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提到韩国你会想到什么?“思密达,泡菜,整容”相信这几个关键词你非常熟悉,除了这个还有一个你一定经常听到,那就是“偷国”!

没错,韩国喜欢从我国“拿来”诸多文化,可他们的政府却对我国汉字深恶痛绝,甚至多次想要废除,却总以民众反对而告终这究竟是为什么?汉字为何能让韩国政府头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字在韩国

你可能不知道韩国的高中生考试是要考汉字的,并且韩国官方曾做过一项问卷,结果大约71%的韩国人认为学习汉字是有必要的,这个数字让人吃惊,谁能想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韩国一直在努力摆脱汉字的影响。

韩国和汉字的关系要追溯到15世纪,当时汉字刚刚传入朝鲜半岛,朝鲜人面临着一个大问题,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那该怎么办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突然想到中国“爸爸”有啊,于是决定使用汉字来记录朝鲜语,发明了一些独特的方法,比如“乡札”和“吏读”,有点像是用汉字给朝鲜语注音,看起来很复杂,但在当时却是很聪明的办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446年,朝鲜的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做了一件大事,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系统,由28个字母组成,这就是韩文的前身,也叫“谚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宗大王把这套文字系统编成了一本书,叫《训民正音》,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韩国人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字。

那么有了自己的文字,韩国人是不是就不用汉字了呢?事实并非如此,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汉字和韩文在朝鲜半岛上共存,直到20世纪韩国人才开始尝试完全废除汉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国想要废除汉字

1948年韩国刚刚建国不久,第一任总统李承晚就推出了《韩文专用法案》,这个法案的目的是推广韩文的使用,减少对汉字的依赖,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对吧?可是实际执行起来却遇到了很多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突然发现,他们看不懂只用韩文写的文件了,这导致了一大批“半文盲”的出现,昨天还能正常阅读的人,今天突然变成了“文盲”,这种感觉一定很糟糕。

到了1960年代情况变得更加激烈,当时的总统朴正熙决定大力推行“韩文专用”政策,他几乎要把所有的汉字都赶出韩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朴正熙政府更是下达了7项具体指示,要求全面实行“韩文专用”,这些指示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学校教育到公共场所的标识,都要改用纯韩文。

这么做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说这是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韩国人想要摆脱中国文化的影响,也有人认为,汉字太难学了,用韩文可以让更多人更快地学会读写,还有人指出这其实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政府想要控制文化和思想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出于什么原因,这些政策都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韩国的年轻人渐渐失去了阅读古籍的能力,突然无法阅读自己国家的历史文献,这就像是在文化上割断了自己的根。

此外韩文作为一种表音文字,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很多词的发音是一样的,但意思却完全不同,没有汉字的辅助,人们有时候会搞不清楚到底在说什么,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只是个小麻烦,但在一些专业领域,比如医学和法律这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韩国政府似乎意识到了完全废除汉字可能带来的问题,他们颁布了《国语基本法》。这个法律规定,公共场所必须使用韩文,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附加汉字,这看起来像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平衡。

真正让韩国重新重视汉字的,是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韩国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在寻求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韩国发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突然之间会说中文,认识汉字的人变得抢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韩国政府又废除了《韩文专用法案》,在公共文书中又可以出现汉字了,不过汉字在韩国的地位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2014年韩国教育部试图在小学的全部科目教科书中引入汉字,这个提议立即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由于反对声音太大这个提议没能实施。

今天如果你去韩国,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韩国人的身份证上名字还是用汉字写的,这主要是为了区分那些发音相同但写法不同的名字。在一些专业领域书籍中仍然大量使用汉字词汇,甚至一些大企业,像三星在招聘的时候还会要求应聘者通过汉字考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友热议

有韩国网友说:“看看日本吧,他们保留了汉字,现在在与中国的交流中占了很大便宜。”也有人反驳:“我们有自己的文字,为什么还要学别人的?这不是自甘堕落吗?”

还有一些韩国人则采取了更为中立的态度,他们认为:“汉字确实有它的用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视了韩文,最好的办法是两者并重取长补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等多个方面,韩国的经验告诉我们,过于激进的政策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出于民族自尊和独立的需要,韩国试图完全摆脱汉字的影响,这种做法有其历史原因,但也带来了文化断层等问题。后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需求的调整,韩国开始重新审视汉字的价值,这种态度体现了一个国家在面对传统和现代及本土和外来文化时的智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传统应该以理性和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保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又能与时俱进,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本文信息来源:

昌邑市广播电视台2022-12-13《韩国人的身份证上,为何都会备注中文名?没有它可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