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为啥说打仗往往最狠的是文官,老一辈的专家们看起来各个斯斯文文,做起计划来狠辣不输贾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万里曾经反对修建三峡大坝,不是因为他保守,而是因为他心里有个更激进的方案,他认为我们应该在雅鲁藏布江等处修建大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仅可以补充国内的用水用电需求,还可以从战略上直接截断东南亚地区的主要水源,印度的千年恒河有没有水,也将由中国的大坝决定。

这个方案被网友称为“罪在当代,利在千秋”“有伤天和,不伤共和”。到时我们将掌握东南亚生存的脉,拿捏他们于股掌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更激进的专家认为,中国西北地区有大量的荒漠,如果能成为良田,将极大的丰富中国的生产能力。

他们竟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方案:用核弹直接把喜马拉雅山炸开一个口子,吸收对面丰富的降水资源,调整气候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看起来激进的方案,其实都是老一辈科学家们在建国之初,想要建设国家的恳切心情。大西北,内蒙古,如何让沙漠和戈壁上的中国人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这些沙漠就像是大山一样,我们可以让它就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呆在那里,不管它。问题是沙漠会不断地扩张,还会严重的威胁周边人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漠上不时就会爆发沙尘暴。恶劣的环境让当地居民苦不堪言,他们饱受风沙侵蚀之苦,房屋被沙丘掩埋,耕地被沙土吞噬,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就深受其害。鄂尔多斯市附近就是库布齐沙漠,然而全球变暖让库布齐不断的向着市区延伸。

它盘踞在内蒙古高原,面积比整个天津市还要大,肆虐的黄沙吞噬着周围的土地,它一刮起来,遮天蔽日,别说庄稼了,连呼吸都费劲。

更可怕的是,这股邪风还能跑到几百公里外,连附近的城市都遭过殃。曾经富饶的土地变成了荒芜的沙漠,库布其成了贫穷和落后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黄河上游的泥沙淤积到了一定程度,汹涌的洪水奔腾而下,河道却被泥沙阻挡,库布其首当其冲,洪水漫过河堤,肆虐的洪水吞噬了村庄、农田和家园,留下一片狼藉。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当地居民的生活举步维艰,人才流失严重,年复一年的治沙努力,收效甚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鄂尔多斯的中心城区,也出现了严重的用水困难,居民们经常停水,高层建筑的水供应更加困难。连日常生活都不能保证,别说是发展生产了。

面对这片“烂摊子”,有人选择了逃避,有人却偏要“头铁”。库布其人没有屈服,他们渴望改变命运,渴望将“死亡之海”变成“生命绿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鄂尔多斯正好临近黄河拐弯的地方,大量的泥沙在这里淤积,国家需要再此处控制泥沙,保证下游的河床不会进一步抬高。

鄂尔多斯和黄河水利局一拍即合,想到了一个“拦沙换水”的双赢方案。鄂尔多斯承担起黄河泥沙的拦截工作,以此换取使用黄河水源的指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鄂尔多斯和内蒙古的治理工作可不仅仅是修建大坝,挖沙子,而是要对附近的沙漠进行治理,减少水土流失,从根本上让黄河水没有那么多泥沙可以带走。

浩浩荡荡的拦沙换水项目开始了。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这个浩大的工程,科技的进步为“引黄入沙”提供了技术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工程量可不是盖的,光是一期工程就花了3年时间,6个亿的真金白银砸下去,才算初步看到点绿色。

要在茫茫沙海中修建输水管道,难度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沙漠就像一个巨大的漏斗,即使把水引进来,也难以留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引黄入沙”工程中,中国工程师们创造性地采用了草方格技术、防风林建设等传统治沙方法,有效地固沙保水。还引入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树苗成活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治理沙漠不仅仅是环境,也能为老百姓带来新的收益。就拿沙棘果来说吧,这可是好东西,能做成果干、饮料,还能榨油,成了当地人脱贫致富的“金豆豆”。

这次的规模大,难度高,但咱们的工程队硬是克服了各种困难,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工了。中国如今治理沙漠的思维也进步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是一味种草方或者植树造林,而是科学的评估了每一块荒地的情况,种草的,种树的,种地的,荒着的全都有。

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工程在科学规划下进行,既保证了生态用水,又兼顾了下游用水需求,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库布齐沙漠的成功经验,不仅为中国治沙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全球其他沙漠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它甚至引起了联合国的关注,被作为中国治沙成就样本向全世界推广。

“引黄入沙”工程的成功,不仅让库布齐沙漠的绿化率提高到了53%,更重要的是,它彻底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已经变得风景秀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库布其的故事还在继续,它证明了人类改变自然的决心和能力,也预示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们要继续探索沙漠治理的新技术、新模式,让这片“绿色奇迹”不断延续,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条河的“重生”:让沙与水和谐交响|“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实践”现场观察记2024-08-15 来源:澎湃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