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年,寇准遭受了灭顶之灾,趁着宋真宗病重,刘娥将他一贬再贬,在两年多时间里,他被连续贬了四五次。

其实,这是刘娥故意折腾寇准,她先将寇准一路向南贬,一直贬到雷州当司户参军。等寇准刚刚抵达雷州,她又让寇准到北方的衡州当司马。

当时,寇准已经年过六十,根本经不起折腾,等他抵达衡州的时候,身体终于撑不住了,竟然一病不起。

更让人绝望的是,寇准那时候穷困潦倒,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好在他很受百姓拥戴,就有人帮他搭建了住处,但也十分简陋。

1023年十月,寇准因病去世。

临死前,他嘱咐妻子宋氏,要宋氏将他埋葬在老家山西,宋氏就按照他的要求照办,但只走到洛阳,盘缠就花完了,无法再继续前进了。

没办法,宋氏只得将寇准安葬在洛阳,可怜娄准作为一代名相,死后竟然无法魂归故里,读来让人唏嘘不已。

那么,寇准的结局为何这么悲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史上,寇准是个有名的神童,八岁的时候就能写诗,而且水平非常之高,比如: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等寇准稍稍长大了,就以才智超群而著称,而且他饱读诗书,还是个妥妥的大学霸,他参加科举考试,在十九岁的时候就考中进士,堪称人中龙凤。

寇准之所以这么有才华,跟他的天赋有关,当然跟他的家庭背景也分不开,因为他祖上几代都是当官的,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注定他的起点就比别人高。

由于成长之路太过顺畅,而且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了,因此寇准逐渐产生了恃才傲物,天下唯我独尊的性格,一般人在他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对于寇准来说,他就不知道谦虚两个字怎么写,他总是那么尖锐,一点也不懂得遮掩,实在太过锋芒毕露了,人们或许会喜欢他的才华,但绝对不会喜欢他的性格。

对于这一点,宋太宗就深有体会,当初他见寇准敢于直言进谏,而且往往一语中的,就不断提拔寇准,让寇准在二十几岁就成为朝廷高官。

但是,宋太宗很快就吃到了苦头,因为他越是纵容寇准,寇准越是蹬鼻子上脸,有时候宋太宗不太愿意接受他的意见,他却坚持要宋太宗听他的,甚至是对宋太宗动手。

据记载,有一次宋太宗与寇准讨论政务,双方意见不合,宋太宗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寇准却冲上去拉住宋太宗的袖子,将宋太宗硬拽着坐下,一直到宋太宗同意他的意见,才让宋太宗离开。

因为这件事,宋太宗对寇准恨得咬牙切齿,但他也意识到寇准是个忠臣,就没有怪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04年,辽朝萧太后率军攻打宋朝,一直打到了澶州城下,威胁到京城安危,一时间朝野震动,宋真宗也害怕得不得了。

当时,满朝文武大多支持宋真宗逃离京城,宋真宗也有此打算,但宰相寇准是个主战派,他力排众议,要求宋真宗御驾亲征。

这让宋真宗十分为难,就一直没有答应,寇准也不含糊,连哄带骗外加使用点手段,硬是将宋真宗给架到了澶州城的城门楼上。

还别说,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因此士气大振,在随后的战争中多次击败辽军,还射杀了辽军主帅萧挞,萧太后无奈之下只得派人找宋真宗议和。

当时,宋真宗在开战后就紧急撤退到了后方,寇准则留在澶州指挥作战,因此两人不在一个地方。

宋真宗见到辽朝使者后,为了尽早结束战争,就准备同意议和,但寇准得知消息后,认为宋军在取胜的情况下,不能轻易议和,就坚决反对。

当时,很多大臣对寇准将自己送上战场感到不满,纷纷怂恿宋真宗答应议和,宋真宗便下令决心议和。

寇准见自己无法改变局面,就转而支持议和,当时宋真宗派遣曹利用出使辽朝,临走前宋真宗对他说,只要不割地,即便契丹人索要百万岁币,也是能够接受的。

曹利用退下之后,寇准又找到他,还严厉对他说,如果岁币超过三十万,就我要你的脑袋。

这话把曹利用吓得不轻,他抵达辽军大营后,就按照三十万岁币这个底线来谈判,最终与辽朝达成了议和,也就是澶渊之盟。

就这样,辽朝和宋朝各自退兵,双方进入相对较长的一段和平期,这件事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到寇准头上,宋真宗事后也是这么认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寇准的政敌对宋真宗说,说当初寇准逼迫宋真宗亲征,其实是一场赌博,只不过寇准侥幸赌赢了而已,但如果当时赌输了,会是什么结果呢?

宋真宗听完,吓出一身冷汗,认为寇准当初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实在太可恶了,于是开始疏远寇准,寇准的政敌们就更加活跃了,不断进他的谗言。

本以为这样,寇准就会收敛一点,会积极与宋真宗、与同事搞好关系,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但他并没有。

据记载,寇准经常在上朝的时候,与意见不合的大臣争吵,吵得吐沫横飞,宋真宗连声呵斥也制止不住。

时间长了,不但宋真宗越发不喜欢寇准,大臣们也都避而远之,除了他的几个亲信之外,他在朝堂上几乎是孤立的。

这还没完,寇准还将皇后刘娥给得罪了。

当时,宋真宗身体不太好,刘娥趁机把持朝政,这引起了寇准的警觉,多次怂恿宋真宗废黜刘娥,但都因为计划不周而失败,后来还遭到了刘娥的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