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一面看一面听。
衣食住行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侧面,只要活着就离不开出行。只有走出家门才能享受广阔天地,鲁迅先生总结到"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后来,老百姓也总结了顺口溜"要想富,多养猪,要想富,多种树,要想富,先修路",人们修路有两种形式,一是通达之路,一是阻碍之路,前者自不必说,后者如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侵袭。人类的交通方式不断变化,出行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日千里早已不是童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出行方式之一之最——全球最长的铁路线。
世界交通运输史
人猿相揖别以来,人类从树上走下来,并且从非洲草原向世界扩散,他们依靠双足走了很久很久。一直到中国古代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都依靠脚力实现梦想,比如走路到京城赶考。走路的方式也被人们戏称为"2路汽车""11路大卡车",虽然现在出行方式增多,但不能不承认行走依然是最基本的出行方式。
人们不满足依靠双腿出行,又将希望寄托在马、驴、牛等动物身上,冷兵器时代的作战伙伴少不了马匹的身影。后来,科技的力量不断加入,人们在发明器具的同时也在发明出行工具,从轿子、三轮车、自行车、汽车到飞机,人类走过了漫长的交通制造历史。
中国人偏向"骑马、坐轿、用人抬"的出行方式,而西方人发明出自行车、飞机、火车等出行方式。美国莱特兄弟多次试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如今飞机已经成为人们远距离出行的首选。但这些地球上的出行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航天飞船、潜水艇、航空母舰都成为人们上天入海的重要工具,中国神舟号飞船多次进入太空,在宇宙留下了中国人的声音和身影。
在汽车、火车、飞机这三大日常出行方式中,火车的形式也取得了飞跃,动车和高铁提高了火车的速度,而在很长一段时间,绿皮车都是出行的主打方式,俄罗斯更是修建了全球最长的铁路线。
修建全球最长铁路线
历史上最长的铁路线是苏联修建的从乌克兰到海参崴的铁路,全长11085公里,不过这条铁路线在苏联解体后停止运营。如今最长的尚在运营的铁路线是从莫斯科到海参崴的路线,全程9288公里共需运营150小时。这条铁路线横跨莫斯科、萨马拉、叶卡捷琳堡、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海参崴8个时区。
这条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费时费工,亚历山大三世时期开始设计建造,其儿子尼古拉二世继续其遗志,整整动用了7万名铁路工人和2万名士兵,才花费13年全部修完,欧洲、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因此连接起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亚欧纽带"。西伯利亚大铁路带动了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工业移民进程,西伯利亚地区同时出现了农业文明。
从燃煤蒸汽动力一直到电气化改造,直到2002年全线改造完成,这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依然稳坐世界历史簿上。这条大铁路有一个特色,铁轨一直是宽轨而不使用世界通用的窄轨,一方面改轨需要大量资金,另一方面出于战略考虑,俄罗斯考虑到未来战争的场景,如果列强霸占了西伯利亚,那么因为轨道不同很难运出资源。
乘坐一趟有何感受
从北京出发到莫斯科,需要七天七夜的旅程,在徐峥的新电影《囧妈》中,就描述了这趟国际列车。西伯利亚大铁路最初运输物资资源,后来成为旅游和出行的重要线路。铁路支线汇集了俄罗斯700多平方公里、300多座城市和130多个民族,沿途火车站多达100余个,因为铁路的开通,沿线居民可以在车站做些小买卖增加收入。
坐在这条列车上是怎样的感觉呢?如果能够忍受一星期不洗澡还算愉快的旅程。虽然也有洗漱间,但是排队时间太长,多数人不能享受"金鹰快车"高价的单间,只能用湿毛巾简单擦一擦身子。
乘坐这趟列车,乘客需要自己铺好被褥,而且也要自备零食,车上的套餐价格并不亲民,一份快餐外加一瓶啤酒就需要一两千卢布。更有趣的是,有些乘客会将电饭锅带上列车,自己在车上煮面条和饺子,列车员一般不会干涉。
当然这趟列车穿越不同的风景,既有一望无际的苍茫草原,也有白雪覆盖的冰川峡谷,从清晨耀眼的光芒到傍晚温柔的暮光,贝加尔湖是最让人流连忘返的一处景色。在贝加尔湖站,列车会停车1-2小时供乘客出游,真不愧是一趟旅行列车。不过这趟列车多数时间没有信号,乘客需要依靠书籍、棋牌、电影打发漫长时光。如果能够熬过身体和精神上的短时"折磨",这趟列车应该是一生必坐的列车。
远行,是时代的眼睛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设计时速不高,在风景区的时速只有80公里,这对于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来说真如蜗牛。不过慢有慢的好处,能够慢慢欣赏难得一见的风景,如果中国人乘坐这趟列车,更是不敢多眨眼睛,生怕错过一丝一毫的风景,毕竟我们能乘坐这趟列车的次数太过珍贵。
说一千道一万,火车真是一个奇妙的存在,火车站既代表离开也代表到来,在这个提倡远行的时代,不妨乘坐一次这样的火车,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和最愉悦的身心、最相爱的人一起遇见最美的风景。
都说人的一生漫长又短暂,有太多的风景看不完,不过今日我们相识在此,一起分享这趟西伯利亚大铁路也算难得的缘分,如果有缘,希望我们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国际列车再相见。
文/史来赏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