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哈密大地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处处都是农业丰收的壮美图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密大枣挂满枝头。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摄

9月20日,在伊州区五堡镇吐格曼博衣村,村民阿不都热西提·玉素甫的枣园迎来大丰收,一串串红彤彤、如鸡蛋般大的大枣缀满枝头。

“都是鸡蛋一样大小的特级枣,每亩随便都是400公斤。”阿不都热西提·玉素甫对10亩枣园今年的产量很是满意。他告诉记者,在哈密市、伊州区、五堡镇林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下,他对枣园实施了科学管理,大枣品质得以很大提升,商品率超过8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航拍五堡镇枣园。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摄

今年哈密市红枣种植面积为5.34万亩。近年来,哈密市通过对果农开展技术培训、创新枣树田间管理、建设林果科技示范园等方式,不断提升大枣品质,同时以科技示范服务为动力,依托10个共2800亩的红枣科技示范园带动,助力枣农提质增收,助推哈密市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航拍五堡镇农户正将采摘的葡萄运到晾干房。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摄

这两天,伊州区五堡镇的葡萄晾干房里已挂满葡萄,五堡镇现有晾干房4000余座,每年晾晒的葡萄鲜果在8万吨左右。

近年来,五堡镇盘活农副产品特色产业园区,吸纳10余家公司、合作社进驻,带动葡萄鲜果及葡萄干产业融合发展,将葡萄产业做成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航拍五堡镇葡萄晾干房。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摄

伊州区五堡镇副镇长伊买尔·如孜说民:“我们积极依托现有晾干房及申请资金在辖区建设和发展晾干房产业,鼓励村民成立合作社,团结发展。同时镇委、镇政府也做好了服务,共同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视频拍摄: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国能

视频制作:杨婷

眼下正是中药材板蓝根收获的时节。在伊州区大泉湾乡黄芦岗村万亩板蓝根种植基地,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秋收景象。哈密市南疆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三象告诉记者,秋收工作自9月16日天始,每天收获在60亩地左右,亩产都在400公斤以上。

“今年,我们村种植板蓝根12000多亩,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伊州区大泉湾乡黄芦岗村村委会副主任马伟刚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村民受益,黄芦岗村通过引进企业、培育合作社、科学规划、循序渐进、逐步推广等方式发展板蓝根产业,让板蓝根从特色产业发展成为重要产业。

今年,伊州区大泉湾乡、二堡镇、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乡镇、园区板蓝根种植面积1.9万余亩。目前,机械化采收面积已超过1万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型采棉机正在采摘棉花。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文堃摄

近日,伊州区大泉湾乡圪塔井村,采棉机在棉田里来回穿梭,吐出一个个金色的棉包,这也标志着哈密市54万余亩棉花机械化采收工作正式拉开序幕。

今年,伊州区大泉湾乡棉花种植面积在19.06万亩。为有效做好棉花机械化采收工作,大泉湾乡提前安排部署,细化各项棉花采收保障措施,确保棉花采收工作顺利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棉包整齐地排列在田间。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文堃摄

伊州区大泉湾乡副乡长候选人阿哈提·克力木说:“我们从石河子等地借调大型采棉机10台,与本乡10台采棉机联合,预计10月底就可以完成所有采收工作。滴灌带残膜的回收工作也将同步开展,为明年春耕春播打好基础。”

视频拍摄: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守尔

视频制作:杨婷

日前,在伊吾县盐池镇阔拉村,4台联合收割机正在伊吾盐池俊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春小麦地里往来穿梭,收割、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气呵成,一颗颗饱满圆润的麦粒装入运粮车。合作社负责人董浩告诉记者,每台收割机每天收割量在200亩左右,计划15天左右收割完毕。

今年,盐池镇的春小麦种植面积近1.5万亩,大部分由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承包,统一播种管理,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全过程机械化作业模式。

伊吾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技术员戚天宝说:“我们从小麦播种到收获一直跟踪服务,目前小麦均已进入收割期,亩产估计超过450公斤。”

编后

农民用汗水和智慧绘就了丰收的美丽图景。如今,随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持续推进,“新农人”不断涌现,他们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实现农业连年丰收,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他们是大地的守护者,是丰收的创造者。

在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我们向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送上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

文|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超

伊吾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吾守尔

编辑|雷慧

责编 | 赵春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