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是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作为首提地的杨浦,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生活青春涌动,一起来感受这座越来越“YOUNG”的人民之城……

人民城市新实践,文化与日常生活融通共生,在杨浦“文化秀带”,文化场域不断“延伸”出“新起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在看什么书?”园区内,出版人、学者、作家等书籍的“幕后工作者”走到“台前”,分享写书、做书、读书、卖书的趣事。妙趣横生的阅读推广活动,是中信书店上海首家主题店落地杨浦的“开场秀”。书店与园区再次“牵手”,多元生动的“文化新空间”拔地而起;今春,她在“家门口”拉近了与昆曲的距离,今秋,2024年秋冬演出季如约而至。两年,因“剧”而“聚”,未来,因“聚”而“变”,市民身边的“无边界剧场”正在“徒步行走”,攀登“戏剧山谷”……

杨浦“文化秀带”,如何成为“生活栖息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店与园区再次“牵手”,多元生动的“文化新空间”拔地而起

图书承载着文化场域的起点,当这个起点“延伸”到创新园区,将构建出怎样一个多元生动的“文化新空间”?

“最近在看什么书?”近日,江湾里MEET678园区(以下简称“江湾里”)内,出版人、学者、作家等书籍的“幕后工作者”走到“台前”,分享写书、做书、读书、卖书的趣事。妙趣横生的阅读推广活动,是中信书店上海首家主题店落地杨浦的“开场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焦“Z世代”的文化喜好和生活习惯,除了琳琅满目的书籍,还为市民读者提供书展、文化沙龙、分享会、市集、展映等“立体化”体验……“足够年轻”、活力四射,可谓中信书店江湾里店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每本书犹如一扇新的门,打开它仿佛就能寻到神游远方的路。书店致力于为园区提供一个探索知识、获得灵感、疗愈心灵、链接彼此的场所。”书店相关负责人介绍,“文学的岛屿”主题区,由“从母语出发”“向近处航向”“发现新大陆”“寻找现代心灵”四大板块组成,用一整层楼打造了一个属于文学的“流动的盛宴”。此外,书店策划了“思想书架”,以“把自己作为方法”“何为良好生活”“最小单位的重建”为讨论话题,提供人文社科类主题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店的二层则是动漫主题店——谷知谷知,动漫爱好者可在此获得一站式专属综合体验,未来这里将逐步集合热门IP周边产品、精选国内外ACG图书等,营造一个漫迷互动、寻找同好的“社区”。

曾几何时,“十里洋场,霓虹闪烁”是上海,“街里街坊,弄堂记忆”也是上海。“海派”一词从最初就有开放包容之意,古典、雅致,国际、现代,“海派文化”形成了“纷繁复杂却万殊一体”的风格。

以“上海,侬好”为见面语,中信书店开启了上海首家主题店,店内,“致敬海派文学——他们在上海写作”书展同步开幕,从清末民初的通俗文学热,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感觉派”、“鸳鸯蝴蝶派”、创造社和左翼文学……市民读者跟随海派作家的脚步,找寻关于上海的文学记忆,探索城市与文学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杨浦,书店与园区的“牵手”,并不是第一次。

建筑外形酷似集装箱,远远地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就能看到一列列书架上层层叠叠地摆着各类书籍。在休闲区,可以点上一杯咖啡,再搭配一块蛋糕,尽情享受午后时光,中信书店长阳创谷店,已经成为长阳创谷上班族繁忙工作之余的“栖息地”。

在长阳创谷工作的陈女士说,她很喜欢阅读,在这里可以漫无目的地闲逛,抽出自己感兴趣的书,翻翻看看,喜欢就买下,实体书店给人的感觉很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彼时,中信书店落户长阳创谷这样的科创园区,是实体书店的一次创新尝试。这次落户江湾里,又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将与作者朋友们、出版社、文化机构和社会各界伙伴携手,共同推动在上海、在杨浦的文化传递和服务,”书店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度参与城市文化运营,与城市共同成长’一直是中信书店的基本理念,希望从江湾里店出发,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找寻美好的思想和生活。”

因“剧”而“聚”,“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春去秋来,“戏剧丰收季”如约而至

市民杨女士是“90后”,对于昆曲,她的感受是“既熟悉又陌生”。今年春天,杨女士在“家门口”拉近了与昆曲的距离。“熟悉的是它是传统文化艺术瑰宝,陌生的是从未在剧场内好好地欣赏过它。很荣幸这次获得了《草庐记·花荡》的公益票,第一次在家门口的YOUNG剧场欣赏昆曲,我非常高兴。”杨女士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春去秋来,YOUNG剧场2024年秋冬演出季“接踵而至”。记者获悉,2024年秋冬演出季为期四个半月,聚焦剧场自主策划的2个节展——第三届“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第二届“秋是国际戏剧季”,共计将推出34台近100场风格各异的舞台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来自德国、英国、法国、巴西、西班牙及中国的8台29场好戏陆续亮相“秋是国际戏剧季”,涵盖话剧、舞剧、偶剧、独角戏、诗歌舞蹈剧场等多种戏剧形态——

英国传奇舞团阿库·汉姆舞团的最新力作《丛林之书·再构版》,是开幕演出,该剧以全新视角,再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广受欢迎的同名经典;

德国柏林邵宾纳剧院时隔6年重回上海,带来著名导演托马斯·奥斯特玛雅的代表作《哈姆雷特》,以及欧洲名导米洛·劳与瑞士影后乌斯娜·拉蒂共同编创的《每一个女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用舞蹈来‘翻译’诗歌。”诗歌舞蹈剧场《万吨月色》由中国著名当代诗人余秀华、英国阿库汉姆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导演法鲁克·乔杜里以及孔雀舞团强强联手,融合诗歌、舞蹈和视觉设计的语言,探索所有人身上的二元性和矛盾性……

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2022年由YOUNG剧场和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共同发起,GOAT由“Greatest Of All Time”首字母缩写而成,“构特别”取“突破边界,构新求变”之意,旨在激发新生代中国戏剧人的创新能量。

今年,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于9月6日开幕,仍保留三大固定板块:戏剧在场、戏剧在读、戏剧在谈。《波兰火车》《普罗米修斯实验》《我们正在XXX跳舞》《麦田上华盖山的大笨象滑梯》4部新锐佳作入围今年“戏剧在场”单元。

除此之外,本届特别设置“戏剧在构”单元,让创排中的佳作以片段形式展演,提前搭建与观众、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平台。

徒步“无边界”,因“聚”而推动“变”

YOUNG剧场由曾经的杨浦大剧院改造而来,“年轻力”“无边界”是它的鲜明标签。今年9月,YOUNG剧场已经迎来“两周岁生日”。两年来,YOUNG剧场共推出超过400场演出、超过300场活动,观众总人次从第一年的8.3万增至第二年的14.7万;核心观众人群超六成为90后,平均年龄在30岁出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里,戏剧内容占比达七成,引入优质剧目的同时,通过组合、策划与包装,激发活力、创意,形成一个个独特的内容和节展品牌——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秋是国际戏剧季、“出乎艺料”美食艺术节、“昆曲正YOUNG!古典新欢花雅周”……通过内容、品牌和市场整合策划,聚焦目标人群,YOUNG剧场在竞争激烈、定位细分的上海演艺行业,尝试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为杨浦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之一,YOUNG剧场还积极构建与区域的联结方式——打造“杨娃娃”“杨克勒”“杨声器”“开放剧场”等艺教品牌;同时与杨浦区图书馆共同开设戏剧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YOUNG剧场与区少年宫、区少科站签署“社会大美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美育浸润”行动方式。

两周年之际,YOUNG剧场还发布了两项计划——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开启三年合作,打造“哲学+戏剧”公共美育课堂。9月8日,双方联合打造的首个活动——“哲思·戏剧·青年”哲学与艺术公开讲坛,在剧场开放日亮相;与“内里百货”共同开启“开放剧场”文商融合营造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场地,因“剧”而“聚”,更需要因“聚”而推动“变”。2024年秋冬演出季的主题为“徒步行走”。YOUNG剧场将剧场体验比作脚踏实地的徒步之旅:在缓慢而迂回的行走中,用低限的速度与古典主义的姿态,穿越美学景观与理念山谷,探索多样化的声音和愿景。

“两年,对我们剧场来说,其实只是一个开始。两年来,我们没有选择奔跑,而是选择徒步行走,脚下的路不一定平坦,但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YOUNG剧场总经理王洁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张辰霏 奚宇轩

图片为资料图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