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侯佳欣 赵萌萌 赵苑旨 周学津 董颖钰)卒中辅助诊断机器人、儿童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走进位于首钢园区的2024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各式各样的医疗“黑科技”让人应接不暇。

9月12日至16日,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举办。本届服贸会上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区占地面积达6300平方米,89家头部企业和医疗机构以“线下+线上”的形式展示了最前沿的技术、产品及服务,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带你走近这些“黑科技”。

北京天坛医院:

卒中辅助诊断机器人,评估准确率达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天坛医院带来全球第一款应用于卒中临床评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机器人。牛宏超摄

“请微笑一下”、“请您跟随机械臂向左看”、“请您描述屏幕上的句子”、“请问我触碰您的手,两侧的感觉一样吗”……在首钢园6号馆北京天坛医院展厅,一个正在“指手画脚”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观众的注意,大家纷纷坐在它的面前,按照它的指令配合动作。

这款名叫“NeuroDoc AI”的机器人,专门用于卒中辅助诊断与治疗。“由于目前各地医生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医生对诊断结果可能不一致,难以实现标准化诊疗,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自动化、规范化的评价工具。”研发团队负责人、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介绍,“卒中辅助诊断机器人打破传统诊疗模式的局限,建立了智能化、精准化的卒中辅助诊断评估新范式,使每位患者都能够获得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据悉,该款机器人融合了高精度视觉感知系统、自动语音识别系统、RGBD视觉系统等先进的感知和交互技术,可以对患者面部的变化、语言和构音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刺激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的评测。

王拥军表示,这款机器人用于卒中严重程度评估的NIHSS量表全流程自动评分准确率达到95%,面瘫、肢体肌力评分一致性方面达到了资深专业医生的水平,“未来,我们还将研发康复、护理等领域的机器人,辅助医务人员照顾患者。”

北京儿童医院:

外骨骼机器人让脑瘫患儿成为“钢铁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儿童医院展出的儿童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牛宏超摄

行走,对于寻常人来说,不过是日常中最微不足道的动作,对脑瘫患儿而言,却是一场遥不可及的奢望。但随着儿童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面世,孩子们有了站起来的机会,他们也能穿上“铠甲”,成为自己的“钢铁侠”。

“外骨骼机器人专门针对因先天性、脑部病变及意外损伤等因素导致的脑瘫儿童,基于神经可塑性原理和意图检测技术,通过电机驱动实现人机交互,实时回传患儿的步态数据,并根据反馈进行步态学习和校正。” 北京儿童医院科创中心主任赵欣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赵欣介绍,这项技术成功克服了儿童疾病早期发展不可预见性、脑部疾病类型复杂性以及生长发育导致的治疗方案多变性等难题。结合大数据平台与人工智能算法,童行KidGo实现了“个性化步态、动态方案 ”的适配,显著提升了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千名患儿中试用,治疗效果较传统手段提升了65%以上。目前,童行KidGo外骨骼机器人以北京为案例,推广至全国,并深入到60余家基层儿童康复中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支持肌骨与神经系统评估,“数康师”完成临床应用4800多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医三院展区,工作人员展示“数康师”使用方法。牛宏超摄

“打开手机小程序、将主屏摄像头对准自己,‘数康师’即能测量其臂、腿、肩、肘等肢体或关节角度,对不规范之处进行提示和矫正,帮助居家康复的患者做康复指导。”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玳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数康师”已完成临床应用4800多例,为康复医学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次服贸会,北医三院展示了其在运动医学领域多年研究的成果“数康师”,全称数字康复师,是全国首个评估、处方、训练一体化医疗产品,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转化成果并在骨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现支持肌骨、神经系统评估和400种医疗级运动参数分析。

李玳称,术后康复时,许多患者所得到的康复计划往往就是一张纸,一些医院甚至没有术后康复计划。这就导致只能依据康复计划完成康复锻炼,过程中无法得到过多的专业指导,影响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进度。

“数康师”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康复模式,相当于患者的“专属治疗师”,患者既可以在医院内进行训练,也可以在医院外进行远程康复。尤其对于偏远地区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极大改善了他们的康复条件,使他们无需频繁往返医院,也能得到及时的康复指导。

北京积水潭医院:

骨科手术机器人加持手术精度可达亚毫米级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积水潭医院展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智能化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牛宏超摄

骨科手术需要力量与精细技艺相结合。在骨科手术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方面,北京积水潭医院已探索了多年。本届服贸会上,该院带来一套针对骨盆骨折复位的手术机器人,可帮助医生精准“拿捏”骨折复位。

针对复杂、移位大的骨盆骨折,治疗手段以损伤较大的外科手术为主。常规手术通常依靠医生经验,对患者损害大,容易发生大出血、重要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与传统手术相比,该产品以数智化手段‘复制’专家经验,基于人工智能规划算法、力-位闭环智能控制等原研核心技术,实现亚毫米级机器人自动闭合复位、实时动态三维可视化导航定位下精准置钉。”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上市至今,该款机器恶人已完成230余例临床应用,闭合复位成功率100%,闭合复位优良率大于95%,无并发症发生,真正实现“创伤小、切口少、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微创治疗。

“智能化骨折复位手术机器人首次实现了骨科手术机器人从辅助定位导航到完成手术操作的技术飞跃。”吴新宝说,在全球范围内,这款机器人也率先实现了在最高难度的骨盆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北京安定医院:

心灵岛屿Aurora,帮助患者在游戏中减轻抑郁症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安定医院展区内,多位参观者体验“心灵岛屿Aurora”。侯佳欣摄

“希望之泉地图已修复完成,岛屿已修复进度11%……”北京安定医院展区内,一款游戏交互式产品——“心灵岛屿Aurora”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伴随着屏幕上出现的通关提醒,周围的参观者也跟着激动了起来。

北京安定医院成果转化办公室张晓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是一款基于AI的抑郁症辅助治疗系统,名为“心灵岛屿Aurora”。主要通过11个不同地貌的故事场景、11个趣味互动的训练任务以及6个改善心情与认知的小工具,帮助患者减轻抑郁症状。

“上述产品是国内首个医疗级抑郁症数字疗法产品、国内首个游戏交互式DCBT产品、国内首个深度学习的AI个性化认知训练,填补混合干预空白。”张晓东介绍,产品应用场景较为广泛,院内、居家均可。

“我们发现抑郁症急性期患者,68%的人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很多患者出院的时候会觉得病治好了,但记忆力不如以前了,这是因为认知功能没有完全恢复。”张晓东说,现在提倡治疗抑郁的同时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而类游戏的方式比药物治疗接受度更高,在家也可以进行。该产品目前处于临床验证阶段,有效性达到80%。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孪生远程操控,医生身处隔离室外就能为患者精准实施钇90微球注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展台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数智化钇[90Y]精准内放射机器人治疗系统相关性能。侯佳欣摄

“当前模式手动T2,T2端注射进度52%……”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展台前,一位参观者轻推注射按键,右侧样机内,蓝色造影剂缓缓流动。随着模式的转换,流入装置的液体变成了粉色的放射药物。两相交替,一次患者给药就这样完成了。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钇 90 精准肿瘤介入放疗中心主任冯晓彬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钇[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是一种治疗肝癌病患的创新技术,通过选择性血管内注射手段将带有短距辐射的钇[90Y]微球注入肝动脉进行精准杀癌。”

冯晓彬提到,过去,实施内放射治疗需要医生穿上防护X 线的铅衣为患者进行操作,但钇 90 微球治疗过程中,不但有常规DSA 介入操作的X线,由于只能在患者床旁注射,还要受到大剂量钇 90微球注射过程带来的β射线,和由此韧致辐射出来的伽马射线,潜在危险重重。如今,借助孪生远程操控系统,医生可望在远距离的隔离墙后实施微球注射过程,普通的铅衣已经能够完全胜任。

记者观察到,这款机器人由医生操作端和执行端两部分组成。其中执行端包括一只机械臂和影像系统,可自动完成葡萄糖水、造影剂和放射药物的灌注操作,并让医生实时观察药物和患者的情况。操作端包括一个注射器形状的给药装置,搭载了传感器,可实时显示药物进到人体中所受到的阻力,帮助医生高效安全地完成注射。

“在放射类科室,如何减少放射性元素对医生的辐射伤害,一直是医学界在持续探索的事情。”冯晓彬说,现在借助孪生远程操控系统,医生身处隔离室外即可为患者精准实施钇[90]微球注射,能够最大限度地免于额外高剂量辐射的暴露危害。

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优势赋能创新,多款药械产品有望打破进口垄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安贞医院展区,一系列心血管药械领域的创新项目亮相。医院供图

有望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全新纳米制剂,成功打破进口垄断的血管流量仪,90秒即可定位心血管病灶的无液氦心磁图仪……服贸会期间,北京安贞医院展区,一系列心血管药械领域的创新项目纷纷亮相。

前排展台上,一瓶瓶包装精致的创新药,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这种新药研制成功后真能逆转血管中的斑块?”一位参观者惊讶不已。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通过瑞舒伐他丁包裹后形成的脂质纳米制剂,是一种注射药品,可被精准送达血管中炎性斑块所处位置,进而溶解血管中已有的斑块。

与之同台展示的,还有另一款急救用单克隆抗体药物,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治疗,一旦研发成功可大大提高心梗患者抢救成功率。

还有驻扎在手术室的医疗神器——血管流量仪。北京安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蔡军介绍,在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手术中,它可实时定量检测患者体内移植血管的血流量,进一步确保了手术的安全和质量。

“目前,这款医疗器械正在报送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投入临床应用后,将成功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替代。”蔡军说。

北京回龙观医院:

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系统,帮抑郁孩子迈过心里的“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回龙观医院展台,工作人员展示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系统如何工作。周学津摄

“我觉得很烦!”

“感觉到烦躁了啊,这种情绪有时候会让我们觉得不太舒服。你可以试着描述一下那个场景,我们一起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北京回龙观医院展台前,一位体验者输入了五个字,随着指令的输入,这款叫做“biubiu”的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系统开始一点一点跟体验者聊了起来。

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系统主要开发者陈怡然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这套系统以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CBT)为基础,基于大语言模型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是一款个体化、智能化、可提供实时反馈的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系统。

陈怡然介绍,该系统以聊天机器人为主要表现形式,综合自然语言对话、生态瞬时评估、任务追踪管理、引导性日记,主要针对青少年的抑郁和焦虑情绪问题,通过在线认知行为治疗,基于大语言模型进行实时心理支持,集成认知重建、行为激活、对策学习和情绪监测等多维度功能进行综合干预。

“我们设计这款系统的初衷,就是想让青少年多一份触手可及的陪伴和温暖。”陈怡然说,希望这套系统,未来能帮助到更多的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