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恢复高考后,没过几届,高考就变得严重不公平。成绩最好、天赋最高的初中尖子生绝大多数未能读高中上大学,这种极不合理的现象一直持续了十几年。
八十年代,绝大多数初中尖子生被引导到中专、中师读书,那时中中专、中师录取分数线大大高于重点高中录取线。读中专的尖子生人数多达数百万,基本都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城乡平民子弟,尤其是农村子弟,当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
如今,中师这一概念对许多人来说已经相当陌生。
中师,即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荒废,全国各地急需大量的教师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力量。因此,国家决定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师范学校就读,这些学校通常实行3至4年的学制。毕业后,他们会被分配到各地的中小学任教,这些毕业生被称为中师生。
中师生的入学年龄普遍在14至15岁之间,他们在十七八岁的年纪便完成了学业,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尽管他们中极少数有机会进入更高一级的大专深造,但绝大多数人都直接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
时光荏苒,最早的一批中师生如今已经步入了花甲之年,而最后一批也即将迎来自己的半百之岁。他们的一生似乎充满了选择的机会,但却又似乎无从选择。他们最好的成绩让他们进入了中师,而他们最好的年华则奉献给了学校和教育事业。
数十年的风云变幻,我们或许不能简单地说他们被时代埋没了,因为他们是那个时代中国教育的中坚力量。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理想在某些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定格在了教育的岗位上。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敬。
中专最辉煌的时代,无疑要数整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最初的两年。那时,大学的录取率极低,主要集中在教育资源较为丰富的大城市,而中专则成为众多农村孩子的首选。
一旦考上中师或中专,便意味着一步登天,不仅能转为城市户口,解决口粮问题,还能直接分配工作并获得干部编制。这样的待遇在当时无疑是一步到位,让人生从此“开挂”。
然而,考上中师和中专的难度极大。全县上万名考生中,只有前50名左右才有希望被录取,足见当时中专生的实力之强。如果用现在的学历来类比,他们中的许多人完全有能力进入985、211等顶尖高校。
据我们班主任所言,当时报考中专需要进行预考筛选,只有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考试。各个学校成绩排前20名的学生几乎都会选择读中专,而中师因为师范类专业的特性,选拔标准更为严格。能进入中师学习的学生,几乎都是品学兼优的佼佼者。他们入学后,为了适应小学教育的需要,还要接受音体美等课程的强化训练。
26年前考上中师和中专的学子,无疑是尖子中的尖子,学霸中的学霸。在当时,只有那些考不上中专的学生才会选择去读高中。中专文凭完全可以傲视群雄,处于所有学历鄙视链的顶端。
因此,现在的大学生,无论你是211大学的高材生还是985大学的学霸,都没有资格瞧不起那些26年前考上中专的父辈们。以他们的智商和实力,想要考入你现在的学校,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中师和中专招生都是有名额限制的,这与清华北大在某个地区招生限定录取名额是同样的道理。而且,考上中师和中专的分数线往往比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要高。因此,能够考上中师和中专的学生,不仅能让家人感到骄傲,还能让整个村子都为之自豪。
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村的一位杰出人物考上了中师,当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村支书当场决定:当天晚上,村子里要放映一场电影以示庆祝。这样的隆重气氛,在现在哪家孩子考入985或211高校时,恐怕都难以见到。
那些选择读中专的孩子们,如果他们留下来继续读高中,完全有可能考入更好的大学,分配到更好的工作,从而改写自己的人生轨迹。但无论他们选择哪条路,他们的优秀程度都是不言而喻的。
在后来的几十年里,许多行业中的佼佼者都曾是师范生出身。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都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教师改行而来的,成为了各行业的精英。许多政府机关在选拔人才时,也直接从学校老师中挑选。以至于有些地方的教育系统不得不明文规定不允许老师跳槽,不允许在教师中挖人。然而,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离开学校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得一次班会课上,我的班主任深情地与我们分享了她的求学经历:
她是在1989年初中毕业的,当时家里条件并不富裕。她的父亲建议她报考中师,因为这不仅能帮助家里解决户口问题,每个月还能得到国家的补贴。在那个年代,上中专是免学费的,学校还会发放粮票,对于许多女孩来说,这些粮票通常是吃不完的,这意味着她们在求学期间几乎是包吃包住的,而且毕业后还能得到国家的工作分配。
这样的待遇在现在看来,是许多大专都无法比拟的,甚至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重点本科师范生(免费师范生)的待遇。我的班主任老师当年以全县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中专。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县重点高中在全县只招收400人(现在招生人数已增至900人),而想要读师范,只有全县前40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才有资格报考。这足以证明,当时的中专生是何等的出类拔萃。
我们不禁要对比一下,二十年前的中专生只录取全县前40名,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县城重点高中录取人数达到了900人,每年全县一本录取人数将近600人,其中985和211高校录取人数已超过400人。尽管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但这样的增长比例仍然无法与二十年前中专生的录取比例相提并论。
以前的中专生,个顶个的都是优等生中的优等生。我的班主任当年之所以选择中师,是因为二十年前家长们普遍希望孩子能早点工作,早点就业。读中专,18岁就能走上工作岗位,还能吃上商品粮,成为国家干部,这无疑是对当时许多农村孩子的一个巨大诱惑。考上了中专,就意味着迎来了很多人羡慕的目光。
我的班主任在1989年初中毕业时,以全校第四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中师。她的数学成绩几乎满分,英语和物理也接近满分,化学成绩也相当不错。然而,由于语文和政治成绩稍逊,她最终以600分的总分考入了中师。
如今,回想我的母校,许多二十年前的中专生仍然坚守在普通小学的教书岗位上。如果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或许我们会好奇他们是否也会选择考大学。然而,在那个百废待兴、城乡差别巨大的年代,他们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中师,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石。他们默默扎根在教育第一线,拿着微薄的工资,做着看似平凡却又伟大的工作。他们的选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尊敬。
中师和中专的价值变迁与教育政策、社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
价值分水岭:
在1992年之前,初中毕业生考上中师和中专的难度极高,不亚于现在的高中生考上985大学的难度。
1992年之后,考上中师和中专的难度急剧下降,导致中师和中专的价值出现严重“贬值”的状况。
政策变化与就业机制:
2000年左右,中师和中专生还是包分配的最后一批学生,可以直接被分配到中小学和幼儿园。
2000年以后,中专开始不包分配,学生需要自主就业,同时录取的学生人数增多,招生条件放宽,中专生的质量逐渐由优等生变为中等生。
教育模式的调整:
2005年左右,一些大、中专院校实行3+2模式,进一步降低了中专的入学门槛。
随着高中成为大多数初中生的首选,中专逐渐不再是首选教育路径。
高等教育扩招:
进入21世纪后,本科和大专院校不断扩招,各省的高考录取率大幅提高,导致中专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学历价值对比:
二十年前的中专生质量优秀,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非重点大学水平。
三十年前的中专生则相当于现在的985、211重点大学水平。
1977年至八十年代中的中专生,其学历价值甚至可以与现在的重点大学硕士以上学历相媲美。
中考与高中中专比率:
目前,中考时高中和中专的比率大致为6:4,上中专往往被视为一种相对无奈的选择。
学习成绩稍好的学生大多选择进入高中,而中考后未能进入高中的学生则大多选择中专。
中师和中专的价值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政策调整、社会需求变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等多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专的地位逐渐下降,但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不容忽视。
中国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教育的振兴,离不开那些曾是中师和中专生的教育工作者们的无私奉献。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这一称号对他们而言当之无愧。
然而,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一生奉献于中小学教育,确实令人感叹其才华未能得到更广阔的施展空间。以当今社会的标准衡量,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绝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学教师的范畴。
我并非贬低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而是感叹于当前教育投入与教师待遇之间的不平衡。他们的付出与所得,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存在着不匹配的现象。
当年,他们选择这条道路,往往是由于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限制。毕业后,他们中的许多人被分配到了乡村小学,默默耕耘,奉献青春。这其中,既有政策的引导,也有个人命运的无奈。
当时,国家规定中师学生毕业后需服务教师岗位五年,方可报考大学。这一规定使得许多人在五年的教学生涯后,已失去了继续深造的热情和机会。有些人已成家立业,更难以割舍现有的生活去追寻更高的学术成就。
因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只能安心于中小学教师的岗位,默默付出,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他们在这条道路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从未放弃过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
虽然他们在谈及往事时,会流露出些许的失落和遗憾,但他们在教育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却是无法否认的。他们的业务能力出类拔萃,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这批中师生加入基础教育行列,无疑是中国教育的一大幸事。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才华,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他们,中国的基础教育可能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然而,自1999年全国陆续取消中师教育以来,中小学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而愿意从事这一工作的人,与这批中师生相比,又存在明显的差距。这不禁让我们更加怀念和珍视那些已经逝去的芳华岁月和那一代中师生们的无私奉献。
致敬我的老师!
致敬芳华已逝的一代中师生!
假设,过去十几年间,大部分初中阶段的佼佼者能够继续深造,选择高中进而步入大学殿堂,那么中国的发展轨迹无疑会更加迅猛与辉煌。中国将涌现出更为庞大的优秀人才群体,杰出人物的数量将远超现状,整体人才队伍的素质与成就也将显著提升,为社会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将更加丰富。
同时,阶层固化与贫富分化的问题或将得到有效缓解,社会和谐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将站在一个远高于现今的软实力与硬实力起点上,国家与人民的未来前景无疑将更加光明璀璨。
这一决策偏差的受害者,远不止那一代被迫选择中专道路的初中尖子生及其家庭后代,整个社会都承受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且这种影响如同涟漪般,在时间的推移中持续扩散,尤其是在国家社会面临挑战时,其弊端更显突出。
反观政策的间接受益者,则是那些因未能考入中专而转向高中、大学之路的学生及其家庭,甚至包括少数本可入读中专却选择高中的学生,他们因竞争对手的减少而获得了更多机会。
然而,最大的受益群体莫过于当时少数出身显赫的子弟,他们凭借家庭优势,无需担忧中专之路,直接步入高中,进而在大学中因整体生源质量的相对下降而面临更少的竞争压力。这些子弟在毕业后的事业道路上,因少了众多优秀同行的竞争,往往能够更为顺畅地实现个人目标,加速其社会地位的攀升。
如此审视,当年推动初中尖子生流向中专的政策导向,是否无形中为特定群体铺设了一条“捷径”,其背后的动机与影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