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和字的区别,是从西周开始的。

按照《礼记·内则》中的规定,刚出生的孩子是没有名的,只有活过三个月,在满三月的最后一天,由母亲抱着去见父亲,由父亲正式给孩子取名。

三个月之内,父亲和孩子之间是不能相见的,特殊情况也是满十天才可以相见。

之所以满三个月才能有名,源自于古代一个残酷的事实——即婴儿的高夭折率。

从这个角度讲,没过三个月的孩子,因为随时面临夭折的风险,所以还不能称为人,以至于连名都没必要取,甚至,连父子见面的必要都没有。

听起来虽然残酷,但生产力水平决定上层意识形态,合理。

取名也有很多讲究,因为身份不一样。

国君的夫人(正妻)所生的嫡子,由国君亲自命名,而妾所生的孩子,原则上父子相见以后,交给其他官员命名。(宠妾可有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郑庄公的寤生,到底是谁取的呢?

嫡子和庶子的区别,从取名仪式上就出现了差别。

注意哈,我们这里说的父子相见,指的是父亲和孩子,并非只是男孩,女孩也要有满三月取名的。

相比于字而言,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字”则是名字的延伸,用来表示德行或者一种愿望,所以字的内涵就比较丰富。

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与字互为表里,相互解释和补充,二者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字”表达了更多的内涵,所以古人的字,又叫表字。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

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比如,刘备自称习惯是“备不才”,他爹如果在世的话,也要叫他备。换了别人,出于礼貌叫“玄德”,有官职在身的,也可以称呼职官“刘使君”。

骂人的话,就叫大耳贼吧。

男子二十加冠,女子十五行笄礼;

女子到了十五岁,已经满足了可以出嫁的年龄,所以要行笄礼,并且为之取字。

女子取字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可以嫁人的意思。正常来说,大部分女子会在出嫁之前取字,所以没有嫁人的女孩,有个特有的称呼,叫待字闺中。

在这一天,女孩子要把头发挽起来,用笄插在头发上。《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这个装扮 ,同时也在告诉外人,此人已有婚约,从而约束潜在的想法和失礼。

当然,现在行笄礼含义,仅限成人礼。

不过也会有例外,有些女孩子可能到了十五岁,还没有婚约,那要不要举行笄礼呢?

礼记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因此规定“女虽未许嫁,年二十而笄”。也就是说女孩子如果到了二十岁还没许嫁,但也可以进行笄礼,并且取字。

女孩子一旦嫁了人,就不再称呼其名字,而是用夫姓+父姓,不仅字没了,连名也很少提及,一般之后夫君和父母才可以叫。

所以古代女子实际上的“字”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给夫君和父母称呼。如果不是在历史上有点名气,恐怕只能落下个张氏、李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土于商末周初的铜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发簪。

所以历史上的女性,我们很少见到一些有字的人,不是没有,比如出塞的王昭君,昭君是她的字,她的真实姓名叫王嫱。

再比如刘邦的妻子吕雉,姓吕名雉字娥姁,这一点电视剧里倒是挺尊重史实,刘邦总是亲切的称呼她娥姁。

讲到这里我们顺便展开科普一下,先秦时期的女性,嫁人以后称呼有很多种,但很少再称呼其名字。

比如郑庄公的母亲武姜,武是她夫君郑武公的谥号,姜是她老爸的姓。所以当时这个称呼,只能是在她夫君死了以后才能用。

郑武公死之前,她只能叫“姜氏”。

《左传·成公四年》记载,“晋赵婴通于赵庄姬”,赵庄姬这个称呼中的赵,是晋国赵氏的封号,庄,是她老公赵朔的谥号,姬,是因为她是晋国国君的女儿,故姓姬。

这句话就告诉我们,赵庄姬和他的叔叔赵婴齐通奸的时候,其夫君赵朔已经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剧照《赵氏孤儿》赵朔被杀镜头

“生以夫国冠之,死以夫谥冠之。”

表字中有两个字,是比较常用的,一个是“父”,另一个则是“子”。

“父,矩也,家长率教者。”父是规矩的制定者和教育的实行者,比如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孔父是字,周平王的长子‌‌姬泄父,‌‌泄父也是字。

“子”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这个春秋时期的使用频率就比较高了,封建王朝时代,使用子作为表字的人数不胜数:

仲由,字子路;颜回,字子渊;

司马迁,字子长;赵云,字子龙;

曹植,字子建;柳宗元,字子厚;

杜甫,字子美;曾巩,字子固;苏轼,字子瞻。

除此之外,诸如“公、翁、卿、倩、元、之、文、君”等也是取字时候的热门词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甫,字子美

多说一句,曹操的名和字也是比较讲究的。

孟德和操都是出自《荀子·劝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

讲到这里有一个人群是个例外——皇帝。

古代的皇帝大多都名无字。

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避讳制度:

下级对上级,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都不可以直呼名讳。

《孟子·尽心下》:“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说的是子女对父系长辈的避讳,可以称姓,但不能直呼其名。

比如苏轼如果向别人介绍自己老爸,就只能说,家父讳名一个洵。

皇帝,作为天下最尊贵的人,不仅不能直呼起名,连表字都要避讳,不光人要避讳,就连地名也要避讳。

比如秦朝二十等爵中的最高级彻侯,到汉武帝时候避讳汉武帝的彻,改为列侯。为了避讳吕雉的雉,民间只好改雉为野鸡。为了避讳刘秀的秀字,秀才也只能叫茂才。

后来文官谥号等级最高的文正,其实在唐朝时期叫文贞,后来要避宋仁宗赵祯的讳,改叫文正。

两宋以后,赵官家没了,文贞作为谥号又出现了,但只能排名在文正之后。

乾隆皇帝时期,不允许全国的对联出现五福临门之字,就因为这里边藏着他曾祖父顺治帝的名字福临。

因避讳而改名的城市就更多了,除三害的周处所在的义兴,为了避讳赵光义的义,改名宜兴市。

嘉兴市在三国前期叫禾兴,公元242年,孙权立孙和为太子,禾兴只好改名嘉兴。

赵匡胤做了皇帝,连他祖父赵敬也追封为皇帝,于是敬州就只好改为梅州。

唐肃宗不喜欢安史之乱的安字,于是宝安也只好改名东莞了。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

正是因为避讳制度的存在,皇帝即便是取了表字你也不敢叫。

所以绝大部分有表字的皇帝,基本都是开国皇帝,比如刘邦,字季,刘秀,字文叔,刘备,字玄德,李渊,字叔德,朱元璋,字国瑞。

要么就是一些原本不是皇位继承人的,理所当然会取表字吗,半路因为继承人没了,然后被拉出来即位。

比如宋高宗赵

构,字德基。

赵构没有儿子,所以只好把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给收养,赵昚,字元永。

崇祯皇帝其实也有个表字,还是不小心被人发现的:
闻之张景蔚,亲见烈皇帝神主,题御讳,字德约……

所以高不好还有更多的皇帝有表字,只是有了也没人敢用,没传出来。

最后一个问题,名和字,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以一段耳熟能详的三国对话为例: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

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

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

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

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

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可称之为英雄,刘备小心翼翼列举了一大堆人物,曹操颇为不屑,全部予以否定。

两人的态度差别,就在对这些“英雄人物”的称呼上。

刘备觉得对方是英雄,所以在用词上颇为敬重,全部用表字来称呼对方的名字。(刘表字景升,孙策字伯符,刘璋字季玉)

同样的,曹操的态度也很明显,因为看不上这些人,所以干脆连对方的表字也懒得称呼,而是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

还有两个细节很值得玩味,刘备在对白中,凡是涉及到自己的,都用“备”来自称,以表谦逊。

而曹操最后一句“惟使君与操耳”,也很讲究,在这里曹操用刘备的官职(徐州牧)称呼刘备,而用“操”作为自称。也是褒人抑己。

所以名的使用规则,是用来自称的,表示自谦,而字,是用来称呼对方的,表示尊重。

最绝的是,我们不要忽略了作者的意图。

作者罗贯中,在编排这段对话中,用的主语分别是“玄德曰”,“操曰”。

如果是一碗水端平,理应是“玄德曰”和“孟德曰”,或者“备曰”和“操曰”。

所以作者的立场倾向,也就不言自明了。

时至今日,虽然表字已经很少再用,但名和字的区别,其实一直暗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比如,同辈之间,称呼全名会显得比较严肃,直接称呼姓后边的名字,则会显得更加亲切。

尤其是,当某天推开家门,老婆突然直呼你全名的时候,那么你就要做好洗耳恭听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