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代故事
0.引文
前老板过世、公司总部已经成了自己的禁脔,彼时的李嗣源是不是可以安然入睡了?恐怕还不行!
即便不考虑李继岌手里还握着一支七十天速平前蜀的帝国精锐;天知道后唐境内还有多少人依旧忠于李存勖?还有多少人在暗戳戳地等着李嗣源犯错,以便浑水摸鱼?
如果李嗣源不能尽快搞掂局面,这些麻烦会急速成长,变成连他这个势力最大的权臣都驾驭不了的难题。
这,就是本文要聊的情况。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1.将侯益打造成自己的“马骨”
李嗣源刚到洛阳,屁股还没坐稳,之前的部下侯益就跑到他的面前,演出了一场负荆请罪的大戏。
侯益,平遥人,前直指挥使。侯益原本跟着李嗣源前往邺都平叛,结果自己的领导被叛军劫入邺都。侯益既无力平叛,又不愿投敌,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了。
尽管没有完成任务,但用人之际,但凡能坚守底线、不肯投敌的,在李存勖眼中都是忠肝义胆的帝国柱石——见到逃回洛阳的侯益,这位当代战神感动的“扶之流涕”。
侯益本以为这事儿就此完结,哪能想到不过数日,李存勖殒命、李嗣源掌权,自己的命运又得上天平称量一番——这才有了他负荆请罪的一幕。
大事未定、百废待兴的李嗣源想要稳住局面,即可作威、也可作福。
作威,当众杀掉侯益,让所有人都清楚站在自己对立面会有什么下场。鉴于帝国精锐半入己手,短期内绝对能压制住野心家的蠢蠢欲动;但长远看,这不是走上了李存勖的老路嘛。
作福,宽恕这个曾经【抛弃】(1)自己的侯益。虽然当初的恶气、怨念都只能暗自忍受,但能够吸引还在观望的后唐诸将,让他们可以放心地站队自己。
思前想后,李嗣源决定违背本能选择长期主义,走“安抚得人心”的路线。
之前,第一时间安葬李存勖,已经清晰表明:李嗣源还视后唐为自己家园的态度。但,只要李继岌还不在掌控,这种局面随时都可能翻转。
既然控制皇家血脉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李嗣源暂时将目光转向帝国的高级打工人。为此,他决定厚待侯益,以此向既得利益者展示:自己并无打破诸位饭碗的想法。
这才有了李嗣源对侯益的表演时刻:
- 先定性:为臣尽节,有何罪也! 一来,广而告之:无论之前是否反对我,只要你们忠于老板、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都能在我的新班子里拥有一席之地。
- 二来,再次强调:我之所以走上武装上访的绝路,纯属无奈,不就是因为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元行钦没有“为臣尽节”吗?
- 再拍板:使复原职。 我可不是光耍嘴皮子,对跳槽的人才,咱们可是真能拿出真金白银的。
搭好舞台,就等还在观望的后唐诸道表演了。
2.经营洛阳
妥善安置侯益,固然利好打工人站队;但李继岌终究是个大麻烦,一日不解决,一日不能安寝。想要解决,同样是大麻烦——法理、实力,人家李继岌都不缺啊。
暂时想不出好办法,那就先经营好自己的基本盘。李嗣源找来朱守殷,安排他:
言善巡徼宫阙及皇城内外坊市,以待魏王继岌。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想问李嗣源:什么叫巡徼、什么叫以待?
3.善待李存勖后宫
安排朱守殷做好迎回李继岌的全套准备之余,李嗣源还抓紧时间妥善处置了李存勖的后宫。
刘皇后是早有准备的,李存勖一死,她就丝滑地裹挟资财跑路了;可【身份】(2)仅次于皇后的的韩淑妃、伊德妃并没她这样的心机,自然就只能滞留在洛阳。
这时也被李嗣源以最高规格善加供给。不仅如此,李嗣源还当众宣布:
- 我本是奉诏讨贼。
- 我来洛阳,就干三件事儿:安葬先帝、守卫皇宫、为我大唐江山站好岗以待新主。
- 搞掂一切之后,就回归本镇,守御北疆。
以豆卢革为首的洛阳百官当即表示:
- 领导说的好,但是别说了
- 我们这么想进步,怎么能接受你说走就走的任性呢
- 经过大家认真讨论,一致决定:带领组织前进这副重担,就压在你的肩膀上了
一见大家伙儿说出如此僭越的话来,李嗣源当场就惊了,赶紧重申:
- 我可是奉诏讨贼的,只是运气差,被部下裹挟,才无奈背负污点。
- 此回洛阳,就是要向陛下表达自己的忠贞不二。
- 其实,要是元行钦没有从中作梗,这事儿原本就不该发生。
- 我可是什么都没多想过,你们也千万要成全我的名节,别逼我做错事。
- 以后,如此悖逆不道的话可不敢再说出来了。
听李嗣源如此表白心迹,百官都是一副“收到,我懂了”的表情,“不从其令而从其意”,继续上表劝进。李嗣源当然坚持不许——三辞三让的俗套流程,历史上已经无数次反复上演,大家无非默契地照方抓药罢了。
李嗣源的人设就是这么稳定,即便到了灵山脚下,依然将杠铃策略奉为圭臬,岂能主动塌房。
最难能可贵的是,李嗣源不仅是说说而已,很多事情,他是真的做到仁至义尽——终后唐一朝,韩、伊两位皇妃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到了石敬瑭时期,他为了自己当皇帝,不惜割地求荣,哪里还有余裕照顾两位皇妃,致使其流落契丹——但,那已经不干李嗣源的事情了。
黑色幽默的是:携金裹银跟着李存渥逃跑的刘皇后,下场可就惨了!
好不容易跑出洛阳,却与元行钦走散。既然没有选择,刘皇后只好委身于李存渥,为了能牢牢抓住这根最后的稻草,不惜与其行苟且之事。但,李存渥又能给刘皇后带来什么价值呢?要是能的话,当初也不至于从洛阳落荒而逃啊!
万般无奈,刘皇后只能试着跑回晋阳,看看能不能在后唐龙兴之地,以一个富有的尼姑身份了此残生——毕竟,刘皇后对别人向来吝啬,但在礼佛一事上,却从来没含糊过。
可是,眼下后唐的话事人是李嗣源,即便到了晋阳,又有谁会为了一个背叛自己老公的皇后而得罪新老板呢?结果,费尽心机才逃出洛阳的刘皇后被抓来赐死。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4.元行钦的天堂地狱
元行钦仓皇逃离洛阳,按照他最初的想法,是想投奔河中军镇的永王李存霸。
然而,他实在高估自己在士卒中的号召力——没走多久,七百精锐骑兵就都跑散了。庚寅(初四),当他跑到陕州平陆县,身边只余寥寥数骑。
落魄时,喝水都塞牙。元行钦堂堂折冲名将,居然在平陆被不谙武功的村民生擒,随后被打断双足,械送回京。
其实,元行钦完全不必为自己倒霉的马失前蹄感到不爽——即便他能带着全班人马抵达河中军镇,其命运也不会比如今好到哪里。
诸君不妨回忆一下,河中原来是谁的地盘?对喽,就是那个被冤杀的朱友谦的老巢嘛。至于李存霸是什么时候才接手的呢?咱们回头看109.A.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违背初衷,李存勖重启李嗣源|闲话残唐五代】,这事儿仅仅发生在同年二月戊申(二十日),距此还不足一个半月。
连李存勖贵为天下莫敌的一国之君,都得不到后唐百姓的真心认可,李存霸一个全无军功的宗室,又如何能在朱有谦的老巢得到真心拥戴?
元行钦居然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人身上,就算是能够成功抵达河中,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比较而言,李存霸就对自己的处境,就有着比元行钦更为清晰的认识。一得知李存勖死于兵变,他就知道自己无法立足于河中军镇,赶紧带着亲兵卫队远逃北都晋阳——毕竟是后唐的龙兴之地,无论人脉还是城防,都比河中更有【想象力】(3)。
这就意味着,就算到了河中,元行钦也找不到可以投靠的对象——这眼光,实在没谁了!
5.李继岌进退失据
辛卯(初五),李继岌刚刚抵达兴平,收到线报,自己老爹死于兴教门之变。大惊之下,赶紧后队变前队,掉头西行,打算退守【凤翔】(4)。
- 高情商的说法:小心谨慎,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有大将之风。
- 低情商的说法:老爹新丧、李嗣源还打着忠臣人设,李继岌身份合法、手握雄兵,却未能抓住风口、错失良机。
之前,咱们一直站在李嗣源的立场去考量:李继岌是故去老板的合法继承人;手握可以七十天平定蜀地的帝国精锐,无论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算得上足以威胁乃至消灭李嗣源的庞大力量。
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即:李继岌本人是一个有政治头脑、军事素养的成年人。现实呢?只看他在处理郭崇韬时的彷徨、无措;看他在得知老爹死讯时的慌乱、失据,就能判断出:所谓的前提压根就不存在。
站在李继岌的角度,他看到的是:官至蕃汉内外马步总管的李嗣源,是眼下帝国最有号召力的诸将之首;是占据首都、传檄而定河朔的跋扈军阀。号召力、即战力,远不是自己这个平蜀得靠郭崇韬划策、康延孝出力的创二代所能直面的。
做好知己知彼的战前分析,摆在李继岌面前,有上中下三策:
- 上策,如果自己还以李存勖继承人自居,以一统天下为己任,那就得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补齐自己的劣势。
- 既然欠缺的是领兵之才,那就提拔重用军中宿将,比如任圜,比如……康延孝。
- 康延孝在平蜀之役功勋卓著,已经证明了确有大将之风,那就应该效仿刘邦任用韩信、李渊任用李靖,尝试收服这头猛虎以为己用。
- 风险自然是有的——毕竟康延孝之前背刺过后唐。但“风浪越大,鱼越贵”,想博取高收益,就得直面高风险。
- 中策,割据关中,联手蜀地的孟知祥,合力对抗李嗣源。
- 走这条路,康延孝的风险就处于冒与不冒均可的状态了。
- 一来康延孝自身终究有污点;二来避免康延孝与李嗣源合流——当初灭梁,李嗣源敢于长驱直入,便是得益于康延孝爆料了后梁的虚实。谁能保证两人不会再续前缘?
- 任圜之辈还是必须提拔重用的——当山大王,也要有起码的自保之力。
- 必须搞好与孟知祥的关系,不能再用老眼光将之视为下属了。
- 下策,学习曹爽、刘禅,当投降派,争取在李嗣源手下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富家翁。
- 康延孝的险更加不该冒了;就算是任圜,也不能重用,以免成为李嗣源发动攻击的借口。
那,李继岌到底该如何取舍呢?
关于康延孝,已经不需要李继岌权衡了——几乎就在他思考人生的同时,向延嗣正赶往凤翔,按照李存勖的意志,处斩了兵变的康延孝。
读史至此,我不由自主想起【围城】结尾的那句话:
彼时,李存勖的命令一丝不苟地执行了,仿佛积蓄了半个月时间,等到此刻搬出来妥帖落实。
李存勖下命令时,还信心满满地筹备统兵平叛,重振雄风;李存勖下命令时,李嗣源虽然已经在造反的路上狂奔,但心底未尝没有一丝“如果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会说我愿意重回组织”的侥幸;李存勖下命令时,李继岌还在回师的路上,等着抵京后接受老爹的夸奖、憧憬未来再立勋功的远景。
已经尘归尘土归土的李存勖,却用生前的命令,终结了后唐为数不多的能与李嗣源一战的大将。
人生的讽刺与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在老爹的骚操作下,李继岌丧失了最后的一丝希望。
当然,以李继岌的格局,即便康延孝活着,也多半不能破格释放、委以重任。但,终究还有一丝想象空间啊。
既然全无想象空间,李继岌陷入迷茫,全然不知如何是好——在经典的“战或逃”之外,李继岌选择了装死。
6.北都众生相
前蜀+关中这个大板块不消停,晋阳同样不让人省心。
李存霸、刘皇后都在看不清前路的时候,下意识选择此地落脚——只是,现在的北都还是曾经的帝国龙兴之地吗?
李存勖固然已经堕落了,但哪怕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起码的军事敏感度还是有的,早在邺都之乱一起,他就意识到北都晋阳的重要性。
虽然张宪的理政能力不用担心;但是在军事上,短板还是很明显的,于是急调汾州刺史李彦超为北都巡检,驰援晋阳。
李彦超是紧急状况下突击派驻晋阳的临时工;而在更早之前,李存勖为了能监控外派的官员,恢复了之前已经基本处于冬眠状态的宦官监军制度。晋阳是帝国北都,自然更需要严加防范——想当初,李渊不就是杀了监军,从晋阳起兵才夺取天下的嘛。
李存勖派到晋阳的,是吕、郑两位大太监,分别监都军事行动与物资调配。算是全方位、无死角地将晋阳抓在手中。
这两个人都是佞幸集团的主力,跋扈惯了,即便是官至太原尹、知北都留守事的张宪,在他们面前也要打着十二分的小心,免得两人在李存勖身边吹阴风、点鬼火。
兴教门之变的消息传至晋阳,张宪的推官河间人张昭远赶紧建言:老板你应该抓紧时间奉表劝进。
张宪却认为:我不过是一介书生,能位极人臣,靠的是先帝的知遇之恩。做人怎么能为苟且偷生而愧对大义呢?
张昭远摆事实讲道理,强调:我的建议可是“自古以来”——古人遇到类似的情况,都会选择劝进,何也?因为**顺时而为是大义,而回报知遇是小义啊!老板你可不能为了小义而抛弃大义呀。
张宪表示自己还需要时间认真考虑。
就在李存霸、刘皇后不约而同跑到晋阳,找活下去机会的同时,一个更没有存在感的宗室李存沼也跑到晋阳,不过,他的追求可就高多了——想着“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彼时,是乱世中的乱世,已经混乱到北都大舞台,有梦你就来的程度。君不见,一场准备不算充分的政变成功,就能将当代战神逼迫成先帝了。
李存沼认为,人生一世,岂能碌碌无为!自己好歹也是帝国宗室,怎么就不能成就一番功业?
说起来,李存沼存在感已经稀薄到连史学大家如胡三省,也无法考据出他到底是什么出身!一番纠结后,只能无奈地表示“别无所据,不敢决定,故但云(宗室)近属”。可他就是有勇气跳出来搞事情。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连一份伪造的敕令都拿不出来,李存沼就胆敢从洛阳直接跑到晋阳,勾结两位监军,图谋击杀张宪以及李彦超,抢权夺班,进而成为晋阳的话事人。可惜,脑洞虽然大,执行力却着实拉跨。保密工作成功到连李彦超这个被算计的对象都一清二楚。
涉及到身家性命乃至帝国国运,李彦超感觉自己的分量有点不够,赶紧找到张宪,希望两人联手,来个先下手为强。
面对机遇,张宪再次退缩,表示:我受先帝厚恩,实在做不到背信弃义。如果,坚守道义却依然逃不脱杀身之祸,那也是天意如此。我认了!
一番话将李彦超满腔热血浇了个透心凉。但坐以待毙显然不是李彦超的性格,他暗暗将李存沼的图谋泄露出去。得知此事的士卒不干了——他们和监军从来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壬辰(初六),夜。士卒于牙城杀死两位监军。一旦见血,很多事情就失控了,原本还有宗室身份护体的李存沼成了下一个牺牲品,追随两位监军去地下图谋大事了。
既然杀了监军、宗室,那就是以实际行动与李存勖的阵营割席断义了。既事已至此,劫掠晋阳城就是乱军菜单中的主菜。
保命要紧,张宪得知此事后,只能无奈逃离晋阳,出奔忻州——丢失守地,无论原因如何,都是大罪!张宪因为自己的当断不断,而为将来的命运埋下种子。
恰于此时,李嗣源招抚北都的文书送至洛阳。原本就握有兵权的李彦超在拿到官方命令后,理所应当成了北都的实际话事人。在他的号令下,城中渐渐恢复正常,李彦超顺理成章得到了权知太原军府的差事——成了此番闹剧的最大受益人。
7.李嗣源“无奈”监国
凡是通过抢班夺权上位的,为了强调自己的合法性这个本来不存在的东西,都是要经历三辞三让,才半推半就地正式登基——之所以要脱裤子放屁,就是想通过这个流程昭告天下,这副重担我本来可以不担的,是天下人觉得没有我就过不上好日子,才逼迫我接过这副重担的。
显然,尽管是沙陀胡人,但无论李嗣源还是洛阳的百官,都是懂技术的,绝不允许这个优秀的传统终结在自己手里。不仅不能忘本,百官还给出了一个进阶版本,即:大佬要体面,想照顾到法定继承人李继岌的面子,那咱们干脆别直接登基,先监国过渡一下吧——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君,有您这样一个镇得住场子的大佬在,咱们后唐也不至于因为先帝驾崩而在乱世的竞赛中掉队。
有人递上台阶,早就已经实质造反的李嗣源赶紧顺坡下驴,接受了这个曲线救国的方案。这么干,进可以登基称帝,退也不破坏自己忠臣人设。两全其美的方案,岂能不立即采纳——“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道理,李嗣源是清楚的。
甲午(初八),已经忍耐一周之久的李嗣源终于以监国的身份入主兴圣宫。自此,接受百官班见,尊称殿下——这是仅次于陛下的title了,下令称教……嗯,跟之前的刘皇后一个档次了。
“必也正名”机制的重要性,在后唐立国时,李存勖已经亲自展现过了。李嗣源学习能力强,自然也要照猫画虎,以此夯实自己掌权的合法性。
在拼命捞权的时候,李嗣源也没忘记最底层百姓的疾苦,展现了自己宽仁爱民的一面:拒绝宣徽使从李存勖后宫中挑选的美女。
哪怕宣徽使“贴心”地给他找出可以让美女执掌后宫的理由,李嗣源也理智地反驳:老员工才懂宫中规矩、故事,可以留下执掌后宫;这些年轻的,还是应该出宫,过自己的生活。
连前蜀送过来的宫人,也放出宫去,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启人生。
善哉,这才是当权者应该有的胸襟!
8.敲黑板,划重点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然而,风口转瞬即逝,如果不能快速行动,比如李继岌、张宪,下场是悲惨的;反之,比如李彦超,收益是巨大的。
简言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A.【抛弃】(1)
当初在胡柳坡之战,李嗣源同样有临阵脱逃的经历。
彼时,李嗣源所部被梁军冲散阵脚。混乱之中,他以为整个晋军都已如自己一般陷入混乱,为了自保,脱离阵地,率所部逃过黄河,打算退往相州。
结果,在李存勖的指挥下,胡柳陂一战晋军实现大逆转。赢球不可怕,缺谁谁尴尬。曾经的干将、彼时的逃兵,李嗣源的形象一落千丈,既为同袍嘲笑、亦被老板雪藏。
要不是袭郓州、趋大梁风险实在太大,用小将李存勖不放心、用老将只有李嗣源可选的话,终其一生,身背污点的李嗣源也不见得有机会东山再起。
既然大家有类似的经历,看着侯益时,李嗣源自然会有共情的意愿。
啥?你说世界上有的是”容忍自己放火,不许他人点灯”的情况,比如IDF有权凭借重炮自卫,但加沙人民可没有权力使用石块复仇,所以李嗣源也不应该与他人共情。
嗯……你说的对啊,谁叫李嗣源并不是没有人性的变态呢!
B.【身份】(2)
刘皇后原本是个没有高贵出身的苦命女人,能成为皇后,完全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坚韧。原本,这可以成为一个灰姑娘逆袭上位的正面典型;但,刻薄寡恩与傲慢无知,还是让她为自己过往的不择手段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初,刘氏不过是乱军中一个与家人失散的小女孩,因为姿色而成为曹太后家的舞女。
随后,她刻苦训练,很快便因“声伎亦所长”而被太后赐给李存勖——但,地位也不过是韩国夫人侍者。
颜值就是生产力!刘氏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李存勖最心爱的枕边人。而她自己的肚子也争气,不久就生下了李继岌,从此宠待日隆。
后唐建国后,郭崇韬因为功劳大、权势高而受到佞幸集团的打压。为了能在宫中找到奥援,他听从建议,帮着刘氏,越过李存勖正室韩淑妃与侧室伊德妃,后来居上成了后唐第一夫人。
讽刺的是,最终要了郭崇韬性命的,恰恰是他不惜抛弃名声也要助其上位的恶毒女人——恩将仇报,莫过于刘皇后;识人不明,莫过于郭崇韬。
C.【想象力】(3)
回到晋阳就能保命乃至东山再起,这事儿真的也就存在于想象之中。
历史上,李存霸几乎原封不动重演了元行钦的结局。
一路上,他的亲兵卫队也认为跟着眼下的这个老板,前途实在渺茫,于是陆续溜号。等到了晋阳城外,李存霸已经跟元行钦一样,也是光杆司令了。
抱着最后一丝侥幸,他穿上僧袍,混进城里找到了握有兵权的李彦超,卑微地希望能在他的手下保全性命。
李彦超倒是想保他,但彼时可是”士卒习惯于裹挟将领为自己代言“五代乱世,他们哪敢容许李存勖的余孽存在,压根儿没给李彦超缓颊的机会,一拥而上杀了李存霸。
想象里的那个美好世界就此破碎,李存霸以这样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结局下线了事。嗯,终于明白元行钦为什么会想着投靠李存霸了——两人的相似点够多啊。
D.【凤翔】(4)
李继岌担心遭受李嗣源的攻击,为自保,选择退兵凤翔——显然,在他心中,这里是整个关中防御力最强的地方。
难到长安不才是关中最为要紧的战略重地吗?为什么不退守长安而要选择凤翔?
这就是刻板印象了。
原本,膨胀的人口已经将关中这个曾于的天府之国消耗得七七八八。一旦遇到意外状况,就连天子都不得不举家东出洛阳找饭辙——“就食东都”说的就是这种状况。
经历过残唐至梁晋争霸的兵荒马乱,曾经的世界大都会、关中的心脏,长安已经不可逆转地没落了。
此消彼长。反而是李茂贞苦心经营的凤翔,在吃到了从长安逃出的资源后,成为彼时关中新的中心。
相较而言,退守凤翔自然是李继岌更加理智的选择。
二.学以致用
1.现实困境
相信诸君一定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 有一个升职的机会摆在面前,但你的优势在于对技术的深度专研,而管理则是自己的短板。
- 在职场如鱼得水,但总觉得天花板触手可及;想抓住风口创业,又担心水太深把握不住。
2.小小疑问
经历过以上困境的诸君一定想问:面对机遇或风险,应该如何抉择?
3.历史沉淀
残唐五代用这段毋庸置疑的史实,沉淀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恰好可以回答这个疑问。
这个宝贵的非遗就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机会来敲门,无论如何都要快速反应,而不要等待万事具备才做出决定——毕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后人应该能够学以致用……吧?
三.平行宇宙
好奇心爆棚的诸君可能会有疑问:要是不按刚刚总结的干货去处理,会发生什么?并不需要去平行宇宙寻觅,现实中就有人重蹈覆辙!
1.重蹈覆辙
- 战国时,春申君黄歇犹豫不决,未能及时采纳建议先发制人,反被自己布下的棋子李园所杀,家族遭灭。
- 因为拒绝让座给美联航的工作人员,David Dao被美联航暴力驱逐,拖下飞机。面对性质恶劣、影响巨大的公关危机,初期,CEO奥斯卡·穆诺兹Oscar Munoz不以为意,轻慢应付,引发公众不满,最终不但当众赔礼道歉,还向David Dao支付了1.4亿美元的和解费用——哪怕这个网传的具体数值可能虚高,但赔款这件事儿总是毋庸置疑的、美联航名声受损更是尽满城风雨。
2.重要事情说三遍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风口随时会停歇,不要因为错过机遇而事后抱怨。
四.One more thing
李彦超是后唐大将李存审的长子,是刚刚在兴教门恪尽职守的李彦卿的大哥。
论面对机遇时的果决不惑,他是真的有资格对本文的其他全部角色大声喊出:你们一起上吧,我赶时间!
嗯,又到了称赞李存审育儿之道的时间了。
五.附录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资治通鉴】
- 欧阳修【新五代史】
- 薛居正【旧五代史】
- 胡三省【通鉴音注】
- 孙光宪【北梦琐言】
- 应对风险,优选杠铃策略 - 李存勖平叛,有始无终|闲话残唐五代(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review=1&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118534809868555661%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 胡柳陂之战 - 残唐五代的失败学(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03160374844752387/?log_from=7476b76dccdd_1714805563647)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违背初衷,李存勖重启李嗣源|闲话残唐五代(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08559119717679626/)
- 意识形态先行 - 后唐系统性更名| 残唐五代失败学(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332791876934107686/?log_from=29776ebcf53b1_1712495776335)
特别声明: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