功夫把这个领域的著作全都读完,这或许不会给你带来现实的好处,但假以时日,你绝对会感谢自己的坚持。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爱观察老人。有的老人慈祥可亲,甚至还很可爱,比如晚年的启功先生。但也有的老人,脸上写满了一生的纠结。没有一本书会白读,也没有一种因会不结果,希望经过一生的“修行”,我们终能获得从容与淡定。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创造很多财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往很远的远方,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无数个夜晚,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心心相印

(文/于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