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内容提要: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文字使用复杂,地名用字情况纷繁复杂。从其音来说,存在“古读”“训读”“异读”“俗读”等现象;从其形来说,存在“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特殊(疑难)用字”等现象,使得地名“书同文”的工作道路艰难曲折。本文是对重庆市万州区地名中的特殊用字进行的一次摸底式研究,对其进行逐一考证,可为用字审音定义,实现疑难用字的概念普及,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字工作,推动地名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万州;地名;特殊用字

地名作为基础地理信息,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与深入研究,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巩固国防建设,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交流交往,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对提高行政部门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我国地名用字中依然大量存在认读困难的一批特殊用字,对行政管理和群众使用都造成了一定困扰。“自2000年4月起,民政部、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审定全国政区名称的用字和读音,将重点审定的生僻字界定为两级:未被收录于1988年1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者为‘次生僻字’,未被收录于1988年3月发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7000字)者为‘生僻字’。”2013年6月《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收字8105个,且依据字的通行程度分为三级。此表整合优化了我国近60年来的汉字规范,其数据内容在覆盖前面两表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正;同时又以多个语料库数据作为研究支撑,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因此该表在地名用字研究中常用作汉字的甄别判断。

在本作研究中可见重庆万州地名特殊用字虽然在地名总量中占比较少,但在局部地方有特殊用字凸显的情况。处于山地丘岭的农村居民点名称和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因受到外界影响较小,是其集中生存的区域。此类用字分三种情况:一、生僻字:即人们不常见、不熟悉的汉字,难认且含义晦涩,在本文中特指《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三级字,作为不常用字满足专门领域(地名)的用字需要;二、非通用汉字:指未被收录进《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汉字。这类字多为一定区域内流行的异体字和自造字(方言字),仅于少部分现代字书、方言字(词)典中收录,往往由随意改动其偏旁或字体结构而成;三、使用不明确的用字,即字形混用、方音改写、一名多写等,此类情况往往成组(对)出现。具体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生僻字

【瀼】

“瀼”字万州方音读作[zaŋ42]。《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三级字(序号8258)。万州地名中共计出现23次,如:瀼渡桥、瀼王宫、瀼柱路等,见于瀼渡镇、太白街道、柱山乡。其中以瀼渡镇最多,为21次,占比91.3%。瀼渡镇,位于万州区西南部,是三峡库区移民重镇之一。瀼渡古称“瀼涂”,始见于《水经注·江水》中“江水东迳儴涂而历和滩”,儴涂即瀼涂。明代《正德夔州府志》记载设驿站“瀼涂驿”,后渐成集市。后又因此地设有“渡口”,因此自民国起便谐音衍变为“瀼渡(场)”。

《说文新附·水部》:“瀼,露浓貌。”《玉篇·水部》(p.354):“瀼,露盛皃。”此字本义为露水茂盛之意,多叠用,音ráng,《广韵》汝阳切。如《诗·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瀼瀼。”除此之外还有二义,一是读作nǎng,波浪开合貌,即水波涌动之意。二是读作ràng,指流入江河的山溪水《汉语大词典》(p.215)。《正字通·水部》(p.1275):“瀼,夔州涧水横通山谷间,市人谓之瀼。”西南官话中,蜀地称通江的山涧溪流为“瀼”,并分其左右称之为瀼东和瀼西。今天重庆市部分区县:万州区、云阳县、奉节县等地区以“瀼”为水名、地名者甚多,此用法和读音于今天也大体为共识。

此外,“瀼”字还有另一种民间说法,即其原字应写作“獽”。

“獽”字音ráng,《广韵》汝阳切。《说文》无,《字汇·犬部》收录了该字,但仅注音“汝羊切”,无释义。《类篇》(p.360)《康熙字典》(p.1724)《中华大字典》(p.1289)等字书中均释义“獽”为兽名,实则还有另一含义,即少数民族名称。《汉语大字典》(p.1478):“古代对西南一少数民族的蔑称,该少数民族多分布于今四川省和重庆市。”《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土地山险水滩,人多戆勇,多獽、蜑之民。”《隋书·南蛮传》:“南蛮杂类,与华人错居,曰蜒,曰獽······随山洞而居,古先所谓百越是也。”综上,“瀼”本字也有作“獽”一说,为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名称,而瀼渡(驿)则为獽人聚居之城邑”(陈勃,2011)。

【坉】

“坉”字音tún,《广韵》徒浑切,万州方音读作[t‘uən21],《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三级字(序号6574)。万州地名中共计出现2次:斑竹坉、偏达坉,两地均属郭村镇农村居民点名称。据地名资料记载,“斑竹坉”因其主要植被“斑竹”和具体地形地貌而得名;“偏达坉”因其较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具体地形地貌而得名。但以上均未对“坉”字所指地形地貌单独释义。

《说文》无。现今“坉”字读音有二,一为tún,《集韵》(p.142):“坉,田陇。”表示田垄。读此音时,“坉”字还有“用草裹土筑城或填水(《康熙字典·土部》p.525)”和“寨子(《汉语大字典》p.453)”的意思,郭村镇地处平坝,地势南部较北部略高,耕地面积较大,但“斑竹坉”“偏达坉”所指并非田垄,而是指村落,这与“寨子”一说大同小异。

另外,“坉”字音dùn时为填塞;混沌之意。《康熙字典·土部》(p.525):“填塞也。”《集韵》(p.142):“坉,塞也。”另外,《汉语大词典》(p.2782):“同沌,混沌。”即亦有形容词用法。

综上,“坉”读音有二,含义众多。归结起来,作动词:①表用草裹土筑城或填水,读tún。②填塞,读dùn。作名词:①田陇②寨子。作形容词:①混沌,模糊不清。②水流湍急貌。但在万州地名中,作为自然村落名称使用。

【楒】

“楒”字音sī,万州方音读作[si55],见于万州龙驹镇农村居民点的名称:楒栗树。《通用规范汉字表》属于三级字(序号7639)。

该字出于《集韵》(p.52):“相楒木名,通作‘思’。”《广韵》(p.59)“息滋切”,以为“楒”即“相楒木”之意。《说文》无。《龙龛手鉴·木部》(p.313):“音思,相楒,木名。”在今天看来,“楒”为豆科类植物,即“相思树”(《汉语大字典》p.1340)。叶为羽状复叶,花为蝴蝶状,籽为红色,亦可称作“红豆树”。

其字形虽然简单,但作为木名并不常见。分两种情况:其一,部分知晓“楒栗树”者,仅知其音,不知其形,且在写读过程中以“思”为本字。其二,人们通常在认识该字时,单取其偏旁“思”进行认读,虽读音相同但对该字实质并未真正掌握。

【楩】

“楩”字音pián,万州方音读作[p‘ian21]。见于罗田镇的农村居民点名称之中:方家楩、肖家楩。《通用规范汉字表》属于三级字(序号7641)。

《说文》无,《广韵》(p.139):“木名。”《集韵》(p.168):“楩,木名,似豫樟。”“豫樟”同“豫章”,《神异经》中曾写道“东方有豫章树,高千丈”,是枕木和樟木的并称(《汉语大词典》p.14007)。又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枏豫章”,颜狮古注:楩,即今黄楩木也。《类篇》(p.203)、《康熙字典》(p.1290)、《中华字海》(p.765)、《汉语大字典》(p.1341)、《中华大字典》(p.1199)等释义同。

“楩”,作为古书上的一种南方大木,现难以考证其具体信息,但此树高而厚重,质地坚密,因此常被百姓所用,或为棺椁,或为柱梁。“宗溟虽圳浍,成厦必楩柟”,其品种树木之优良特性也随后引申出“栋梁之材”的比喻意思。

万州两处含有“楩”的地名,皆以清初时期有方姓、肖姓居民住于此处的缘由而命名。“楩”字体现了特有的自然植被,但由于其生疏少见,外乡人对该字往往选择部分偏旁进行认读;或在口口相传中读准其音,但无法辨识和书写正确用字。

【垴】

“垴”字音nǎo,万州方音读作[lau42],见于万州恒合土家族乡的纪念地名称之中:余古垴黄氏墓。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属于三级字(序号6826)。

《说文》无。此字于万州表示“小山头”之意,《汉语大字典》(P.474)释义该字多存在于方言之中,表“山冈、丘陵较平的顶部”,一般于地名中出现。例如:河北省的“坛唐垴”、江西省的“高虎垴”等,《中国地名通名集解》(P.96): “垴,<方>山丘,山岗,山坡的最高‍处。”在地名中既可以指具体的山峰,也用作山名和丘陵名,甚至在自然村落名称中也有使用。《汉语方言大词典》(p.3820)中也有土堆、山丘、山顶之意。

“垴”作为“堖”的类推简化字,部分字词书存在交叉收录的情况。《广韵》(P.302):“堖,头腦。奴皓切。”在《汉语大字典》(第一版)(P.469)中“堖”除上述“小山头”之意以外,还等同于“脑”。考证“脑”字,《广韵》(p.302):“脑,同堖。”《汉语大字典》(P.2252)“脑”字除了表示“头脑”相关释义外,也指“物体的中心部分”。《中国地名通名集解》(P.96):“脑,物体的中心部分;自然地理实体的顶部。”在地名中也用作山峰名称分布于我国众多省份,其中特指山峰顶部、山头含义的地名比比皆是。如此一来,也反向印证了“垴”字所指含义。即表示山或丘陵的顶部,如:山头、山岗。“余古垴”也正是此类地形,后有黄姓先祖葬于此处,故名“余古垴黄氏墓”,其地理选址及设计纹饰对考证当地清代时期的丧葬文化有一定价值。

【溁】

“溁”字音yíng,《集韵》维倾切,万州方音读作[yn21],见于万州李河镇的公路名称之中:溁溪路。《通用规范汉字表》属于三级字(序号7556)。

“溁”字为“濚”字的类推简化字,一般多见于地名之中,如湖南长沙的溁湾镇。大部分工具书收录了“濚”字。《说文》无。《集韵》(p.241)及《类篇》(p.405)中“濚”“濴”“瀯”“瀠”四字同,指水回貌和流水的回波,并谓之重音字;其中“瀠”为“濚”字的俗写。此结论为大部分字词书之共识。此部分以“濚”字为主要考察对象,但对其余相关字亦逐一考释,以把握其关联:

“濚”字共有二义。其一《康熙字典·水部》(P.1560)同“瀯”,表示流水回旋貌。其二《玉篇·水部》(p.357)“溁”“濴”同指“水泉貌”,表示水泉向上涌动之态。

“瀯”字音yíng,共有三义。《说文》无。《字汇·水部》(p.574)“濚”与“瀯”同,《玉篇》(p.357):“瀯,音营,水洄。”《集韵》(p.241):“澴瀯,水回貌。”其一是特指水流回旋的样子。其二为“小水”意,即池水,如:渟瀯。其三,柳宗元《永州八记》:“瀯瀯之声与耳谋”,指水声。

“濴”字音yíng,《广韵》余倾切,《说文》无。《类篇·水部》(P.405):“回波曰濴。”《广韵》(P.191):“波势回貌”。也指水波回旋的意思。常以“濎濴”形式出现,表示细小的水流。

“瀠”字音yíng,共有二义。其一,《玉篇》乌迥切,音莹,与“濙”同(《康熙字典》p.1571)。指代小水,即池水。其二,《集韵》维倾切,音营,与“瀯”同,表示水流回旋的样子。

综上,“濚”“濴”“瀯”“瀠”四字意思基本一致,均有水流弯曲,水波荡漾的含义,同读作yíng。万州李河镇的“溁溪路”,因穿过溁溪而命名。溁溪由北向南,潆洄曲抱,因溪水呈现出颇有特色的回旋貌而命名。其具体地形地貌结合上述字书含义考证,“溁”既为流水曲折回旋的样子,也特指水波涌动之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非通用汉字

【丱】

“丱”字音guàn,《广韵》古患切,万州方音读作[kuan215]。《通用规范汉字表》中未收录此字。见于万州甘宁镇:“冠丰(丱峰)”,相关地名有:冠丰村、冠丰大队、冠丰村民委员会、冠丰水库等。此地名原为“丱峰”,后因“丱”字生僻少见,故谐音为“冠峰”,后又进一步谐音为“冠丰”。

《说文》无。《诗·齐风·甫田》:“总角丱兮”。毛传曰:“总角,聚两髦也。丱,幼穉也。”《康熙字典·丨部》(p.167):“音惯。同卝。”该字本义为古代儿童头发束成两角的样子。《字汇·丨部》(p.76):“束发如两角貌。”《中华字海》(p.27):“音惯,儿童束的上翘的两只角辨。”《汉语大字典》(p.60):“旧时儿童束发如两角之貌。”众多韵书、字书释义同,“丱”为象形字,可谓地名汉字中形义贴合性特征之典范。

究其地名用字缘由,只源于此镇中有座大山,外形酷似小孩子高高扎起的羊角辫,因此用字为“丱”;无论其意、其形均为小儿发辫貌,也即最早时期为此地命名的原因。但由于“丱”字生僻少见,不仅许多外地人,甚至本地人对此字读音都十分陌生,进而在随后的流传中用“冠”字代替。一为“冠”字谐音,不改变读音的情况下在书写和认读时较为便利;二为“冠”字有顶端、向上之积极含义,“丰”又增添丰收、丰富之吉祥色彩,故更名。但笔者认为此举不妥,“丱”字从含义来说表儿童发辫,“冠”字多指头上的发饰、帽子;从字形来说,“丱”像儿童两只上翘的发辫,且与山峰外形一致,体现此地以自然地理实体为命名之由。“冠”虽易读写,但违背了此地命名的初衷,古老地名的含义由此割断。二者“形有异”且“义有别”,从历史文化传承角度看盲目更名弊大于利。

“”字音piǎn(亦有方音为biǎn),万州方音读作[p‘ian42]/[pian42],在万州地名中共计出现7次,遍布万州6个乡、镇,均是作为通名使用。例如:黄泥(共4个)、大河、小河、汪家。“”字为典型的方言字,《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均未收录此字,即使大部分字词书有所收录,也仅是举例部分地名,并无详细释义。

《中国通名集解》(p.12):“音biǎn,傍山临沟较平缓的狭长地带,一般为山间小径所经处。用作山的名称,亦用作自然村落名称。”经考察“”字于万州地名所指有两种含义,读音均为piǎn,不读biǎn。一种是长条形的低矮平地。如:分水镇“黄泥”、李河镇“黄泥”、分水镇“黄泥”、九池乡“黄泥”,因该地土壤系黄泥粘土而得名。此含义的地名亦多出现于川渝一带,有的甚至特指为“沿河”的长条形平地。例如:走马镇“小河”即是指小河边的一片低矮平地;余家镇“大河”,是因此处有河水流经。类似情况还有重庆市境内的“长河”(《汉语大字典》p.502),四川省境内的“铜河”“长河”(《中华字海》p.235)等。

另一种含义为山坡。《汉语方言大词典》(p.5884):“,山坡,多用于地名。”在田野走访中发现未收录进万州地名资料的还有众多称“”的小地名,意思为小山坡上坡度较缓,较平坦的地方,龙驹镇、白羊镇、长岭镇等都有此类情况。

综上,“”字使用范围不广,以川渝地区居多,这与独特的自然地理实体相关联。万州属于长江上游下段,山脉居多,河流横贯。“”字于万州指长条形的低矮(沿河)平地,也指山坡上的小块平地。“”字从土,从扁,笔者认为其应属形声字;“土”表类,“扁”表声,展示地貌同时亦反映了地名汉字形义贴合的特征。

【垉】

“垉”字音“páo”,万州方音读作[pau42],在万州地名中出现4次:转垉坵、棉花地垉、大峰垉、大垉佬,其中有2次是作为通名使用。分别位于万州区走马镇和新田镇,两镇相接位于万州区南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通用规范汉字表》《辞海》等皆未收录此字。

此字于万州地名中为山丘、山包之意。《龙龛手鉴·土部》(p.191):“步交反。”《中华字海》(p.223):“音袍,义未详,见《龙龛》。”绝大多数工具书仅注音,未释义。在万州方言音中此字读bǎo,《中国地名通名集解》(p.9):“方言。山头;山丘。作为自然村落名称,主要分布于我国华东、西南等地区的部分省。”其中就以四川省万县(今万州区)“寨垉”为例。

“垉”仅在方言中出现,可基于其具体地形地貌,以及收录该字工具书释义情况综合讨论。走马镇和新田镇两镇相连,位于万州南部。新田镇地处深丘浅山地带,其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众多,山峦交替。走马镇则地处老屋山山脉,地势为西高东低,地形也主要以山丘为主。“垉”字仅出现于这两个镇的地名之中,字形构造与其具体自然地理实体有所关联。

论“垉”字地名由来,走马镇“转垉坵”,是因为此地地处一块包地;走马镇“棉花地垉”,因为此地有较多山包种植棉花;走马镇“大峰垉”,因为此地有较多山包,“峰垉”实为“峰包”,即山峰上端突出部分,也可叫作山包;新田镇“大垉佬”,也是因此地有一土垉。四个地名从命名依据看均以其所处地区地形地貌命名,有较大的共通之处;且其地貌皆是由于此地有山头、山包类型的自然地理实体。至此,印证了《中国地名通名集解》中关于“垉”字为山头,山丘之意的说法。

李如龙《地名与语言学论集》(1993,p.202):“有些俗字本字未明,而且已经广泛通行,有的还收入字典,这类地名专用俗字(或称方言字)看来应该保留,其注音可按方言语言和普通话标准音的对应规律折合。”辽僧行均所撰《龙龛手鉴》,多收佛书俗字,亦是最早收录“垉”字者。笔者认为“垉”字于各字词书中无详细释义是因为该字属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土俗字,在某一时期或具体社会环境中使用普遍,但不合乎汉字规范,仅流行于民间。不但一般字书上释义未详,甚至没有收录,就连方言韵书都无法查询。百姓根据自身对其生活环境的认识和经验,认为此处为“由泥土而筑成的山包”。“土”表意,“包”表声,故而在随后的沿用和记录中将该地形称为“垉”,读作bǎo。

【礅】

“礅”字音dūn,万州方音读作[tən55],在万州出现于走马镇和熊家镇的农村居民点和纪念地名称之中,如:石礅庙、石礅寺、礅石桩。《通用规范汉字表》未收录。

《说文》无。《集韵》(p.141):“礅,石可踞者。”《汉语大字典》(p.2630)中“礅”与“”同”,即可供人蹲踞的厚而粗大的整块石头。《康熙字典》(p.2003)、《中华字海》(p.1035)《现代汉语词典》(p.332)等释义同。万州具体地名“石礅寺”“石礅庙”“礅石桩”三地均有巨大整石,因此同以自然地理实体为命名依据。该字反映出万州多山石泥土的自然环境,但根据汉字整理与规范,“礅”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有所收录,但未收录到《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由此可见其已不属于现今通用的规范汉字,多由“墩”字替代,例如“石礅”改为“石墩”。

【灢】

“灢”字音“nǎng”,万州方音读作[laŋ21],在万州见于甘宁镇的公路名称:灢河路。《通用规范汉字表》未收录。

《说文》无。《广韵》(P.314):“奴浪切。泱灢,水不净。”《集韵》(P.417)及《类篇》(P.411)《正字通》(P.1280)《康熙字典》(P.1580)皆引此说。“灢”字本义为水浊貌。《字汇·水部》(P.518):“泱灢,浊也。”该字为非通用字,较为生僻,使用时多以词组出现,如:泱灢。因其字形复杂,且与“瀼”字相似,故人们认读时不免误读为“瀼”字,或就其偏旁“囊”字认读。万州区甘宁镇的“灢河路”因途径“灢河”而命名,“灢”字反映了该河流含泥沙量大,水质浑浊的水文特征。

【墱】

“墱”字单用时读作dèng,《集韵》丁邓切,万州方言读作[tən215],《通用规范汉字表》未收录。该字在万州地名中共出现106次,分布于32个乡、镇、街道中。作为通名用字出现78次,其中以白羊镇最多为10次,占比12.82%。在工具书中释义有三:一为小坎。《玉篇·土部》(p.31):“墱,都倰切。小坎也。”二为台阶。《集韵》(p.252):“墱,飞陛谓之墱。”三为泄水之处。晋左思《魏都赋》:“墱流十二,周源异口。”李周翰注:“墱,级次,泄水之处,言有十二也。”“墱”字于万州地名中有两种意思,一是自低处向高处的坡道,二是台阶,读作dèng。根据《万州区志》记载,万州区境地貌多丘陵、低山、中山,山脉和山岭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约91.5%,地势垂直且立体,自然形成的层级地貌众多。此外出于生活需要,人们在山岭丘陵上由低向高建造石级、阶梯的平整地块,以供通行或是劳作亦是必然之举,土地利用也呈现出显著的垂直性特征。“墱”用字之多,涉及区域之广泛,也恰好反映了万州地形地貌特色,体现了山区人民生活及劳作方式。“墱”字用作叠音“墱墱”时读为dēng,《集韵》:“都腾切,音登,表筑墙声。”因在万州地名中不涉及,此处只讨论其单用时的含义。

“墱”与“磴”音义俱近,为同源字,表示台阶或梯级。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隥,登陟之道曰隥。亦作墱。”《集韵》(p.610)中“隥”“嶝”“磴”同。《正字通·阜部》(p.304)中“隥”亦作“嶝”。《汉语大字典》(p.4476):“隥,同‘磴’,阶梯,石级。”现今万州地名中的“磴”与“墱”所指皆有“台阶”“层级”之意。由于万州地形沟壑纵横,平行岭谷相间,先民自古借山而居,在生活劳作过程中开凿了犹如台阶状的石阶或土坡。一般此类地形较为平坦,视野开阔,符合居住或农耕的条件,故二字反映了独特的地貌特征。“磴”作为形声兼会意字,与石紧密相关,“墱”则与土相关。因此在万州区地名通名用字中,表现的自然地理实体也略有差异。例如:罗田镇“下二磴”,地势海拔约500米,地形分为两层,远观犹如台阶(石磴)一般,故名;郭村镇“长磴”,因此地曾经有共四十几步的石磴子而得名。再如:新田镇“割草墱”,此土墱植被茂盛,曾常有人于此处割草而得名;长滩镇“青杠墱”,此处原泥土肥沃,生长青杠树较多而得名。百姓历来重视宗族血缘关系,因此也常将姓氏文化与地形地貌结合:龚家磴、张家磴、汪家磴;王家墱、金家墱、下黎家墱等。“磴”“墱”二字不仅体现出万州地貌特点,也将人们的居住劳作习惯、思维认知情况反映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使用不明确的用字

【坵】【丘】

“坵”字音“qiū”,万州方音读作[tɕ‘iəu55]。在万州主要出现于罗田镇、走马镇、高峰镇、五桥街道的农村居民点名称之中,如:千坵塝、罗盘坵、转垉坵、当坵。《通用规范汉字表》未收录。

《说文》无。《集韵·尤韵》(P.255):“丠,或作丘,亦书作坵。”《正字通》(P.390)《康熙字典》(P.529)《中华字海》(P.223)皆曰“坵,俗丘字”二者意同。“丘”为象形字,《说文·一部》:“丠,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一,地也,人居在丘南,故从北······一曰四方高中央低为丘。古文从土,。”根据上述意,“坵”为“丘”之俗字,且本字写作“丠”。《汉语大字典》(P.18)《汉语大词典》(P.510)《中华字海》(P.17)等字书对于“丘”的释义繁多,按意义类型分,除了有“自然形成的土山”“高地”;还有外观类似于小山状的隆起物,如“废墟”“坟墓”等;以及形容词意义,如“大”“空”等含义。《龙龛手鉴·土部》(P.190)还谈到:“坵,<玉篇>云:小渚也。”即水中小块陆地。《汉语大字典》(P.18):“丘,古代区划田地、政区的单位名。”即一块田地为一坵。可见“丘”的含义还有划分了区域的田地,小洲。另外还有“村落”的意思。

“丘”含义众多,但根据万州地名实际情况,“丘(坵)”含义为两类:一是高度小于山的隆起地貌(《中国地名通名集解》P.110),如:走马镇的“转垉坵”,因此处有一包地,故名;二是田地,如:高峰镇有一地名为“当坵”,只因此处曾有一块约二十八亩的大田地,故名;罗田镇“千坵塝”,也因此处远观良田众多且排列有序,故名。

万州地名中“丘”字出现80次,36次是作为通名出现;“坵”字出现共6次,3次是作为通名出现。根据《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坵”作为“丘”的异体字应淘汰。但目前万州“坵”字仍在继续使用,常与“丘”字互为通用。这部分地名主要出现于地名标准化未全面普及的农村居民点名称中。因为长期以来受外界影响不大,该地古老地名得到较好的“保留”,且有“千丘榜”“千坵塝”“千丘塝”等同音地名共存,极易造成混淆。我们可以在看到其用字不规范的同时,亦可瞥见我国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也找到日后地名规范工作的重点领域。

【家】【窖】【告】【高】

自夏朝分封制开始,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就根深蒂固于中国人脑海中,因此以宗族姓氏为地取名颇为常见。万州以宗族姓氏命名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百姓一般意义上的以同姓氏者聚居以外(如白羊镇“姜家湾”、甘宁镇“晏家院子”、罗田镇“轩家坪”等),另有重要原因,即与“移民”有关。无论是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还是20世纪九十年代的“三峡库区移民”,万州地名中无处不存在着厚重的移民文化。人们在浩浩荡荡的“迁徙”过程后扎寨定居,多以自身宗族姓氏为该地命名。万州以“姓氏+家+通名”形式的地名,一半以上都与“湖广填四川”关系密切,且这类名称多见于农村居民点名称中。例如:长岭镇“熊家湾”、分水镇“龚家咀”、太白街道“宋家祠堂”等均是因熊姓人家、龚姓人家、宋姓人家在明末清初的湖广入川时期,于此地落户而形成的地名。“家”在普通话中读[tɕia55],万州方言中部分读[tɕia55],也有部分读[ka55]。

除此之外,在万州方言中“家”还有不同的表达形式。

首先是“窖”字,其篆文写作,为洞穴,为告,即向神灵祝祷,造字本义为将贡品放入地穴以祭告神灵。《说文·穴部》(p.264):“窖,地藏也。从穴,告声。”为储藏物品的地穴,后有引申为动词“埋藏”之意(《汉语大字典》p.2292)。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在房屋下建地窖以存放食物或器皿的习惯,甚至作为地下室供人居住,尤其农村更为常见。“窖”在普通话中读[tɕiau51],万州方言中读[tɕiau215]/[kau215],表示“家”的含义时一般读[kau215]。地名构词形式为“姓氏+窖+通名”或“姓氏+窖”,此类型地名共计有87例,遍布29个乡镇街道,据地名志记载均是因有该姓氏的人家居住而得名。长滩镇有一处唐姓人家居住的院子称“唐窖包”,因其地处山包而得名。据《唐氏族谱》记载,唐国衿为湖广填四川时迁入,其玄孙唐发春之子迁居到唐窖包,修建大院供唐氏子孙居住。另外,响水镇“张告弯”,因清代有张姓人家居住此弯而得名,后经规范改为“张家弯”。类似地名还有“毛窖”“江窖”“陈窖”“杨窖”“钟窖”“刘窖湾”“李窖湾”“杜窖槽坊”“汪窖院子”“翟窖湾”“牟窖大坪”“付窖院子”等。笔者认为,“窖”本指地窖,从而泛指地窖以上的整座房屋,或整个家族生活的地方;再加上其读音在万州方言中与“家”相似,故两者表达同一含义。“窖”字另一个有特色的用法为:长滩方言读作[tɕiau215],与“校”同,表示瞄准。长滩镇“窖靶石”,因此院子清朝时期为安置靶场以供骑马射箭之地,又由石板铺成,“窖靶”即瞄准靶子。

其次是“告”字,地名构词形式为“姓氏+告+通名”或“姓氏+告”;“告”在普通话中读[kau51],万州方言中同“窖”,读[kau215]。白羊镇“陈告弯”,据地名志记载是因明末湖广人入川时,有陈姓人家在此居住,并在一石岩上刻有“陈告弯”三字,故名;响水镇“王告沟”,因清代王姓人家居住在此沟而得名,后经规范改为“王家沟”;分水镇“李告院子”,因此地有李姓人家修房居住。类似地名还有黄柏乡“马告坪”、甘宁镇“王告院子”“牟告沟”、恒合土家族乡“金告”等。根据地名志资料,凡上述形式的地名,均指某一姓氏人家所居住之地,因此笔者认为万州地名方言中“告”通“家”。

最后是“高”字,地名构词形式为“姓氏+高+通名”或“姓氏+高”,“高”在普通话中读[kau55],万州方言中也读[kau55],与“窖”“告”相似。地名构词形式同样为“姓氏+高+通名”或“姓氏+高”,此类型地名共计有10例,遍布5个乡镇街道。双河口街道“潘高塆”“潘高梁”“何高塆”;燕山乡“阎高包”“胡高坪”“汪高包”;长岭镇“蔡高包”;长坪乡“江高”;长滩镇“杨高塆”;陈家坝街道“崔高包”等等。根据地名资料统计,“高”同样指某一姓氏的人家所居住的地方。

虽《汉语方言大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国民间方言词典》《四川方言词典》等方言辞典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本文认为“家”“窖”“告”“高”四字作为地名在万州方言中都表达“家”的含义。原因有五:其一,无论是二普地名资料还是万州地名志对于四字的释义都相同,地名普查和地方志编写都是经过政府部门参与,可见从权威层面讲此地名释义较为可靠。其二,从方言读音看,四字分别为“家[ka55]/[tɕia55]”“窖[kau51]”“告[kau51]”“高[kau55]”,极为相似。尤其万州话中四字若处于第二个音节,在连读时会由四声变为一声,即在地名中四字读为“家[ka55]/[tɕia55]”“窖[tɕiau215]/[kau55]”“告[kau55]”“高[kau55]”,读音就几乎一致了。因此在口口相传中,百姓(尤其是文化教育普及度不高的农村地区)在书写地名时会出现误用、混用等现象。尤其在80年代的地名审音定字工作中,基于“从俗从众”原则,有关部门也会将此类地名现象纳入地名录中继续沿用。其三,“告”“高”与“家”意思上本无直接关联,但“告”在方言中也有藏东西的地洞的含义(《汉语方言大词典》p.2705);“高”在万州方言中指农村土坡土坎,有“以此为界”之意,用于姓氏后可表示为某姓氏人家居住而划定的区域;由此看来“告”“高”意思与读音极其相近,因此应是作为“方言通假”现象的混用书写;“窖”则是由具体地窖而泛指整个家族,与“家”同指。其四,在地名标准化的趋势下,地名的不规范现象得到纠正,响水镇“张告弯”改为“张家弯”就是很好的例子,从“告”改写为“家”,所谓正字即正音、正义,纠正不规范的同时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两字含义一脉相承。其五,在走访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当地居民、族谱资料以及湖广填四川时刻在石头上的名字,都可以较好的证明以上说法。

作者:陈诗雨

来源:《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

2022年第2期

选稿:耿 曈

编辑:杜佳玲

校对:朱 琪

审订:汪依婷

责编:王玉凤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